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之洋
用蒲黃涼血止血活血消瘀
文林之洋
蒲黃是一味不常用藥,所以很多人不熟悉,但患有跌打損傷、筋骨傷痛及婦科病癥的人有時會用到。蒲黃又名蒲草卵子、蒲絨草、水蠟燭、蒲草、蒲花等,為香蒲科植物寬葉香蒲的干燥花粉,味甘,性平、無毒,有涼血止血、活血消瘀作用。關于蒲黃療疾,曾有一個傳說。
相傳,南宋年間,有一次正值春光明媚,百花吐艷。宋度宗攜帶愛妃來到御花園,盡情游春賞花。他們時而嬉戲打鬧,時而開懷暢飲,好不樂哉。然而,樂極生悲,就在當天晚上,宋度宗突然舌腫滿口,既不能言語,又不能進食,急召宮廷御醫(yī)診治。其中一位蔡姓御醫(yī)道:“皇上的舌病用蒲黃和干姜各半,研成細末,蘸之干擦可愈?!倍茸诎创朔椒ㄖ沃娖嫘В笙?,遂問蔡御醫(yī)蒲黃和干姜為何能治此病。蔡御醫(yī)道:“舌腫乃胃火、心火相交所致,蒲黃有涼血活血作用,加干姜是陰陽相濟也,故愈?!?/p>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蒲黃生用有破血消腫之功,炒用有補血止血之效。單味研末搽敷,可治口舌生瘡或舌腫大。下面介紹三款含有蒲黃的藥膳。
1.蒲黃五靈脂飲。食材:蒲黃粉30克,五靈脂40克,生山楂15克,蜂蜜60克。做法:將五靈脂、生山楂(洗凈后切片)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濃煎3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回入砂鍋,調(diào)入蒲黃粉,視濾汁量再加清水適量,煎煮15分鐘,離火,待煎汁溫熱時調(diào)入蜂蜜,拌勻即成。服法:每日3次,每次約100克,溫服。功效:活血化瘀,抗癌止痛,適用于氣滯血瘀胃癌患者出現(xiàn)胃脘刺痛、舌質(zhì)紫暗等癥。
2.蒲黃蜜玉竹。食材:鮮玉竹500克,蜂蜜50克,生蒲黃6克,白糖10克,香油6克,淀粉少許。做法:①把鮮玉竹去須根,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②炒鍋放火上,放入香油、白糖炒成黃色,加適量開水,將蜂蜜和蒲黃放入,再放入玉竹段,燒沸后用小火燜爛,撈出玉竹段。③鍋內(nèi)汁用少許淀粉勾芡,澆在玉竹段上即成。此菜清甜適口。功效:清潤肺胃。玉竹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等功效,對于咽喉疼痛、口舌干燥、口腔潰瘍等病癥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蒲黃有活血散瘀、止痛等功效,對口腔潰瘍也很有效。
3.蒲黃粥。食材:蒲黃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煮制方法:將蒲黃擇凈,布包,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diào)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qū)⑵腰S3克研為細末,待粥熟時調(diào)入粥中服食,每日1劑,連續(xù)3~5天。功效:收斂止血,行血去瘀。適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尿血、創(chuàng)傷出血,及心腹疼痛、產(chǎn)后瘀痛、惡露不凈、痛經(jī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