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洋
【摘 要】本文首先說明了新聞敏感的含義,然后分析了電視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要求,最后詳細闡述了提高電視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途徑。
【關鍵詞】電視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政治敏感;社會活動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9-0106-02
一、新聞敏感的含義
新聞敏感在西方又叫新聞眼、新聞鼻、第六感官。在我國《新聞學大辭典》中的解釋則是“記者編輯發(fā)現(xiàn)和判斷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的能力?!彪娨曅侣動浾咴谌粘9ぷ髦腥绻w現(xiàn)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政治水平,是依靠新聞敏感來實現(xiàn)的。同樣一個事件發(fā)生,一個新聞敏感強烈的記者在報道事件的時候,他的思想和邏輯就會比一般的人更上升一個高度。比別人看得更高、看得更遠,這也就意味著這個記者的業(yè)務水平比同行中的人更具有智慧。現(xiàn)代社會不是缺少新聞,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這說明培養(yǎng)記者的新聞敏感非常重要。
二、電視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要求
首先,電視新聞記者要具備能夠迅速判斷新聞事件的政治意義以及可能產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新聞是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那么新聞報道要符合黨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總路線、總任務,積極反映人民群眾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各種要求和愿望。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具有的新聞敏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政治敏感,其要善于從政治的角度去關注和剖析新聞事件,尤其是針對一些政治性強、群眾普遍關注的新聞事件,電視新聞記者要具備極大的報道熱情和責任感。
其次,電視新聞記者要具有判斷某一新聞事件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及在事件發(fā)展階段的影響力的能力。從哲學的角度考慮,任何事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處于普遍聯(lián)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一些小的事件可能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是一旦條件發(fā)生改變,小事件也可能上升為可以影響全局的大事件。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不可以對小事件忽略不見,而是要深入研究小事件,善于從小事件中發(fā)現(xiàn)隱藏的大問題。
再次,電視新聞記者要具有能夠迅速對新聞事件的影響做出推斷的洞察力。一個合格的、高水平的新聞記者其新聞敏感性自然是相當高的,高水平的新聞記者能夠根據事件目前的進展對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在群眾中的反響程度進行較為準確的判斷,這是一種高水平的預見能力。
三、提高電視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途徑
(一)加強政治敏感的學習,發(fā)現(xiàn)新聞內涵
由上述分析可知,電視新聞記者首先要具備政治敏感,才能具備較高的新聞敏感性。電視新聞單位是黨的喉舌,自然要能夠較為深入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和精神,才能為社會服務。要提升自身的政治敏感性,電視新聞記者就要具備觀察問題的多維視角,平常要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針對那些政治性較強和社會關注廣的問題要加以深刻理解,這有助于培養(yǎng)自身的新聞內涵。
鳳凰衛(wèi)視的吳小莉以其機智、犀利的采訪風格成為了業(yè)界的標桿,這得益于吳小莉日常的鉆研和自身對政治生活的理解,這樣才形成了其采訪中對事件的看法和理解。電視新聞記者只有將前期準備工作做充足了,才能報道好的新聞。
(二)通過仔細觀察,激發(fā)新聞采訪的靈感
為了形成敏銳的感知力,電視新聞記者應當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善于思考的大腦。只有具備較強的觀察力,才能在繁雜的信息中快速捕捉到新聞線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電視新聞記者應當加強對自身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1.由衷熱愛記者職業(yè)。興趣是學習者學習的動力,是工作者進步的動力。只有對記者職業(yè)飽含熱情,由衷熱愛,才能積極主動為日常工作而努力,才能主動觀察身邊的各類事件,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2.對事物保持好奇。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觀察可知,幼兒探索外界、觀察外界的根本原因是其對外界產生了好奇心,進而在好奇心的推動下對外界進行觀察和探索。所以,在培養(yǎng)自身觀察能力的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應當對事物始終保持強烈的好奇心,發(fā)自內心想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這種“力量”的推動下,就能夠自覺形成觀察思維,從而形成觀察能力。
3.在生活中鍛煉“眼力”。觀察力可以通過后天的鍛煉而形成,在日常鍛煉的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需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習慣,有意識地學習一些觀察技巧,例如,從整體到局部對事物進行觀察。通過這樣的訓練,電視新聞記者就能夠獲得較強的觀察力,為其新聞敏感性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三)學會運用分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有些小事往住不為人注意,只要你經過一番細心觀察,就能夠發(fā)現(xiàn),從這樣的細節(jié)里面能挖掘出更多隱藏在背后的東西來。一些年輕的記者經常會跟同事抱怨,在采訪的時候,從采訪人口中得不到具有含金量的信息,以致后期的稿件撰寫出現(xiàn)相當大的難度,最后完成的節(jié)目質量不高。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不少見,尤其體現(xiàn)在年輕記者身上。年輕記者往往在采訪前總是不夠細心,會覺得去了解被采訪者的經歷和過去是麻煩的事情,而被采訪人在接受采訪時,能明顯感覺到采訪者所提出的問題不能引起自己的興趣,因此便會敷衍了事,甚至將采訪提前結束。如果記者在采訪前能夠備足功課,將情況掌握得夠多,線索、事例了解得夠細,那么遠不止從被采訪者口中得到含金量高的信息,還可以進行一個信息篩選和比較的過程,最終節(jié)目質量就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做出精品節(jié)目。
(四)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新聞題材往往大部分來自生活,新聞工作者通過電視媒體來報道,從而使人們了解新聞,但是有些新聞在生活中由于記者的個人專業(yè)能力的限制而被忽略,因此新聞工作者需要不斷加強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還要深入到社會生活當中去,積極發(fā)現(xiàn)身邊的新聞事件,對其中的新聞熱點進行深入分析,從而發(fā)現(xiàn)新聞內容中的報道價值,從而到達吸引廣大群眾注意的效果。
新聞報道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報道某個社會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社會價值,從而對社會生活活動產生積極影響,因此作為新聞工作者就應該具備發(fā)現(xiàn)分析新聞報道價值的能力,所以說新聞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也需要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加強個人知識信息的儲備,以至于在獲得新聞信息,了解實際情況后就能夠具備對新聞事件最真實、最理性的調查,避免因立即判斷結論對新聞事件造成錯誤的認識、報道,誤導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現(xiàn)象的認識、理解。
(五)新聞敏感的體現(xiàn)需要職業(yè)激情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新聞這份工作,就應該認識到新聞工作的特殊性,記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采集新聞,報道新聞,而新聞又是時刻發(fā)生著的,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就應該淡化個人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時刻關注民生,關注生活,當遇到有價值的新聞事件時,要在第一時刻全身心投入到采訪、報道中去,這才是一名優(yōu)秀記者職業(yè)精神的體現(xiàn)。黨的政策法規(guī)等一些時政要聞都是通過記者的辛勤工作傳播給受眾的,因此說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是神圣的,具有很高的責任感,愛崗敬業(yè)的奉獻精神得到很好體現(xiàn)。
四、結語
綜上,新聞敏感性需要有敏銳的政治觀察力,敏銳的生活洞察力和判斷力。好的新聞敏感性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習,這不僅僅是對新聞業(yè)務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對政治理論的學習、生活技能的學習。記者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具備明察秋毫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影響力、有震撼力、有感染力的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傅海燕.新聞敏感是當好記者的根本[J].新聞論壇,2012(02).
[2]葛立婕.新聞敏感,記者一生的朋友[J].記者搖籃,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