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亮 劉欽甫 余 力 李 闊 毋應科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北京市海淀區(qū),100083)
★ 煤炭科技·地質與勘探★
陜西鳳縣高煤級煤結構演化
袁 亮 劉欽甫 余 力 李 闊 毋應科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北京市海淀區(qū),100083)
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以及激光拉曼光譜(Raman)等手段,對陜西鳳縣地區(qū)石炭系草涼驛組一系列不同變質程度中高級無煙煤進行研究,建立起該地區(qū)煤化程度與碳物質結構有序度的對應關系。結果表明:鏡質體對外界溫度的變化敏感,鏡質體反射率越高,則煤化程度越高。隨著煤化程度的升高,煤的芳香片層單層距離、層片直徑、平均堆砌厚度、堆砌層數(shù)都增大,但均不為線性增大。煤在石墨化過程中,發(fā)生孔隙閉合,芳香片層增大,多個片層聯(lián)結,片層邊緣發(fā)生卷曲的現(xiàn)象;構造應力與巖漿活動會加快煤向石墨轉化速度。
高煤級煤 煤系石墨 石墨化階段 陜西鳳縣
石墨是重要的戰(zhàn)略性非金屬資源,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開發(fā)與利用。工業(yè)上開發(fā)利用的石墨資源多為鱗片石墨,隨著鱗片石墨資源的日益枯竭,煤系隱晶質石墨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的煤系隱晶質石墨基本上為煤層受巖漿變質而來。高煤級煤作為煤向石墨轉化的前一階段,相對于其他煤級的煤具有較高變質程度,較高的結構有序度,以及初步的微層片狀結構。在煤系石墨的選礦中,高煤級煤通常與隱晶質石墨同時存在,不能僅用固定碳含量來表征無煙煤和隱晶質石墨的選礦指標。研究表明,煤由基本大分子結構和次級網(wǎng)狀結構組成,網(wǎng)狀結構由芳香環(huán)的堆垛、脂肪側鏈、通過含氧官能團連接的氫鍵陽離子和電荷相互交聯(lián)而成。通常認為,煤級和由非共價鍵控制的聚集態(tài)結構緊密相關。巖漿活動帶來的高溫與化學活動性流體使煤不斷的發(fā)生各種分解與縮聚反應,促使連接在煤基本結構單元側鏈基團不斷地斷開并生成氣體析出。李寶華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實驗室條件下,煤加熱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氣體,芳香晶核增大,微晶層片發(fā)生重排,變得有序化。
秦嶺造山帶鳳縣高煤級煤礦床為重要的接觸變質隱晶質石墨礦床,受構造應力與巖漿侵入的影響,形成了由無煙煤帶、高級無煙煤帶和半石墨帶變化的變質序列。這種由隱晶質石墨到正常無煙煤的變質環(huán)帶,正是研究煤中有機物質結構的理想場所。X射線衍射曲線中的衍射峰特征可以反映煤的煤化程度以及煤的基本結構單元的微晶結構;煤中鏡質體對溫度變化反映敏感,傳統(tǒng)煤巖學中通常使用鏡質體反射率來表征煤的變質程度,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能直接觀察煤芳香片層直徑(La)、延展度(Lc)、芳香層間距d(002)(002晶面面網(wǎng)間距),并由此得出的堆砌層數(shù)N;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能直接觀察芳香片層大小形狀及表面裂隙等微觀結構;拉曼光譜(Raman)適合于分子骨架的測定,一些非極性基團和碳骨架的對稱振動有強的拉曼譜帶,能反應出分子內部的振動。本文為揭示該區(qū)域不同變質程度高煤級煤與分子結構的關系,采用XRD、TEM、SEM、Raman等測試手段,并與傳統(tǒng)煤巖學相結合,探究煤在石墨化過程中分子結構的變化與其受到的外部控制條件的關系。
