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華
羅榮桓,共和國開國元帥。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縣。為了共和國的建立,他出生入死,功勛卓著,他與夫人林月琴的愛情故事也頗具傳奇色彩,被人傳頌。林月琴,1930年1月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隊宣傳員。1935年1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5月與羅榮桓結(jié)婚。
一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遷至延安,羅榮桓也隨黨中央來到延安,就任后方政治部主任。這年春節(jié),羅榮桓的戰(zhàn)友許建國與在延安黨校學習的劉桂蘭喜結(jié)良緣。婚后的一天,許建國與劉桂蘭閑談時談起了羅榮桓,說羅榮桓已經(jīng)是35歲的人,還是個單身漢,自己作為他的老戰(zhàn)友、老部下,應該幫他一把。劉桂蘭知道羅榮桓為人正直、忠厚,深受同志們的尊敬和愛戴,她首先考慮到自己在黨校的同學——在長征中當過婦女工兵營營長的林月琴。他倆商量后就跑到羅榮桓那兒提親。羅榮桓同意可以相互了解一下。許建國和劉桂蘭二人考慮到女同志臉皮薄,還是先不向林月琴挑明為好。于是,四月的一個星期天,劉桂蘭邀請林月琴到家里做客,羅榮桓則由組織部的馮文彬陪著一塊兒去。
林月琴一進劉桂蘭的家門,就見滿屋子都是人。其中最活躍的是馮文彬,他主動地同林月琴搭話,詢問她的家庭情況、個人經(jīng)歷、脾氣愛好等等。林月琴認為他是組織部的,便大方地一一做了回答。不過,最令林月琴注意的是一位戴眼鏡的30多歲的同志,席間他一句話也沒說,只是笑瞇瞇地傾聽著他們的談話。以后,林月琴每次去劉桂蘭家,都能見到那位戴眼鏡的同志。后來,林月琴終于知道,他就是后方政治部主任羅榮桓,是一個出生于封建望族,卻跟隨毛澤東參加了秋收起義,并經(jīng)過井岡山斗爭的嚴酷考驗的大學生,林月琴的心中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一段時間后,大家覺得兩人進一步深入交往的條件已經(jīng)具備了,許建國、劉桂蘭、馮文彬等便紛紛退至幕后,羅榮桓和林月琴的自由戀愛正式開始了。
二
說來也怪,原先并不打算考慮個人婚姻問題的羅榮桓,自從與林月琴相見幾次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竟喜歡上了這個姑娘!
當時,黨校的所在地是延安小卞溝邊的一所教堂,與紅軍后方政治部隔著一條延河。平時,延河河身不過10米寬,可以徒步蹚過,可一進入春季,冰雪融化,延河漲水,就不能徒步涉越了,延河成了羅榮桓和林月琴見面的天然障礙。有些人開玩笑,把延河說成是銀河,把羅榮桓和林月琴說成是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相會靠的是鵲橋,可延河上不僅沒有鵲橋,連木橋也沒有,羅榮桓和林月琴靠什么相會呢?還是戰(zhàn)友們有辦法,二十五軍六團政委王平挑了兩匹白馬托人送給羅榮桓,羅榮桓將一匹馬送了人,自己留了一匹。從此,羅榮桓吃罷晚飯,就騎馬去會林月琴。每當警衛(wèi)員、馬夫想跟著去的時候,羅榮桓就會笑嘻嘻在他們耳邊叮囑幾句,把他們支回去。有人晚飯后找不到羅榮桓,就問警衛(wèi)員:“羅主任呢?”警衛(wèi)員總是笑著回答:“練騎馬去了?!辈恢榈娜藢Υ烁械胶芗{悶:羅主任是從井岡山上下來的,難道還不會騎馬嗎?對這個問題知道最清楚的自然是林月琴了,她只要看到一匹白馬過了河,便悄悄地走出校門。黨校外面的小樹林里,寶塔山下,延河岸邊,時時閃動著羅榮桓和林月琴的身影。他們或徜徉在林間的小道上,或坐在河畔的土堆上,輕聲地說話。這對都很文靜的青年男女,以無拘無束的交談,在雙方心里架設了互相了解的橋梁,感情從同志間的情誼漸漸向愛情升華。
