段紅霞,王秀梅,蔚 玲,王利芳
(山西大醫(yī)院手術室,山西 太原 030032)
46例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
段紅霞,王秀梅,蔚 玲,王利芳
(山西大醫(yī)院手術室,山西 太原 030032)
目的分析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的原因,以探討防范對策。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發(fā)生的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毀損事件46例進行調查分析。結果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管理流程不完善、對微創(chuàng)器械使用及處理不熟悉是導致器械損壞的根本原因。結論預防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需要進一步完善器械管理制度,細化接收轉運清洗打包流程;培訓手術醫(yī)生及器械護士;配置專用設備;制作器械圖譜進一步讓護士熟悉器械
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根本原因分析法
微創(chuàng)手術作為一種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新技術,其特點:診療范圍廣、優(yōu)越性強、手術恢復快、住院天數(shù)少、節(jié)省醫(yī)療費用等,是未來手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1]。然而較傳統(tǒng)手術器械,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結構復雜、材質特殊且精密度高,稍有不慎極易出現(xiàn)損傷[2]。完善的拆裝、清洗、保管技巧,是減少腔鏡手術器械損壞,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關鍵[3]。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是一種回溯性失誤分析工具,對已發(fā)生的不良事件進行科學分析,找出系統(tǒng)中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改正,從而達到避免類似事件再發(fā)生的目的,是一種科學管理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對46例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進行分析,以了解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的根本原因,從而改進流程,提高護士對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的管理意識,降低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的損壞,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提高手術效率[4]。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共發(fā)生人為因素所致的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4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返廠維修19例,占41.3%,報廢27例,占58.7%。每例器械損壞后都詳細記錄損壞過程,對損壞器械拍照留取資料,46例器械損壞均找到替代器械,未對手術造成影響。
采用RCA法
1.2.1 建立RCA小組
RCA小組成員由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擔任督導員,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擔任組長,組員為主管護師3名(器械管理組組長1名、普外??平M長1名、婦科??平M長1名),護師3名(腔鏡手術器械護士),6名成員均具有豐富的手術配合及器械管理經(jīng)驗,其中除器械管理組組長外均參與手術配合及值班,小組組建后首先進行為期一周的根因分析相關知識培訓。
1.2.2 及時收集相關資料
負責人組織小組成員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從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的種類,損害的程度,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運輸?shù)倪^程、責任人等多方面進行記錄。
1.2.3 找出近端原因
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列出相關因素,還原事件發(fā)生的過程,不斷重復尋找為什么,組織成員利用頭腦風暴分析原因,繪制魚骨圖,找到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的近端因素
1.2.4 確定根本原因
根據(jù)以下3個問題辨別是根本原因還是近端原因:①當原因不存在時,此問題還會發(fā)生嗎?②若原因被糾正或排除,此問題會因相同因素而再次發(fā)生嗎?③原因的糾正或排除將仍會導致類似事件的發(fā)生嗎?答案是“否”為根本原因,答案是 “是”為近端原因。
闌尾炎是一種在臨床上常見的炎癥,屬于外科急腹病的一種常見類型[4]。闌尾炎的成因幾乎都源于細菌感染,同時由于闌尾發(fā)生阻礙而導致闌尾炎的現(xiàn)象也很常見。在闌尾發(fā)生阻礙的情況中,糞石阻礙是一個重要因素,往往會導致闌尾炎的產(chǎn)生。闌尾炎在臨床上有很多的分類,除了人們所熟知的急性闌尾炎與慢性闌尾炎之外,急性闌尾炎又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情況。
1.2.5 制定及執(zhí)行改進措施
根據(jù)確定的根本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明確措施責任人,實施時間,建立反饋機制及時進行評價反饋,必要時對措施進行改進,保證措施有效。