鳳縣高煤級煤礦床位于秦嶺造山帶內華北板塊南緣的北秦嶺疊瓦逆沖推覆構造帶南部,地處秦嶺造山帶東西秦嶺交接轉化部位,是秦嶺造山帶地表近東西向構造和巖石圈下部及地幔上部南北向構造形成的“十”字形立交橋的匯聚部位;西鄰西秦嶺—松潘構造結,北邊與寶雞巖體為鄰,南邊毗鄰秦嶺商丹主縫合帶,是諸多地塊和不同類型造山帶匯聚交接轉換區(qū)。多期構造運動與巖漿活動為該區(qū)石墨礦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熱動力條件。分析樣品采自鳳縣花園寺—鑼缽庵—老廠地區(qū)草涼驛組地層。草涼驛組地層為一套沼澤相含煤碎屑沉積構造,受斷層和巖體侵吞,頂?shù)壮雎恫蝗?。巖性為灰白色石英礫巖、含礫粗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夾煤層(線)構成,基本層序往往發(fā)育不全,石英礫巖、石英粉砂巖和砂質泥巖較常見。試驗采樣為一系列不同變質程度的鉆孔樣品,根據(jù)采樣時的鉆孔號進行命名。如1902-3-1代表編號1902-3鉆孔的第一塊樣品。鉆孔開孔時根據(jù)距離熱源中心位置的遠近進行編號,編號越大,則距離侵入體熱源中心距離越近。
2.1 樣品選取及樣品制備
測試樣品共16件,包括陜西鳳縣石炭系草涼驛組不同煤化程度的鉆孔樣品,鏡質組最大反射率變化范圍在4%~9%之間。選出樣品中的鏡煤或亮煤條帶,破碎后過80目標準篩,置于四氟乙烯燒杯中,加入過量的HCl與HF混合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37%的鹽酸,質量分數(shù)40%的氫氟酸與蒸餾水比1∶1∶3),攪拌6 h,然后加入去離子水離心5 min,倒出上層清液,再重復加入去離子水洗滌,直到用AgNO3檢測沒有沉淀為止,留取粉末用來測試。將0.1~1 mm的粉末以環(huán)氧樹脂膠結,按照GB/T 6948-2008制成粉煤光片,根據(jù)制得的粉煤光片測定鏡質體反射率。
2.2 試驗儀器及試驗條件
X射線衍射分析使用日本理學公司的Rigaku D/MAX-2500PC全自動粉末X射線衍射儀測定。測定電壓為40 kV,電流為100 mA,掃描步寬為0.02°,狹縫系統(tǒng)DS=SS=1°、RS為0.3 mm,掃描速度為4°/min。
掃描電鏡測試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產(chǎn)的S-4800型號掃描儀,工作電壓為3 kV。
透射電子顯微鏡采用的是美國FEI公司生產(chǎn)的Tecnai G2 F30 S-TWIN型號顯微鏡。
拉曼光譜采用Renishaw inVia Microscope Raman光譜儀上進行,試驗采用氬離子激光器作為激發(fā)光源,激發(fā)器波長為532 nm,掃描范圍為200~3600 cm-1,曝光時間為10 s,激光效率為0.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為50倍,對每個樣品的顯微組分隨機選取2~10個顆粒進行拉曼光譜檢測,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對每個顆粒掃描2次,在對檢測結果進行激光校正。
3.1 XRD研究結果
經(jīng)過混酸脫灰后不同煤樣的XRD圖譜如圖1所示,由于測試的數(shù)據(jù)太多,這里根據(jù)所測得的鏡質體反射率的結果,按照一定梯度列于圖1,圖1由下至上,反射率逐漸升高。各譜圖顯示的均為無煙煤的特征峰,特點是在25°左右出現(xiàn)“鼓包”。
圖1 不同變質程度的高煤級煤的XRD圖譜
XRD衍射譜圖上,出現(xiàn)于42°左右的峰為(100)峰,歸因于芳香環(huán)的縮合程度。出現(xiàn)于25°左右的峰為(002)峰,歸因于芳香環(huán)碳面網(wǎng)層片在空間的定向排列層數(shù)。根據(jù)獲得的XRD數(shù)據(jù),可計算芳環(huán)層疊片結構參數(shù)d(002)、Lc、La、N。其中煤的芳香層單層間距d(002)隨著煤的變質作用的加深而減小。理想石墨層間距為0.3354 nm,非石墨碳層間距0.3440 nm,纖維素層間距0.3975 nm,在成煤階段以后,其層間距已經(jīng)小于0.38 nm。在研究碳素材料時,通常使用石墨化度來表征石墨材料接近理想石墨單晶的程度,石墨化度r計算式為:
(1)
根據(jù)XRD的數(shù)據(jù),所有試樣的層間距均大于0.3440 nm,即還未達到石墨化碳的層間距,所以采用煤化度表征各個試驗樣品的變質程度,煤化度p的計算公式為:
(2)
