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用中提琴的音色敘事
        ——評葛亮長篇小說

        2017-11-13 16:15:04周珉佳
        當代作家評論 2017年6期
        關鍵詞:葛亮中提琴朱雀

        周珉佳

        談葛亮小說之前,不妨先言幾種樂器。

        且不論交響協(xié)奏,僅看獨奏——小提琴音色優(yōu)美、變化多端,具有鶯雀歌唱般的魅力;大提琴則音色渾厚豐滿,表達深沉而復雜的感情;而在擦奏弦鳴樂器中,中提琴是一個小眾群體,它音色柔美、深沉,音色略帶些沙啞的愁緒。它較小提琴低五度,較大提琴高八度,因音域居中而顯得質厚飽滿,亦獨具特色。作為獨奏樂器,中提琴缺少小提琴那種華美細膩的輝煌,也沒有大提琴直奔主題的渾厚有力,它為主旋律起伴奏和襯托的作用,非常適合表現(xiàn)深沉與神秘的情調。

        葛亮的長篇小說帶給人的審美感受就如同中提琴音色散發(fā)的魅力。若將葛亮置于眾多“70后”作家中,他的中提琴音色特質便更顯鮮明。

        一、厚實而溫暖的敘事音色

        對于書寫南京這座城市的各種細節(jié),葛亮并沒有太多的拘謹與不適。他遙想家族與南京的風華滄桑,經營起古典綿密的敘事風格。在他的幾部長篇作品中,人物都是嵌在城市圖景之中的,作家選擇適時地將人物從事件節(jié)點中浮出來;隨即,他又迅速將人物隱于城市喧囂中??梢哉f,他長篇小說的主旨就是書寫南京的民國史。這其中更多更濃的部分不是鄉(xiāng)愁,而是記錄城市、回歸文化本源的責任。當然,葛亮的游刃有余來自于平和與自信,還有來自于他家族綿長豐厚的底蘊和驕傲。

        1.

        對意象的選擇與運用方式

        葛亮手中那把中提琴演奏得算是穩(wěn)重精熟的,左手給出深沉的旋律,右手給的是有質感的音色。獨奏的情緒把握和對音色的控制,關鍵在于右手運弓的力道。伊凡·加拉米安的“彈簧系統(tǒng)”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既然城市是寫作內容的主體,那么,僅用純粹細膩密小的視角切口定是無法完成的;再加上長篇的體量,更需要富有力量的調度和彈性的收放,把握著每一個關節(jié),在抒情的寫作中凸顯作家的態(tài)度和情緒。葛亮的“彈簧系統(tǒng)”集中體現(xiàn)在對中心意象的選擇上,這是給力道的重要位置,也是作家自信之處。

        無論是《朱雀》還是《北鳶》,書名本身就是富有歷史深意的典故型意象。朱雀作為星宿四象之一,有著優(yōu)雅的古意,神秘又堅韌。它既是這南方城市的象征,也是小說中貫穿時代的線索?!巴w金黃的小鳥,張著翅膀,卻長了一顆獸的頭……形態(tài)氣勢洶洶……細節(jié)也很精致,身上有些均勻柔美的紋路,紋路間卻有些發(fā)黑……”這是朱雀這個意象首次出現(xiàn)在文本中,文物的狀態(tài)和帶著神秘氣息的紋路,使其成為一個迷局——朱雀幾易人手,其中既隱匿著三代女性的宿命,又在不斷變換主人的過程中記錄著南京的近現(xiàn)代歷史。作為歷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南京的新與舊、南京在不同時代經受的考驗,以及這座城市對不同立場的人的接納與抗拒,都使朱雀這個小小的鳥獸充滿了歷史的溫度。

