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育 ,劉 迪
(1.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2.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 開封 475004;3.河南宏景水電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開封 475003)
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在水利工程防滲設計中的應用
韓曉育1,2,劉 迪3
(1.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2.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 開封 475004;3.河南宏景水電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開封 475003)
建立科學合理的數(shù)學評估模型對水利工程防滲設計方案優(yōu)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構建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的步驟:建立綜合評價體系、確定評價指標權重、確定逼近理想解、確定相對貼近度等,應用該模型對某城市人工湖泊的防滲設計方案進行了綜合評價,從而得到最優(yōu)方案。
信息熵;TOPSIS法;耦合模型;防滲設計;最優(yōu)方案
水利工程防滲設計方案是多指標、多層次的優(yōu)選過程,其比選信息代表性不強,部分只是統(tǒng)計信息,不能直接作為方案評價信息。當前的防滲設計方案優(yōu)選多采用單一的優(yōu)選方法,如基于可拓理論的評價法、灰色聚類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等已被應用于設計方案優(yōu)選中,但這些模型大多帶有一定主觀性權重賦值,容易導致評價過程信息不全和信息定量準確性不高[1~3]。
筆者試建立信息熵與TOPSIS的耦合模型,對模型中的評價指標進行客觀數(shù)據(jù)挖掘和客觀賦予權重,以期解決評價指標權重客觀量化準確性不高和不能客觀反映數(shù)據(jù)信息與實際方案之間聯(lián)系等諸多問題。
建立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需要經歷綜合評價體系、體系權重賦值、確定方案的逼近理想解、確定方案的相對貼近度等步驟。
此項工作包括兩個方面,即對評價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對方案評價值進行標準化處理。假設m個方案,n 個評價指標,決策矩陣為 X=(xij)m×n。原始數(shù)據(jù)按照標準化方法進行變換,如式(1)所示。然后,對不同量綱進行歸一化處理,完成由實際值到指標評價值的轉化。
對于極大型指標,如工程效果、施工工藝、投資等,按照式(2)將實際值轉化為指標評價值。對于極小型指標,如施工難度、環(huán)境影響等,按照式(3)將實際值轉化為指標評價值。
最后,確定歸一化決策矩陣的理想解r*j,如式(4)所示。
其中,J+=(極大型指標),J-=(極小型指標)。
信息熵對方案中的數(shù)據(jù)信息量(如投資、施工工藝、工期等因素)和評價指標進行權重賦予[4],綜合考慮TOPSIS法,從各指標信息中獲取隱含的指標權重,將各權重值進行綜合,得到各評價指標的最終權重。信息熵求解各評價指標權值ωi的表達式如式(5)所示。采用TOPSIS法計算各指標權重ωj的表達式如式(6)所示。耦合模型采用綜合權重對各評價指標進行權重賦予,其計算式如式(7)所示。
采用TOPSIS法對各評價方案Mi中相對最優(yōu)方案的評價指標xij與相對最優(yōu)方案M0的評價指標x0j之間的關聯(lián)系數(shù)ξij的計算如式(8)所示。
關聯(lián)度判斷矩陣加權,得到關聯(lián)評價矩陣,如式(9)所示。
逼近理想解V+是屬性值,為各候選方案的最佳值,逼近理想解V-則相反,其計算式如式(10)所示。
采用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求出各方案的相對貼近度,最終得到最優(yōu)設計方案[6]。
用式 (11)計算各方案的歐式空間距離,用式(12)計算各方案相對貼近度。
某城市水系的人工湖泊兼顧防洪排澇、供水排水、景觀蓄水和農業(yè)灌溉等功能,是水系工程發(fā)揮效力的關鍵所在。以下試采用本文所建立的信息熵與TOPSIS模型,對其滲流設計方案進行評估。
由工程地質勘探資料可知,在鉆孔揭露的深度內,湖區(qū)地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積層和上更新統(tǒng)沖積層根據(jù)地層成因類型、巖性及工程地質特性的不同,把勘探地層劃分為7層,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各層土滲透性指標Tab.1 Permeability index of each layer
經計算和現(xiàn)場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人工湖區(qū)滲漏主要發(fā)生在第3層粉沙層和第5層粉細沙層。大量的湖水滲漏會增加湖體運行成本,同時也會抬高周圍地區(qū)的地下水位,造成部分地區(qū)浸沒和鹽漬化問題,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必須對湖體進行防滲處理,并且防滲體設計要滿足湖體運行期防滲的要求,以及防止湖周邊地區(qū)由于地下水的抬升而引起的浸沒鹽漬化。同時,還應兼顧湖水與地下水的循環(huán)與交換。
湖體防滲設計方案有水泥土攪拌樁(M1)、塑性混凝土防滲墻(M2)和壤土鋪蓋(M3)3種。水泥土攪拌樁和塑性混凝土防滲墻防滲效果較好,施工期防滲和永久防滲相結合,能夠減少排水費用,并且后期運行管理方便。但是,它們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另外,塑性混凝土防滲墻防滲投資費用高,對環(huán)境也有一定影響。壤土鋪蓋施工工藝簡單,可就地取材,對環(huán)境影響小,但防滲效果不理想,護體超挖工程量較大,投資費用較高,后期維護也較難。水泥土攪拌樁(M1)、塑性混凝土防滲墻(M2)和壤土鋪蓋(M3)3種防滲方案的滲漏量分別為209萬 m3/a、156萬 m3/a、420萬 m3/a;主要工程量分別為:總進尺4350m,成墻29295m,超挖土方137.5萬 m3、鋪蓋137.5萬m3;總投資分別為574萬、1201萬、1850萬。
