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燕,何曉紅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臨床護理路徑在鎖骨骨折病人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束 燕,何曉紅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鎖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將我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91例鎖骨骨折圍手術期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按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日明顯縮短,平均住院費用明顯減少,護理滿意度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鎖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中,有效減少了住院時間,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良好。
鎖骨骨折;臨床護理路徑;圍手術期護理
臨床護理路徑是以循證醫(yī)學為指南,圍繞某類病患者,制定入院指導、診斷、檢查、治療、飲食指導、活動鍛煉、病人及家屬教育、出院計劃等標準化護理計劃表,使護理程序化[1]。我院于2015年1月1日起對鎖骨骨折病人按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現(xiàn)對護理效果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45例鎖骨骨折內固定術患者為對照組,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46例鎖骨骨折內固定患者為研究組。對照組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17~70歲,平均年齡(44.41±13.27)歲,平均住院日(18.78±5.98)天。研究組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16~69歲,平均年齡(43.44±13.19)歲,平均住院日(15.52±4.82)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
(1)制定臨床護理路徑
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患者需求并且可行的臨床護理路徑,須確保護理路徑安全性,由責任護士和當班護士負責實施護理[2]。須事先讓患者了解相關護理路徑內容,做好知情同意宣教。
(2)入院指導
入院時責任護士主動迎接安排病人入院,介紹病房環(huán)境和管床醫(yī)生及護士,拉近與患者的距離,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解釋檢查目的、意義及必要性,遵醫(yī)囑按檢驗科標準抽血送檢;向患者講解臨床護理路徑的意義和護理目標,取得患者合作。
(3)術前護理
①術前一日:責任護士及時溝通,解釋手術前準備的意義,遵醫(yī)囑積極予以備皮、備血、根據(jù)麻醉方式指導術前禁食禁水,注意關注患者的休息與睡眠情況,做好心理護理和睡眠護理。
②手術日晨夜班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檢查禁食禁水情況、皮膚情況、腕帶、檢查報告及x片等,責任護士再次檢查確認術前準備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后護送患者入手術室,與手術護士當面交接。
(4)術后護理
①術后當日:術后病人回室與手術室交接安置病人,予氧氣吸入,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敷料情況、術側血運情況;評估疼痛部位、性質、時間和程度、有無牽涉痛,做出疼痛分級;利用非藥物措施減輕疼痛、并評估止痛效果;遵醫(yī)囑正確給藥:止血藥、止吐藥、抗生素。
②術后1天:測量生命體征;觀察術側血運情況、有無腫脹、傷口滲血情況、做好疼痛護理和心理護理;指導患者行患肢主動握拳運動,遵醫(yī)囑正確給藥。
③術后2~14天:繼續(xù)測生命體征尤其是體溫的變化;觀察術側血運情況、有無腫脹、傷口滲血情況;鼓勵并督促患者克服畏懼疼痛和懶惰心理,主動的、循序漸進的行患肢功能鍛煉;及時的進行疼痛評估,給予相應的疼痛護理和心理護理,促進患者舒適。
(5)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導 鼓勵患者保持情緒樂觀,加強飲食調理,適當參加體力活動,注意勞逸結合。指導患者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進行功能鍛煉,3周后行環(huán)轉練習,6周后進行肩關節(jié)內收、外展、前屈、后伸、內外旋轉等功能練習,促進各關節(jié)能迅速恢復正常的活動范圍。注意指導避免不正確的練習動作,如雙臂背伸上握可致鎖骨旋轉或移位。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跟蹤隨訪,同時提供科室咨詢電話及門診信息,提醒患者復診時間??祻推陂g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yī)。為了解骨折愈合情況,囑術后1、3、6個月X線片復查。
①兩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②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平均住院日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人均住院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s)
住院費用/元(去除內固定材料費)研究組 46 15.52±4.82 11946.55±3838.29對照組 45 18.78±5.98 22692.78±1180.88 T 2.865 17.967 P<0.05 <0.05組別 n 平均住院時間(天)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臨床護理路徑是整體護理的一種工作模式,是整體護理的深入,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效果,減低了治療成本,實現(xiàn)了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雙贏[3]。臨床護理路徑就是通過實現(xiàn)有計劃、有預見性的護理,使患者獲得最佳服務,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資源浪費[4]。護士每日遵照臨床護理路徑表,及時完成各項工作,提高了工作的主動性、增強了工作責任心,減少了由于工作能力和責任心導致的工作遺漏。在執(zhí)行臨床護理路徑過程中,為提供及時有效的健康指導,促使護士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提高了護理質量。同時通過全程的健康指導,加強了護士與患者之間溝通的時間和次數(shù),拉近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從本文總結分析結果數(shù)據(jù)看,我院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患者住院日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住院治療費用(除去固定材料費)較對照組大幅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患者更滿意。
綜上所述,在鎖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減少了住院時間,降低了治療費用,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效果良好。
[1] 戴翠紅.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列腺良性增生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0):17-18.
[2] 郭君玲.臨床護理路徑在鎖骨骨折內固定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3,11(5):107-108.
[3] 李順瓊.臨床護理路徑在降低老年骨折患者并發(fā)癥及改善其生存質量中的效果研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2):158-159.
[4] 程月起,陳紅巖.膝關節(jié)鏡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臨床護理路徑[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22):55.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2.85.0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