        在文本的前三分之一部分,朱雀意象是十分鮮明的:葉毓芝在被日本人踐踏蹂躪之后,于絕望處生下女兒,把朱雀掛飾放在女兒胸口,之后撒手人寰。無論是朱雀身上的那層鍍銅,還是在它眼上的那對紅瑪瑙,都是南京抗戰(zhàn)歷史的見證者。然而,在小說的后半部分,“朱雀”的串聯(lián)存在感是不強的,這是由現(xiàn)代南京生活的書寫節(jié)奏散亂所導致的。對于朱雀究竟在這段社會歷史中還有哪些存在價值,作者是迷茫的,所以最后它僅僅作為認親的信物而出現(xiàn),弱化了它先前埋下的豐富意象價值。意象的選擇并沒有偏差,只是在行文中出現(xiàn)了皮骨分離的傾向。文本中承載歷史的意象功能逐漸被消解,甚至難以在行文中體現(xiàn)——這就是中提琴進階的彈力系統(tǒng)失效的表現(xiàn),它的力度難以維系厚實而溫暖的音色了,所以小說后半部分的城市歷史感是缺乏個性符號的。

        相比之下,《北鳶》的風箏意象要成功一些。葛亮對于南京古舊民俗風物的感情,也“珍藏”于他的“北鳶”,因此,雖時代不同,但心靈契合。小說以買風箏開篇:盧家老爺在公子盧文笙小時候便給他在四聲坊定制虎頭風箏,父子二人還一起去放風箏,后來文笙便愛好放風箏。

        風箏的起伏象征著文笙成長的心境。在文本中,文笙幾次放風箏的狀態(tài)都不盡相同。他在年少時用風箏做信號,救了教會醫(yī)院的葉師娘和米歇爾神父要保護的傷兵;在與仁楨重逢時,用放飛的風箏互訴衷腸;在戰(zhàn)場上,他用風箏作為戰(zhàn)斗的武器。

        “風箏”這個意象的運用,顯然要比“朱雀”更有深意,它本身具有超出一般歷史意義的形象性和生動性——起伏飄蕩,如人之命運,亦如時代變幻風云。曾經權勢旺盛的軍閥石玉璞,因夫貴妻榮的昭德,紅極一時的戲子言秋凰,新時代共產黨女學生仁玨,投機倒把商人姚永安等人,都在這動蕩的時代中命隨風去?!澳秋L箏飛得并不順暢,升起了一會兒,便又遽然落下。然后,又慢慢地升起。一頓一頓的,是有人在拉扯……”“風向突變,風箏在空中突然翻了一個身,快速地墜落下來,眼看著就要掉到城墻那邊去?!痹谡謩邮幍哪甏瑹o論富貴還是貧窮,人們的命運難以自己把控,就像風箏一樣命懸一線,隨時都可能發(fā)生巨大的改變。這個意象更為貼近生活,精巧、細致,在放風箏這個風物之下,作家把南京的日常生活肌理也描繪得十分詳實生動。

        葛亮在敘事中重用意象,似乎也有意識在分類——有大意象與小意象之分。所謂大意象,即是“朱雀”“風箏”這類貫穿整個作品的中心線索意象,對于情節(jié)的推進和行文力道的控制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小意象”,則是突出小說時代進階的次要意象,它們令小說的段落感十分明顯,比如《朱雀》中象征著葉毓芝和程囡祖家身份地位的破碎旗袍,抑或是《北鳶》中言秋凰唱的京劇選段,再比如秀芬送給姚永安的袖扣等。這類小意象的鋪排,使行文層次豐富起來,它們只出現(xiàn)于小說的一個特定的段落,隨著人物命運的走向而相應消散。因為屬于某個特定歷史情節(jié),又都處在文本的枝杈線索中,有些仿佛是一蹴而就的,割裂感比較明顯。所以,作家對這類小意象的選取是需要被理性品評的。

        葛亮通過意象寄托了文化尋根和家族情感尋根的責任,在厚實溫暖的敘事音色中摩挲了金陵古城的歷史,也令讀者見識了葛亮拉奏中提琴時右手運弓的力道控制。

        2.

