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生
我國古代有很多深受人民愛戴的清官。人民以數(shù)字雅號、稱謂雅號贈送給他們,以樸實的數(shù)字、文字表達對這些清官的敬慕之情,使這些稱謂流傳至今。
半鴨知縣:清代于成龍曾任羅成知縣。他廉潔自律,生活很清貧。兒子從山西老家來看望他,他只有一只咸鴨,臨走時他割一半給兒子,作為路上食用。百姓稱他為“半鴨知縣”。正是:
人瘦鴨肥,唯有香腴分作半;
衙廉身正,只留皓月舞成三。
一錢太守:后漢劉寵曾任會稽太守。他清正廉潔,政績卓著。離任時,老百姓推選了幾位長者帶一百錢去送他。他執(zhí)意不收。在大家苦苦哀求下他只選了一錢作為紀念。百姓稱之為“一錢太守”。正是:
為國躬行,幾縷清風(fēng)梳兩袖;
當官操守,百枚銅吊哂一文。
三湯道臺:清代湯斌曾任嶺北道道臺。他為政三年,兩袖清風(fēng),每日三餐以豆腐清湯為肴。百姓稱之為“三湯道臺”。正是:
豆腐清湯,白白清清爽爽;
道臺廉政,拳拳耿耿忠忠。
八一巡撫:清代張伯行曾任江蘇巡撫。他上任發(fā)布榜文,嚴禁下屬饋贈錢物。榜文中有:“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边@就是“八一巡撫”美譽的來歷。正是:
聲名絲粒猶瞻,厚德御前第一;
錢物厘毫不取,清官天下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