煤的芳香片層直徑La、堆砌高度Lc的計算采用謝樂公式:
(3)
式中:Dhkl——晶粒垂直于(hkl)晶面的平均厚度, nm;
K——微晶形狀因子,即謝樂常數(shù),在計算芳香片層直徑La時,其值取0.89,在計算芳香片層堆砌高度Lc時,其值取1.84;
β——所對應衍射峰的半高寬的弧度數(shù);
θ——對應峰的布拉格角,(°);
λ——X射線波長,取0.154056 nm。
在X射線衍射圖譜上可獲得(002)峰與(100)峰對應θ與半高寬度β,結合常數(shù)K與λ,進而計算(002)晶面平均厚度D(002)(即Lc)與(100)晶面上平均厚度D(100)(即La)。
堆砌層數(shù)N的計算式為:
(4)
將計算數(shù)據(jù)列于表1。
表1 不同變質程度高煤級煤的結構參數(shù)
根據(jù)X射線衍射的試驗結果,隨著煤變質程度不斷增高,XRD圖譜上的“鼓包”逐漸變得尖銳,其中d(002)值相應減小,La、Lc、N總體上呈增大趨勢,越來越接近石墨的結構,但是兩者并不是線性增大。在基質鏡質體Rmax<6%時,Lc增速緩慢,維持在2~4 nm之間。直到Rmax>6%時,Lc增速加快,達到7 nm以上。La變化也并非呈線性,在基質鏡質體反射率為5%~6%時,La增速緩慢,其值在3~4 nm,但是當基質鏡質體反射率Rmax>7%時,La增速顯著加快。
圖2 煤的芳香片層直徑、堆砌高度與鏡質體反射率的對應關系
3.2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觀察結果
樣品的掃描電鏡顯微形貌如圖3、圖4和圖5所示。變質程度較低的無煙煤2302-1-2(Rmax=4.90%)樣品,低倍鏡(放大倍數(shù)為10000倍)下為無定型態(tài),顆粒大小相差很大,孔隙明顯,略微發(fā)育一些片晶結構,小的片晶結構附著在
大的片晶上;高倍鏡(放大倍數(shù)為100000倍)下為薄板狀,表面裂隙發(fā)育;側面可觀察到一些微晶結構的片層,片層厚度在20~50 nm之間,片層排列不規(guī)則,但有一部分片層平行堆疊。變質程度中等的9301-1-1(Rmax=5.98%)樣品高倍鏡下發(fā)育了足量的片晶結構,片層聯(lián)結,大小相對均勻,形態(tài)更加規(guī)則,低倍鏡下觀察,片層之間孔隙明顯;側面片層厚度在20~50 nm之間,片層排列趨于平行。變質程度更高的9702-3-2(Rmax=7.69%)樣品,高倍鏡下片晶結構裂隙閉合,表面趨于平整;側面觀察,片層緊密堆疊,孔隙閉合,邊緣輕微卷曲,片層厚度在15~30 nm之間。
3.3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觀察
9702-3-2(Rmax=7.69%)與9301-5-2(Rmax=9.61%)樣品的透射電子相以及選區(qū)電子衍射相如圖6所示。樣品9301-5-2透射電子相中可以見到各個煤的基本結構單元(Basic Structure Unit ,以下簡稱BSU)都處于近似平行的狀態(tài),多個BSU組成BSU微柱體,BSU微柱體有一定的定向排列。相鄰的微柱體之間常以失配的BSU隔開,失配的BSU構成無序區(qū)。無序區(qū)可能為其他官能團。BSU微柱體有一定的定向排列的傾向,這些微柱體一部分相互靠近形成起伏的石墨層,線徑達到數(shù)納米甚至數(shù)十納米。9702-3-2樣品的各個BSU正在形成BSU微柱體,其形成的微柱體線徑相對要短。說明還處于相對比較低的變質階段。在選區(qū)電子衍射圖相上,已經(jīng)可以看見與(100)晶面與(101)晶面對應的衍射環(huán),均為較彌散的衍射環(huán)。碳質物質的石墨化進程可以劃成4個階段,分別為芳層石墨、微柱石墨、揉皺石墨與平直石墨。煤的基本結構單元會逐漸由無煙煤渦層狀結構逐漸演變?yōu)槠街钡氖珜印?/p>
圖3 2302-1-2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4 9301-1-1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5 9702-3-2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6 高煤級煤的透射電鏡照片
3.4 拉曼光譜研究
