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通訊員 王燦鑫)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云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要求,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于日前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級有關部門做好全州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工作,讓每一位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學生,尤其是貧困地區(qū)和民族地區(qū)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接受完整的義務教育。
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完成義務教育,是各級人民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2010年,大理州順利通過國家“兩基”驗收,全州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但是在一些地區(qū),尤其是民族地區(qū)和邊遠貧困地區(qū)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現象依然突出。近年來,隨著扶貧攻堅工作的推進,各級黨委、政府認識到“扶貧必須扶智”,并且開始重點聚焦貧困地區(qū)、民族地區(qū)輟學率高、義務教育鞏固率低等問題,要求進一步壓實政府責任,完善控輟保學責任體系,切實解決適齡兒童輟學問題。
《意見》要求,全州各縣市要確立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的辦學思路,站在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進一步增強抓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積極措施,全力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控輟保學”工作。要建立控輟保學“雙線”“六長”“八包”“一幫”工作機制,要求各縣市長、鄉(xiāng)鎮(zhèn)長、村長,以及各縣市教育局長、中心校長、校長要層層簽訂責任狀,并按照掛包責任制要求,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要采取法律手段,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入學;要充分發(fā)揮各部門職能,充分發(fā)揮學籍管理系統(tǒng)的作用,同時建立鄉(xiāng)、村、組三級聯動防護網絡,做好學生輟學情況監(jiān)測報告和勸返工作;要建立完善義務教育基礎檔案,妥善安排學生入學工作;要統(tǒng)籌協調各部門力量,加大對特殊群體的幫扶力度,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則制定幫扶工作方案,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不因家庭貧困而輟學。要端正辦學思想,加強師德建設,規(guī)范辦學行為,做好學困生幫扶,全力以赴做好“保學”工作。同時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問責機制,為控輟保學提供堅強保障措施。
8月4日,大理州教育精準扶貧暨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對義務教育控輟保學進行了重點部署,要求各縣市人民政府和州級有關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印發(fā)的《云南省貧困退出機制實施方案》,按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率控制在國家規(guī)定范圍內”“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原則上無輟學學生”考核標準,堅持“一個不能少”的原則,全力做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
巍山縣“文廟助學基金”助力教育扶貧
本刊訊(通訊員 丁麗新) 8月15日,第二屆巍山縣“文廟助學基金”獎助活動在縣文廟舉行。巍山縣“文廟助學基金”由縣孔子學會發(fā)起, 旨在獎勵每一年的高考文理科第一名,資助高考中品學兼優(yōu)、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今年是實施“文廟助學基金”助學項目的第二年,共籌集資金5萬元,獎勵對象為在巍山縣內高中學校就讀、學籍在巍山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在高考中不含照顧加分的實考分文科、理科第一名,每人獎勵10 000元;資助對象為在巍山縣內高中學校就讀,學籍和戶籍都在巍山,今年被全日制普通高校正式錄取(二本以上),而且品學兼優(yōu)、家庭經濟困難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10人,每人資助3 000元。
成立“文廟助學基金”,既是各愛心組織和企業(yè)以文廟為教化平臺,用實際行動營造興學、助學氛圍,幫助縣域貧困學生完成大學學業(yè)的善舉,也是該縣教育精準扶貧的又一舉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