三
羅榮桓和林月琴彼此都不是初婚,但他們在婚姻問題上坦誠相見。
面對各自的過去,羅榮桓和林月琴在相處的過程中,沒有絲毫的隱瞞,而是坦誠面對。對對方不幸過去的了解,反而使彼此的心貼得更近了,感情也得到了升華。
陽光明媚的五月中旬,延河兩岸一片蔥綠,高粱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山丹丹也怒放花朵。羅榮桓的婚事報經(jīng)中央同意,定于5月16日舉辦。
辦喜事是人生大事。在林月琴看來,條件再不好,也得認真準備一下,她把羅榮桓的舊狗皮褥子翻曬好,又將毯子用堿水洗干凈。窯洞內(nèi)搭設了一張雙人木床,加上從老鄉(xiāng)家借來的一套老式桌椅,新房就算布置好了。遠在西安的羅榮桓井岡山時期的一個老戰(zhàn)友,得到消息后托人捎來一袋面粉,羅榮桓請幾個炊事班戰(zhàn)士全部搟成面條,作為招待客人的主食。羅榮桓和林月琴打算把為他們搭過“鵲橋”的同志都請來熱鬧熱鬧。
下午5點多鐘,后方政治部的同志從干事到警衛(wèi)員、馬夫都來了,加上十幾個客人,大家在一起吃著羅榮桓、林月琴的喜面。盡管面條里油很少,只放了點白菜、蘿卜,大家仍然吃得津津有味,還鬧著要新郎新娘共吃一口面,氣氛非常熱烈。
四
羅榮桓與林月琴結(jié)婚幾天后,羅榮桓便奉命上了前線。恰在這時,據(jù)傳早已在戰(zhàn)斗中犧牲了的林月琴的前夫,九死一生后回到了延安。
消息傳來,林月琴陷入尷尬,毛澤東亦震驚不已,這不僅是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糾葛,而且事關政治大局。
毛澤東經(jīng)過慎重的考慮,決定把當事人林月琴叫來。林月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毛澤東的住處走去。毛澤東見她來了,客氣地讓她進來坐,又為她倒茶,親切地說:“月琴同志,你們新婚不久,我就把榮桓派去前線,戰(zhàn)事緊張,沒得辦法哦。你不會怨我吧?”
幾句貼心的話,暖了林月琴的心。她噙著淚花,激動地說:“主席,我哪能怨你呢!抗戰(zhàn)是全民族的大事,怎能顧兒女私情?”
毛澤東連連點頭,點燃一支煙后,突然臉上的笑容沒有了,問:“你前夫已回延安了,你準備和他和好嗎?不過這是你的事,中央讓你自己拿主意。”毛澤東溫和地望著林月琴,又十分懇切地說:“你的態(tài)度就是我的態(tài)度。”毛澤東說,“我批準你去見見他,羅榮桓有意見我來解釋。你同他商量后再告訴我,這樣對你們?nèi)齻€人來說,都是公正、公平,也算仁至義盡。”
聽了毛澤東的話,林月琴決定去找前夫,說明自己的想法。她要告訴前夫:一切都是戰(zhàn)爭造成的,怪就怪誤傳噩耗。林月琴想到這兒,向毛澤東誠懇地說:“毛主席,他已讓人帶口信給我,他不怪任何人,祝我和羅榮桓恩恩愛愛,永遠幸福。你說,我還該去找他嗎?”
林月琴臉上露出懇切的神色,她是執(zhí)意讓毛澤東來處理這樁尷尬的婚姻的。
“拿得起,放得下,好哇!這樣的同志好!”毛澤東高興地贊揚一番,想了想,說:“口說無憑,信以為實。月琴同志,是否讓他將心里話寫出來,白紙黑字,永難反悔呢?”
聽了毛澤東的話,林月琴心里有了把握,連連點頭,愉快地走出了毛澤東的辦公室。不久,她見到了前夫,向前夫說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十分友好地與他分了手。
羅榮桓夫婦先后生過四個孩子,因為環(huán)境艱苦,只活下來兩個。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元帥在北京逝世,是十大元帥中最早去世的一位。
林月琴在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被授予全軍唯一的女大校。2003年她以89歲高齡去世,級別是副兵團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