2.1.1 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情況分布
46例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中發(fā)生頻率最高為穿刺器附件的破損15.2%(7/46),電勾陶瓷頭破損15.2%(7/46),之后依次為固定螺帽缺失13.0%(6/46),光源攝像線銳器損傷8.7%(4/46),電極線人為損壞6.5%(3/46)手柄緩沖墊圈丟失4.3%(2/46)操作鉗芯彎曲4.3%(2/46)手柄斷裂4.3%(2/46)針持內芯彎曲4.3%(2/46)穿刺器外鞘卷曲4.3%(2/46)剩余雙極鉗芯斷裂等六項共占比19.6%(9/46)
2.1.2 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發(fā)生損壞的時間分布
46例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損壞中多數(shù)出現(xiàn)于打包階段占37%(17/46),轉運階段26.1%(12/46);其次為術中17.4%(8/46);清洗階段10.9%(5/46);術后交接8.7%(4/46)
2.1.3 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主要責任人員分布
值班護士占60.9%(28/46),其次為日間器械護士17.4%(8/46),手術醫(yī)生占10.9%(5/46),專職清洗人員10.9%(5/46)。
小組成員利用頭腦風暴法對每一例器械損壞進行逐一的討論分析與排查,從人員、制度流程、時間、設備、環(huán)境五方面繪制“魚骨圖”找出39個相關因素(見圖1),如對相關因素進行干預能降低事件再發(fā)生率,則此原因為近端原因。
圖1
對列出的近端原因進行逐一驗證并排除,根本原因就是不存在就不會發(fā)生不良事件的原因,結果找出5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管理制度及接收轉運清洗打包流程不完善;無小型附件轉運籃及專用器械盒;護士對器械不熟悉;值班人員不熟悉清洗流程;手術醫(yī)生操作不當。
針對每一個根本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并采取有效手段保證其成功○1進一步完善科室微創(chuàng)器械管理制度,充分考慮值班情況,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需在使用前、使用后、打包前共同確認器械數(shù)目及完好性。每半年對全部微創(chuàng)器械進行巡檢,有問題及時與廠家人員進行溝通?!?細化交接轉運清洗打包流程并進行培訓。腔鏡器械必須原位交接并做交接記錄,拆洗前再次檢查器械完整性,用轉運盒進行器械轉運,不得碰撞、投擲,打包時選擇合適型號塑封袋并對銳利尖端進行保護。專職管理人員下班前將所有清洗打包用物準備充分,為值班人員創(chuàng)造工作便利。○3完善術中使用流程,術前器械護士核對手術所需腔鏡器械并檢查完整性,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聯(lián)系專管人員盡快處理;操作中輕拿輕放,最好單獨拿取鏡頭等貴重器械;術中傳遞器械準確輕柔,用后及時收回放置妥當;刀片剪刀縫針等銳利器械要遠離光纜線等管線類避免損傷;監(jiān)督指導醫(yī)生正確使用各類器械,避免暴力操作損壞鉗頭?!?改進打包方式,對基礎包采用專用的固定盒進行分層裝載,防止器械在滅菌和轉運過程中受到直接碰撞而損壞,確保器械的完好性。○5將器械清洗方法、特殊器械拆卸組裝方法及清洗打包注意事項等制作成圖冊貼于方便參考之處。
總之,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開展,手術室腔鏡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加之醫(yī)生越來越嫻熟的操作,使得許多過去的開放性手術現(xiàn)在已被腔鏡手術取代,但不當?shù)氖褂?、消毒、管理等,使得腔鏡的損壞率越來越高,可能會影響到手術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的安全[5]。腔鏡手術器械完好無損、功能正常在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成功達到手術目標中舉足輕重,眾所周知,腔鏡手術器械結構復雜,精密度高且材質特殊,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因人為因素引起損壞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6]。腔鏡手術器械損壞,不但會影響其使用壽命,還會影響手術效果,甚至引起醫(yī)療事故等嚴重后果?;诖?,加強對腔鏡手術器械的管理與維護具有重大意義[7]。應完善管理制度、培訓及規(guī)范器械使用方法等方面給予相應措施,以減少腔鏡器械使用、運輸及管理等方面的不當所造成的器械損壞[8]。
[1] 許 寧.PDCA循環(huán)法在手術室腔鏡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5,23(12):174-175.
[2] 李凌霄.PDCA循環(huán)在降低腔鏡手術器械損壞率的應用[J].廣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44(3)144-145,148.
[3] 楊 靜,曾 俊,陳小麗,等.婦科腹腔鏡器械的術中管理與維護[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4):447-448.
[4] 姚盛云,周 明.婦科腔鏡器械損壞原因分析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3,11(10):2656-2657.
[5] 劉 萍.減少手術室腔鏡損壞的管理方法及效果[J].護理研究,2011,25(6C):1680.
[6] 楊宏娟,高振邦,黨清和,等.腔鏡手術器械集中處理中的損壞問題及對策[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1):77-78.
R197.38
B
ISSN.2096-2479.2017.42.156.02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