        沙啞卻平靜的歷史鉤沉

        在葛亮的長篇作品中,他的書寫姿態(tài)是十分自信平和的,這給了他很充足的空間表達他“時間煮?!钡臍v史觀。葛亮在言談間弱化模仿前輩的必要性,因為他要書寫的是專屬于他家族的歷史文化文本,具有極強的個性心理輸出特征。

        面對戰(zhàn)爭書寫,葛亮的選擇是特別的。比起蘭曉龍的血腥戰(zhàn)場、對比梁鴻的悍然殘酷,年輕的葛亮的確不愿用蠻力比拼,在行文中散發(fā)著四兩撥千斤式的云淡風輕。“這一年,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德國占領布魯塞爾與巴黎,日本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報紙上寫著南京國民政府第五十九軍軍長,張自忠將軍,殉國?!备鹆恋闹刑崆儆昧颂厥獾膿芤粝曳ǎ钜羯S富祥和,更富有感染力,在憂郁不快中加入了類似于幽靈的散唱。再加上和弦?guī)淼纳硢。惯@些長篇作品中的戰(zhàn)爭描寫超脫于一般的血腥與死亡,而多了更貼近人的真實感受。因為在文本中,一些看似卑微的人,卻背負著難以想象的偉大和沉重。

        在《北鳶》這部長篇小說中,葛亮用兇險與迭宕的彈性調度,處理了幾個人物,仿佛令一段綿軟的過往記憶架起了鋼筋骨骼。在《北鳶》中,文笙的大姨昭德,是最有力量的人物,能夠讓人感受到迸發(fā)自原始生命體征的力量。葛亮用沙啞而平靜、憂郁又神秘的詠嘆節(jié)奏,寫出了時代的喧囂與命運的難測,其中最出人意表的便是昭德的結局。

        在逃難中,昭德受秦世雄死亡的刺激,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兒子,再次將自己的前襟撩起來,抱起秦世雄的頭想為他哺乳。她平靜而安詳,哼著小調:“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給寶寶做管簫……”她蒼老的聲音旁若無人,肅穆又悲壯。而在小茹被人侮辱致死時,昭德向閃電一般用盒子槍頂住了土匪的太陽穴,卡住了他的脖子。這個看似瘋癲的老婦人,卻在最危險時表現(xiàn)出最大的冷靜——也許是她丈夫曾經打家劫舍的膽量和經歷給了她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昭德毫無遲疑地將食指嫻熟地伸進手雷的拉環(huán),在渾濁的眼睛里閃過光亮之時,葬身殘破的廟宇而救了全家。這段描寫簡直就是舒曼創(chuàng)作的中提琴獨奏曲《童話圖片》的文字版!故事本身的張力挖掘出了中提琴低音弦上獨一無二的濃郁音色,并以最豐富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其瑰麗與壯觀。

        再如言秋凰的出場,雖短暫卻同樣震撼。言秋凰的出場、成名、“劉言之爭”,雖是平鋪直敘,卻在鋪墊中巧妙地加入了作者對人物的態(tài)度,不動聲色間把言秋凰西皮慢板的戲子身份意義加厚了。不慌不忙的敘述交代得清晰不見冗長,巧妙間還內嵌仁楨與文笙的戲院相遇。在小說的中后部,言秋凰被迫成為日本人和田的性奴。為了幫自己的女兒蠻蠻(仁玨)雪恨,幫助范逸美等共產黨人,言秋凰決定憑一己之力除掉和田,最終自盡——“漢兵已掠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妾妃何聊生。”葛亮鉤沉歷史的角度和方式,也正是他緬懷歷史寄托情感的著重點。作家在穩(wěn)妥、平靜的敘述段落里所表現(xiàn)出的收斂和控制力,為后面言秋凰用彌香成功解決和田、完成民族責任和生命價值、最終釋放情感洪流,做足了耐心的伏筆。

        中提琴獨奏可以突出它絕美的音色,同時顯現(xiàn)出一種謙遜溫和的氣質,這種感官刺激同時還會令欣賞者對曲子的“比例”提出一定的審美要求。比例勻稱協(xié)調,高潮適時,鋪墊妥帖,這種謙遜溫和的氣質才不會彌散于冗長的文本體量中;相應地,文本的比例體現(xiàn)在作家對人物的結構方式和命運走向敘事上。在小說《朱雀》中,程云和是一個完整生動甚至是閃著圣光的女性人物,她的存在前后勾聯(lián)起葉毓芝和程囡的命運,所以這是一個能夠強化文本比例的人物。這個曾是青樓頭牌的秦淮妓女,在南京日寇屠殺中艱難存活。葛亮讓程云和在文本中活下去,不僅讓她做回了良人,更讓她完成了一個母親的角色,令她前所未有地滿足與溫暖——這樣的結構方式和敘事手法比正面描寫戰(zhàn)場更顯情義,也更為巧妙。程云和的善良和身為一個母親的愛意便是這部長篇小說貫穿上下的絕美音符。尤其是文字里描寫她從日軍軍營回來時那個云淡風輕的神情,比死亡的影像更讓人動容。

