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萌*,周長征
(1.濟南護理職業(yè)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2;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藥物研究?
鹽酸小檗堿/蒙脫石復合散的初步藥效學研究
孫 萌1*,周長征2
(1.濟南護理職業(yè)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2;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目的 對鹽酸小檗堿/蒙脫石復合散進行初步藥效學研究。方法 以大腸桿菌為菌種,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體外抑菌實驗。結果 不同濃度鹽酸小檗堿/蒙脫石復合散均對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結論 復合散對大腸桿菌具有顯著作用。
鹽酸小檗堿/蒙脫石復合散;大腸桿菌;體外抑菌
營養(yǎng)肉湯(上海盛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瓊脂(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鹽酸小檗堿(純度98%,陜西森弗高科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用蒙脫石(濟南康眾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復合散(自制);大腸桿菌(菌號:ATCC25922,山東省醫(yī)學科學院)
超凈工作臺(上海申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精密儀器廠);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恒溫培養(yǎng)搖床(KYC-100C,南京密碼科技有限公司)
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的制備:取肉湯18 g溶解于1000 mL蒸餾水中,再經121℃高壓滅菌,冷卻備用。
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的制備:取瓊脂38 g溶解于1000 mL蒸餾水中,再經121℃高壓滅菌,冷卻備用。
以保存中心的菌種為第0代,后接種培養(yǎng)的菌種為第1代,培養(yǎng)第2代菌種,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第3代,以第3代菌種進行抑菌實驗。
(1)凍干菌種的復蘇
吸取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加入菌種管,使菌種均勻分散。
(2)菌種的接種傳代
取(1)項中菌種接種到試管內,在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 h,得第1代菌種,依次培養(yǎng)得第3代菌種。
(3)菌懸液的制備
測定第3代菌種的粗濃度,調整菌濃度為1.5×108 cfu/mL,用瓊脂液稀釋成1×104 cfu/mL菌懸液,振蕩孵育24 h,在4℃下備用。
(1)涂布操作方法
吸取0.1 mL菌液于瓊脂平板上涂布,每個稀釋度重復涂布三次。
(2)菌落計數
涂布的菌種在37 ℃下培養(yǎng)24 h后統(tǒng)計菌落數。
(3)對照菌懸液
取10支無菌試管,編號為1~10號,前9支中均加入0.9 mL瓊脂培養(yǎng)液,在1號中加0.1 mL菌液,從1號中吸0.1 mL菌液加入第2管,依次稀釋至第9管,得稀釋度為10-1~10-9的菌液。取10-7菌液涂布平板,重復三次,在37℃下培養(yǎng)24 h,統(tǒng)計菌落數,得到1 mL菌液的菌落數為250×108個。
(4)抗菌藥液抑菌效果
分別取鹽酸小檗堿和復合散,配成8 mg/mL的溶液,為貯存液,然后稀釋成4 mg/mL、2 mg/mL、1 mg/mL、0.5 mg/mL、0.25 mg/mL、0.125 mg/mL、0.0625 mg/mL不同濃度。按對照菌液方法稀釋,取稀釋度為10-7的菌液涂布,在37℃下培養(yǎng)24 h,見表1。
表1 不同濃度藥液對大腸桿菌抑菌效果(n,%)
當根據結果可知,當復合散濃度由1 mg/mL增到2 mg/mL時,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由65.6%增加至72.4%,趨于平穩(wěn),可為最佳得抑菌濃度,鹽酸小檗堿/蒙脫石復合散對大腸桿菌具有顯著作用。
[1] 夏金蘭,王 春,劉新星.抗菌劑及其抗菌機理.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5(1):31-38.
[2] 林秀蕓.十六角蒙脫石與制霉菌素治療小兒霉菌性腸炎的比較[J].新藥與臨床,1995,4(5):279.
R969
B
ISSN.2095-8242.2017.056.11050.01
本文編輯:趙小龍
孫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