固體有機質的拉曼峰形態(tài)和與位移充分揭示芳香碳環(huán)中原子與分子的振動信息和樣品的熱演化程度的關系。天然固體有機質通過拉曼光譜測定獲得的D峰與G峰信息,能準確反映出樣品的含碳固體有機質的變質程度。4個變質程度不同試驗樣品的拉曼光譜圖見圖7。由圖7可以看出,樣品變質程度自上而下逐漸加深,在一級峰區(qū)域的1580 cm-1附近處有一尖銳峰,該譜峰是天然石墨所固有的,屬于石墨晶格面內C-C鍵的伸縮振動,稱為石墨峰(G峰)。由于煤的結晶不完全,除了有與石墨相同的G峰外,晶體內不連續(xù)的單石墨烯層間引起會產(chǎn)生強烈的D峰。二級峰區(qū)域(2200~3400 cm-1)中出現(xiàn)多個峰,分別是位于2700 cm-1、2900 cm-1、3300 cm-1附近的S2峰,S3峰和S4峰。其中最明顯的二級拉曼特征峰為S2峰,出現(xiàn)在2700 cm-1附近。該峰反應石墨晶格的完善程度。當發(fā)育石墨三維晶格時,該峰分裂程度與三維晶格完善程度呈正比。隨著煤變質程度的升高,D峰強度變小,半高寬變窄,G峰強度逐漸變強,兩個峰的間距逐漸變大,反應了煤的芳香片層逐漸增大,三維晶格的逐漸發(fā)育成型。
圖7 不同變質程度高煤級煤的拉曼光譜特征
碳材料的拉曼光譜的D峰與G峰強度比(ID/IG)與面積比(AD/AG)通常用來表征碳材料的無序度。石墨微晶相對尺寸La在4~225 nm之間時,La與強度比ID/IG的倒數(shù)具有正相關性,近似La=44(ID/IG)-1。不同變質程度高煤級煤的拉曼光譜參數(shù)見表2,由表2可知,隨著煤的變質程度的升高,ID/IG也逐漸不穩(wěn)定上升。
表2 不同變質程度高煤級煤的拉曼光譜參數(shù)
(1)煤的芳香片層的直徑、堆砌高度、堆砌層數(shù)均隨著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呈變大。但是變大的過程均為非線性,在鏡質體反射率為5%~6%時,堆砌厚度增速緩慢,堆砌層數(shù)也出現(xiàn)相似演化規(guī)律,在鏡質體反射率大于7%時,片層直徑增速顯著加快。
(2)隨著變質程度的加深,掃描電子顯微鏡可觀察煤中出現(xiàn)的石墨晶體形貌逐漸變得規(guī)則,晶體顆??紫吨饾u閉合,片層逐漸延展變大。透射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煤的基本結構單元逐漸相互聯(lián)結,線徑逐漸增大,形成不等的石墨層。
(3)拉曼光譜中煤的D峰隨著變質程度的加深而逐漸減弱,G峰隨著變質程度的加深而逐漸增強,說明隨著石墨晶格網(wǎng)面伸縮振動的增強,煤中芳香層片逐漸增大。
[1] 張福良,殷騰飛,周楠. 全球錫礦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思考[J]. 現(xiàn)代礦業(yè), 2014(2)
[2] 趙雪淞,石倩倩,任瑞晨等. 無煙煤基微晶石墨鑒定試驗研究[J]. 硅酸鹽通報, 2016(3)
[3] 李霞,曾凡桂,王威等. 低中煤級煤結構演化的XRD表征[J]. 燃料化學學報, 2016(7)
[4] Watanabe I S K M. Changes in coal aggregate structure by heat treatment and their coal rank dependency[J]. Energy Fuels, 2002(1)
[5] 李寶華,李開喜,呂春祥等. 煤基炭材料結構的初步考察[J]. 煤炭轉化, 2001(4)
[6] 白何領,潘結南,趙艷青等. 不同變質程度脆性變形煤的XRD研究[J]. 煤礦安全, 2013(11)
[7] 陳昌國,張代鈞,鮮曉紅等. 煤的微晶結構與煤化度[J]. 煤炭轉化, 1997(1)
[8] 陳蔚然. 關于石墨化度計算公式[J]. 炭素技術, 1983(6)
[9] 鄭轍. 煤基石墨微結構的高分辨電鏡研究[J]. 礦物學報, 1991(3)
[10] 鮑芳,李志明,張美珍等. 激光拉曼光譜在有機顯微組分研究中的應用[J]. 石油實驗地質, 2012(1)
[11] Alstadt K N, Katti D R, Katti K S. An in situ FTIR step-scan photoacoustic investigation of kerogen and minerals in oil shale[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12(89)