        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中提到了故事講述者自身的感情色彩對敘事的影響。故事的講述者面對歷史的變遷,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他立足的敘事視角也代表了“講故事的人”對家族的興衰、時代的動蕩、亂世的情愛的深切感受。憂郁又神秘的詠嘆節(jié)奏,一方面呈現(xiàn)出六朝古都南京本身孕育的厚重神秘感,另一方面也藏匿著作家的一個些許自私的想法——自己的家族能夠在這個動蕩沉郁的歷史變遷中走到今天,也是極其不易的,更是經歷了諸多難以想象的波折,葛亮頗為之自豪。

        二、中提琴深沉的音色背后需要清醒面對的問題

        中提琴的獨奏曲并不多,經典更是罕見,這不是沒有客觀原因的——過于沉靜的音色,無法很好地連續(xù)表達情緒的輸出變化和戲劇感。然而,葛亮對于中提琴音色的敘事是一而貫之的。他對“六朝煙水氣息”不僅僅是追憶和記錄,而是接近于偏執(zhí)的迷戀。既然如此選擇,便要正視敘事中存在的問題。

        1.

        巨大的歷史體量所引發(fā)的乖舛

        “70后”作家群是一個難以概括共同點的代際作家群體,同“60后”、“50后”作家相比,他們缺少集體性的、相似的歷史經驗和公共記憶,所以很難形成明確的歷史共同體。敘寫大歷史景觀中的時代變遷,曾經是“50后”作家熱衷并擅長的;“60后”作家多數(shù)經歷了先鋒文學的影響,對于篇幅和大歷史景觀是冷靜客觀的;到了“70后”,有一部分作家集中在洞觀都市人性與情感的領域,還有一部分作家選擇繼承“50后”作家記錄大歷史變遷的寫法?!吨烊浮返拇缶坝^歷史表達,與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梁鴻的“梁莊”、周瑄璞的“中原穎水”有相似之處。周瑄璞致敬陳忠實先生,在《多灣》這部47萬字的大長篇中前后觀照了中原穎水的五代人,用傳統(tǒng)平實的手法描繪了鄉(xiāng)土與城市、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矛盾。她在敘事方面表現(xiàn)出一種由于極想表達得詳盡妥帖而暴露出來的“笨拙”。無論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對敘事策略的選擇、對情節(jié)轉折的把握,還是高密度的語言,最終都暴露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巨大的文本體量所引發(fā)的拖沓與冗長。有很多側面事實上并不需要用很多文字枝杈出一條線索細致表述,一旦面面俱到,作者就開始無意識地游離于文本而無法深入挖掘人心的叵測、人性的復雜、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荒誕。對于一部現(xiàn)實主義長篇作品來說,現(xiàn)實的廣度和深度也會被削弱,地域文化的書寫也會流于表面。事實上,問題也是相似的——葛亮的敘事風格事實上不適合過大體量的文本。

        在小說《北鳶》中,文笙在短短的20年之間經歷了家族變故、戰(zhàn)火硝煙、人情冷暖、情愛生死,可是這些傷痛仿佛都可以被當初與仁楨坐在城頭上放風箏的美好記憶所撫平。因為文笙和仁楨兩條線索十分明確清晰,盡管在結尾處姚永安的一條次線索比較突兀,但總體來說,算是完成了葛亮的創(chuàng)作初衷。禇玉璞(《北鳶》中名為石玉璞)作為民國初年頗富聲名的直系將領,其傳奇性也屢屢為人所書。葛亮在《北鳶》中再次對這一人物進行了著力書寫,并落墨于北伐大幕之下軍閥階層的沒落境遇。葛亮外公曾隨家人寓居于天津意租界,這段生活經歷在小說中也有頗具張力的再現(xiàn)。

