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兵 史建國
(1.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13001; 2.江蘇省常州溧陽市溧城中心小學,213300)
酷暑,讓常州校園足球更“熱”
——2017年常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干師資培訓如期開班
劉成兵1史建國2
(1.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13001; 2.江蘇省常州溧陽市溧城中心小學,213300)
7月21日上午,2017年常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干師資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常州奧體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舉行。培訓班由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體育局共同舉辦,常州奧體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承辦,共有來自全市7個轄市區(qū)學校的120多名學員以及全市29所足球示范學校和58所足球試點學校的分管領導及教研組長參加。
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體育局、常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省校園足球辦公室的主管領導均出席開班儀式,并勉勵全體學員努力提高技術技能、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為校園足球的教學和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開班儀式上還進行了校園足球裝備捐贈儀式,來自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11所學校獲得受贈,受贈器材包括訓練服、訓練球、充氣小型球場等,折合人民幣數(shù)十萬元。
據(jù)悉,常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骨干師資培訓班從2011年開始,每年暑假如期舉行,至今已經(jīng)開辦了7屆,基本上對常州各級各類學校的足球師資作了地毯式的培訓,極大地緩解和提升了校園足球師資力量。本屆培訓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發(fā)展常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常州市中小學優(yōu)秀體育人才培養(yǎng)實施方案》的精神,深化常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相關人員教學訓練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在全市范圍內(nèi)培養(yǎng)更多的校園足球骨干師資,為常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撐。與以往相比,本屆培訓班的規(guī)模進一步得到了升級和更新。
首先,多方聯(lián)動,合作求進。本屆培訓班共有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體育局、常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州市體育產(chǎn)業(yè)公司、常州市校園足球辦公室、江蘇省校園足球辦公室等7個部門和一家體育器材公司參與,無論是政策、資金、課程,還是場地設備、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保障。
其次,課程豐富,內(nèi)容全面。相關單位提前半年就著手進行課程安排,做到了有理論、有實踐、有觀摩、有交流、有總結、有考核,經(jīng)過多次溝通和修改,確立了校園足球組織管理、校園足球教學論、足球隊教學訓練、常態(tài)體育教學、足球教育理念與頂層設計、校園足球發(fā)展現(xiàn)狀、足球賽制規(guī)則變化、足球理論撰寫、國際名隊賽事觀摩、外教訓練課、外教教學觀摩課等11個主題。所邀專家有來自國家行政教研機構、省級教研機構、大院大所的專家教授,同時還有著名新聞媒體記者、雜志期刊編輯、國際足球豪門教練隊員等,基本涵蓋了從事校園足球工作所需要的知識、理論和技能,從而讓學習更接地氣,學員更感興趣。
第三,分層培訓,精準指導。本屆培訓班學員由各轄市區(qū)校園足球教師和入職不久的青年骨干教師組成,在全員通識培訓的基礎上,第二檔期將進行分層培訓。主辦單位邀請了意大利籍歐足聯(lián)A級教練Grandoni Alessandro、歐足聯(lián)B級教練Lonzi Marco,Dini Claudio,為選拔出的30位優(yōu)秀學員進行校園足球教練專業(yè)培訓,其余學員則進行體育教師常態(tài)教學基本功的訓練。這種有集中有分散、有共研有分層的培訓方式使常州市的校園足球師資和學校體育教學得到普及和提高。
第四,理論實踐,互為促進。培訓過程不再是一味的理論說教,更多體現(xiàn)了體育學科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特質(zhì),即使室內(nèi)理論課也如此。學員球場實踐達每天三小時,并與沙爾克青訓營教練一起上公開課。
第五,機構清晰,分工明確。本屆培訓班設立了班委、課程部、會務組、場地器材組、宣傳組等,大家通力合作,讓培訓處處無縫對接,工作有條不紊。
長期以來,通過這樣的培訓活動,為常州市培養(yǎng)了一支能力強、作風好的師資隊伍,同時培養(yǎng)出了許多高水平足球人才。目前,常州市校園足球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除校園足球課程的廣泛、規(guī)范開展和足球場地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外,校園足球高端人才也異軍突起,曾獲江蘇省校園足球綜合排名一等獎,江蘇省校園足球輔導員技能大賽綜合排名一等獎,省長杯男子高中組亞軍、女子初中組季軍,全國U16女子足球聯(lián)賽第三名,全國冬訓營男子排名第三名,全國雪地足球男子冠軍.并向全運會U20省隊輸送4名隊員、國青男隊2名隊員、國少女足3名隊員、國家隊U20五人制1名隊員,此外還有多名隊員入選長春亞泰、上海申鑫、恒大等俱樂部。思路;不斷完善培養(yǎng)和競賽機制,形成有機銜接的訓練和聯(lián)賽體系、打通人才持續(xù)成長的通道;完善政府支持、市場參與的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發(fā)揮作用,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廣泛開展足球教學,加大足球師資的培訓。
正如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常仁飛所言:“常州舉辦校園足球師資培訓班的意義重大,只有參訓學員的思想認識提高了,知識技能扎實了,才能學以致用,用之能成,足球事業(yè)的人才基礎才能得到夯實,才能讓越來越多的孩子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