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摘 要:高中是學習的關鍵時期。政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多學生都認為政治是很枯燥的一門學科,全靠死記硬背,學習興趣不高。就多年高中政治教學經驗,談談政治教學中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政治是為了高考能拿更高的分數(shù),但是一味追求分數(shù)的思想是不利于政治學習的。重點討論如何在兼顧德育和高考的同時提高學生政治素養(yǎng)。
關鍵詞:政治教學;德育;應試教育;高考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政治課程開展對于學生思想品格養(yǎng)成等方面的影響很大。近些年一直提倡創(chuàng)新教學法,但是創(chuàng)新并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要付諸具體行動。政治的特點是需要大量的記憶。不論是課本還是習題,都有大量的學習內容等著學生,因此很多學生給政治下定義,稱政治為“死記硬背”的東西。這就表明,在如今的政治學習中,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德育和高考的矛盾很難調和。
(一)師生對政治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政治現(xiàn)在已經是文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還是有一些人對政治懷有錯誤思想。在這種錯誤的思想指導下怎能教出思想端正的學生呢?政治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手段,卻被當成了所謂的“湊分課”,這不能不說是政治學科的一大悲哀。很多老師為了學生能在考試中拿到高分,不惜對學生實施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靠做題提高成績,這種手段大大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滿堂灌”教學方法仍然頑固
只有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政治課才能順利展開,而不是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學。興趣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強,還能保證學生擁有越來越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的效果有天壤之別。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高中生處于青少年最為叛逆的階段,學好政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教師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要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轉變?yōu)楦迂S富多彩的內容,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將政治課巧妙地教給學生,并使學生真正接受。
(三)重視考試結果
政治成績最終的考查手段還是要通過高考。因為政治題在文綜試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教師在做好學生德育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高考,將兩者有效結合,達到平衡。將學生每一次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總結反思,找出學生失分的關鍵點,加強解題技巧的鍛煉。
二、開展政治教學的有效手段
高中政治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其功能,兼顧德育與高考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打破學科壁壘
努力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尤其是注重地理學科與歷史學科等教學過程的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興趣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十分值得提倡的。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在課后布置作業(yè),設置一到兩個問題,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在第二節(jié)課的開始環(huán)節(jié)將問題引入,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將自己探索所得的答案向大家展示出來。比如,政治學習的哲學部分,可以先安排問題:學生最喜歡的關于哲學的言語有哪些?你最喜歡的哲學家是哪一位?為什么喜歡他?等等。學生的興趣會被這些問題帶動起來,不僅能使課程學習效率更高,還會擴大學生知識面。同時,學生對于自己實踐而來的知識也會倍加珍惜。此外,教師的語言要充滿啟發(fā)性,在關鍵點引起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1.打破課堂沉悶,合理利用幽默語言
通過多年的政治教學經歷,筆者認為最簡便的化解課堂尷尬的方式是提高授課語言的幽默程度。如,講課的過程中穿插精彩的小故事,這種看似不經意的小環(huán)節(jié)可以大大活躍課堂氣氛,將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的思緒拉回課堂中來。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如今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多媒體設備的出現(xiàn)和網絡的普及使得課堂的表現(xiàn)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教師要充分利用多樣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比如,在進行貨幣的概念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將世界各國的通行貨幣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同時將從古至今的貨幣發(fā)展歷程用清晰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使學生便于理解,還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蛘卟贾米鳂I(yè),讓學生自行通過網絡查詢貨幣兌換情況,比如布置課下作業(yè),10000元人民幣可以兌換成多少美元等。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不是教師簡單地向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傳授過程,也不是教師為了達到高考的目的而進行應試教育教學的過程,它要求教師將政治課程育人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豐富學生的情感。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兼顧德育與高考協(xié)調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將來成為一名綜合素質強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彭學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4).
[2]滑秀林.人本立校 推進素質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5(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