利用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對人工湖泊防滲設計方案進行綜合分析,并對設計方案進行優(yōu)化。選擇的7位專家(來自水文、結構、地質、經濟等相關領域)按照百分制對備選的防滲設計方案中的評價指標(工效、工期、施工工藝,投資、施工難度、環(huán)境影響等)進行了評分[7],從而對設計方案進行了定量分析,所列評價矩陣如式(13)所示。
用MATLAB R2013B軟件對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進行編程,按照耦合模型步驟對上述評價矩陣進行求解,得到防滲方案的權重和相對貼近度[8]。
采用信息熵求得指標的權重ω1=(0.1820.1690.2280.1320.076)。
該防滲的3組設計方案M1,M2,M3對應的各方案的量化指標如表2所示。
表2 3種方案量化指標Tab.2 Quantitative index of three schemes
根據(jù)表2可以得出,相對最佳設計方案因素M0=(0.94130.875740.710.65)。據(jù)此列出了方案集M對指標的屬性矩陣。
采用TOPSIS法求得各指標的權重ωi=(0.3620.2110.2170.0510.0980.061),采用耦合模型求,得各指標的綜合權重λj=(0.3720.1890.2750.0890.0570.014)。
3組設計方案以及對應的各指標組成的多目標決策的關聯(lián)評價矩陣如式(14)所示。
對關聯(lián)評價矩陣進行求解,得出相應數(shù)值:理想解 V+=[0.3680.1910.2830.0710.0590.016],負理想解 V-=[0.2670.1340.1850.0310.0300.005]。
利用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計算出各方案的歐式空間距離:D+=[0.09730.10620.1052],D-=[0.12310.11890.0703]。各方案的相對貼近度Ci=[0.5610.5020.382]。
根據(jù)耦合模型分析結果可知,M1的相對貼近度為0.561,合理性最佳。該耦合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際相符。在實際評價過程中,往往很難找到有效的歷史樣本數(shù)據(jù),因而對數(shù)據(jù)的挖掘和客觀賦值、對評價方案進行貼近度分析是模型評價的關鍵。同時,該模型的評價結果受參數(shù)影響很小。
本文根據(jù)水利工程防滲設計方案的不確定性以及評價指標間的關聯(lián)性等特點,建立了基于信息熵與TOPSIS耦合模型,對設計方案各評價指標進行了量化分析。此外,由于采用客觀的信息熵法來確定指標的權重,有效地避免了人為因素的過多干擾。同時,通過TOPSIS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挖掘分析和權重賦值、對評價指標進行綜合權重賦值,更為客觀合理?;谛畔㈧嘏cTOPSIS耦合模型從客觀權重和計算貼近度出發(fā),不需要向神經網(wǎng)絡進行樣本訓練,適用范圍廣,且模型構建思路清晰,易于實現(xiàn)。
[1] 郭生練,張俊,郭靖,等.基于氣象模式的漢江流域洪水預報系統(tǒng)[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9,29(3):1-5.
[2] 王廣月,牛之庚,王萌,等.地基處理方案評價的灰色關聯(lián)逼近理想解法[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1(6):115-120.
[3] 李芬,孟剛.模糊綜合評判法在圍巖穩(wěn)定性分類中的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44(6):744-747.
[4] 丁琨,金菊良,張禮兵,等.基于信息熵的污水處理廠規(guī)劃改造決策評價投影尋蹤模型[J].給水排水,2010,36(5):166-170.
[5] 陳紅艷.改進理想解法及其在工程評標中的應用[J].系統(tǒng)工程理論方法應用,2004(10):471-475.
[6] 周會軍,肖英杰,張浩.基于改進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的碼頭設計方案優(yōu)選[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1,32(3):11-15.
[7] 霍映寶,韓之?。趶V義最大熵原理和遺傳算法的多指標權重確定方法研究[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5,24(3):39-44.
[8] 金菊良,吳永林,汪明武.城市防洪標準方案優(yōu)選的組合權重方法[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4,36(4):l-5.
TV543
B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17.04.005
2017-04-17
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基于統(tǒng)計模式識別技術的水工結構損傷診斷(142102310122、132102310320);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水利工程投資風險管理研究(2016QNKY002)。
韓曉育(1984-),女,河南洛陽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造價及風險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 楊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