[12] 馮有利,鄭轍,郭延軍. 碳化樹木的微結構特征研究[J].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5)
[13] 黃橋,孫紅娟,楊勇輝. 氧化石墨的譜學表征及分析[J]. 無機化學學報, 2011(9)
[14] 吳娟霞,徐華,張錦.拉曼光譜在石墨烯結構表征中的應用[J]. 化學學報, 2014(3)
Researchonstructureevolutionofhigh-rankcoalsinFengCounty,Shaanxi
Yuan Liang, Liu Qinfu, Yu Li, Li Kuo, Wu Yingke
(College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Haidian, Beijing 100083, China)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alification and the order degree of carbon material structure, a series of middle and high ranking anthracite with different metamorphic grades of Carboniferous system Caoliangyi formation in Feng County, Shaanxi was studied by method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Raman spectrum (Ram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itrinite was sensitive to outside temperature, the degree of coalific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ification degree, the layer distance, diameter, average stacking thickness and number of plies of aromatic layer of coals increased nonlinearly. Closing of pores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coal graphitization, and the aromatic layer became bigger, multiple layer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edge of the aromatic layer turned to be curved gradually. Tectonic stress and magmation could improve the process of coal graphitization.
high-rank coals, coal-based graphite, stage of graphitization, Feng county of Shaanxi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672150)
袁亮,劉欽甫,余力等. 陜西鳳縣高煤級煤結構演化[J].中國煤炭,2017,43(10):39-44.
Yuan Liang, Liu Qinfu, Yu Li, et al. Research on structure evolution of high-rank coals in Feng County, Shaanxi[J]. China Coal, 2017, 43(10):39-44.
P618.11
A
袁亮 (1992-),男 ,河南信陽羅山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
(責任編輯 郭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