        而在《朱雀》中,作者的貪心就暴露無疑了。一本小說橫跨了三個重要的時代,妄圖融匯南京大屠殺、秦淮妓女、“文革”械斗、跨國戀、吸毒等復雜多變的內容。但因為每個因素都想囊括,所以每個因素都顯得分外單薄。葛亮在《朱雀》中不斷加入新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后半部分,顯得雜亂割裂,并且失掉了原有的行文氣質和敘事音色。葛亮寫南京寫得自信,中提琴音色的敘事已成為他的創(chuàng)作標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葛亮對90年代南京的認識和書寫是較為空洞的,皮骨分離的。客觀來說,葛亮是想一如既往地敘述一個溫婉、凄迷的城市愛情故事,可是又怕這故事狹小、媚俗,于是他想為這個故事披上一個綿長、端莊的歷史外衣,用交叉蒙太奇的方式構建了一個謎一般的龐大敘事結構。為此,葛亮“一廂情愿”地費著勁把這個90年代故事的原因追溯到30年代中期。這個敘事手段過于生硬造作,出離了作家本身的人生經驗,并且小布爾喬亞氣息的滑膩東西也總是在不經意間溜進了文本之中。

        2.

        要明確作家身份與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互動關系

        葛亮是一個游走于香港(現(xiàn)代文明)和南京(傳統(tǒng)文明)之間的特殊存在,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他分別將多變多層次的文化特點置于不同的文體和創(chuàng)作體例中。例如《北鳶》寫的是民國史的記憶書簽;短篇小說集《浣熊》則是以形形色色的外來者視角將香港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沖突呈現(xiàn)出來;《七聲》《謎鴉》大都是敘寫南京的橫斷面……在《朱雀》中,他這樣寫道:“在這城市的盛大氣象里,存有一種沒落而綿延的東西。這東西的灰暗與悠長漸漸伸出了觸角,沿著城池的最邊緣的角落,靜靜地生長、繁衍?!焙茱@然,葛亮所理解的民族文化即是南京這座城市本身的基調。他的寫作既可以理解為地域寫作,卻又不純粹是地域寫作——在一些時候,尤其是在文本體量過大、難以把控情節(jié)人物的時候,葛亮筆下的“崢嶸”與“兇猛”便失掉了城市文化傳統(tǒng)的特殊價值意義。特別是《朱雀》的后半部以及《北鳶》的結尾部分,故事情節(jié)可以發(fā)生在中國大陸的任何一個城市,并沒有南京文化傳統(tǒng)的專屬指向性。大概不同于商洛之于賈平凹、高密之于莫言,南京之于葛亮更像是書寫家族歷史的責任和愿望。葛亮在很多表達上并沒有真正考古地方史,更多的是憑借通適性的歷史認識和自身的興趣點來書寫南京。他關注“寓公”這個階層,想探究他們在中國政治風云動蕩近20年里的經歷和下野之后的生活。換句話說,葛亮對城市文化傳統(tǒng)維度的掌握是帶有極強個人化色彩的。

        對于像葛亮這樣的70末作家來說,書寫歷史、回歸傳統(tǒng)文化的動力究竟是什么?

        筆者認為葛亮寫作的對象感是極強的,他書寫歷史、回歸傳統(tǒng)、描摹“六朝煙水氣”的動力就來自于他明確了自己的文學市場和受眾對象。拙見開始于葛亮的香港寫作地理環(huán)境——香港是一個民族傳統(tǒng)陌生化、親近西方文化的特殊行政區(qū)域,城市文化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塑造人。當葛亮意識到,一本書寫大陸最富有神韻的民國城市的小說,會在這個民族文化傳統(tǒng)近似于荒漠的地區(qū)引起怎樣的反彈式影響,一切都不難解釋了。對于陌生化的文化輸入,人們是難免好奇和擁躉的,因為這超出了一般化的審美范疇。讀者想通過這樣的文本了解視野之外的城市與人文歷史,因此對葛亮筆下的南京便不會提出太多挑剔。對于香港的讀者來說,小說中的南京不是“場景再現(xiàn)”,而是“場景呈現(xiàn)”,無論是言秋凰的西皮二黃還是匠人手藝,都是極其吸引人的。而走出香港,葛亮的長篇小說文本反而顯出了他對香港的認同和被影響。文學在這個時代要承載情感表達,但是僅從《朱雀》來看,這種情感是低溫的。家族和歷史的形象厚重立體,襯得文本主人公的形象是單薄的,缺乏人格成長空間,仿佛作者只是一只取景視窗,少了些許情義??傊?,作家在過分重視他者、弱化自我身份的解讀空間中直面考驗。

        在敘事技巧方面,葛亮顯然是深受西方小說技法影響的,重用交叉蒙太奇手法,顯現(xiàn)出訓練有素的創(chuàng)作技巧。盡管小說文本用中提琴渾厚幽深的音色敘事,但是在文本中還是能聽出一些雜音。王德威先生在《抒情民國》一文中指出,“抒情”的觀念與實踐在中國文學傳統(tǒng)里源遠流長,到了現(xiàn)代,因為西學的介入,更展現(xiàn)了復雜向度。事實上,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在中提琴的底色中加入一些民樂的點綴,在云淡風輕和柴米油鹽中適時地加一劑刺激,則能夠使葛亮面目逐漸模糊的長篇文本蕩起一絲漣漪。只不過,這些民族樂器的點綴和穿插的節(jié)奏感較差,顯得比較突兀,也失掉了旋律的邏輯性。換言之,葛亮持弓的右手彈性力道是不穩(wěn)定的。

        結語

        葛亮的長篇小說通過找尋合適貼切的意象,把握鉤沉歷史的情緒,呈現(xiàn)出中提琴厚實溫暖的音色魅力,葛亮也找尋到了極具個人標簽化的創(chuàng)作方向和特質。不過,葛亮作為70末作家,長篇創(chuàng)作還存有一些問題。華南師范大學的凌逾教授定義葛亮的小說為“新古韻小說”——吸取古典文學的雅致神韻,滲透傳統(tǒng)文化哲學,筆墨抒情,筆墨厚重,更重要的是它與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文學有繼承關聯(lián)性。作家身份與民族文化傳統(tǒng)之間的互動關系給葛亮帶來的壓力是雙方面的:首先,“新古韻小說”概念成立的重點是強調創(chuàng)新性,在這一點上葛亮還算松弛,尤其是書寫大陸特殊時期權力影響的時候,他的創(chuàng)作對政治是有距離感的,這一點類似于嚴歌苓創(chuàng)作的新移民小說;第二,葛亮背負家族歷史的書寫責任,將視野固化到自己感興趣和熟知的群體,這雖然明確了作家身份,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深遠和復雜性。總之,葛亮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人性地圖是廣闊的,彼此觸碰的幸福與不幸也是有溫度的,若能滋生交錯,自然能豐富城市的聲音。

        猜你喜歡
        葛亮中提琴朱雀
        朱雀
        寶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5:59:46
        老余
        詩潮(2019年12期)2019-12-26 07:34:40
        鳶起之時何處往
        ——關于葛亮研究的總結與思考
        大眾文藝(2018年10期)2018-01-28 08:51:43
        中提琴演奏藝術的特點與發(fā)展
        黃河之聲(2018年2期)2018-01-24 13:38:46
        謎鴉
        讀讀書(2017年1期)2017-06-14 13:40:31
        中提琴上的“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協(xié)奏曲》
        樂府新聲(2017年1期)2017-05-17 06:07:00
        冬夜星空 朱雀振翅
        中提琴藝術的特點與發(fā)展
        戲劇之家(2015年11期)2015-07-24 00:27:22
        葛亮:感受到了新媒體報道的特有優(yōu)勢
        朱雀
        火花(2015年8期)2015-02-27 07:44:41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99日本亚洲黄色三级高清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 国产一区av男人天堂| 无码毛片内射白浆视频| 欧美人伦禁忌dvd放荡欲情|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亚洲 日韩 在线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二区三区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精品亚洲中文无| 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麻豆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国产精品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有码日本久久久| 亚瑟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无线乱码一区二三区|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y| 亚洲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极品新婚夜少妇真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最新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无|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综合av|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欧洲亚洲第一区久久久|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