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琳,金文波,陳立俠
(1.鄭州大學附屬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南南陽 473000;2.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內分泌科 221003)
·經(jīng)驗交流·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29.027
厄貝沙坦對老年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靶器官的影響
劉 琳1,金文波1,陳立俠2
(1.鄭州大學附屬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南南陽 473000;2.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內分泌科 221003)
高血壓;糖尿病,2型;厄貝沙坦;靶器官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臨床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與高血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為血壓正常者的2.5倍[1]。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在人體細胞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中間產(chǎn)物,當人體血漿中的Hcy>10 μmol/L時稱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原發(fā)性高血壓定義為H型高血壓[2]。本研究以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厄貝沙坦對患者靶器官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鄭州大學附屬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24例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1)患者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并合并糖尿病,血漿Hcy>10 μmol/L;(2)年齡大于60歲;(3)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及《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年)》中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4)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繼發(fā)性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患者;(2)嚴重心臟病、急性腦血管病、白大衣高血壓患者;(3)對本研究中藥物過敏者;(4)中途退出或死亡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2例。其中,觀察組男35例,女27例;年齡60~84歲,平均(69.93±6.27)歲;病程3~14年,平均(10.26±2.81)年;對照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60~86歲,平均(70.13±6.43)歲;病程3~13年,平均(10.14±2.9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治療前均停用降壓藥物及其他對血壓有影響的藥物至少1周;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小于8.0 mmol/L,餐后血糖小于11.1 mmo/L;其他常規(guī)治療:根據(jù)患者肥胖程度和血糖水平選取合適的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血壓控制不佳時予以藥物降血壓。觀察組予以厄貝沙坦(由杭州賽諾菲民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J20030113)口服治療,起始劑量為0.15 g/d,每天1次,根據(jù)患者血壓變化情況調整用藥劑量,最大劑量為0.3 g/d。對照組予以非洛地平緩釋片(由南京易亨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103396)口服治療,起始劑量為5 mg/d,每天1次,常用維持劑量為5 mg或10 mg,根據(jù)患者反應增加或減少劑量。
1.2.2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及治療1年后對各項指標進行測量。(1)血壓及生化指標:收縮壓、舒張壓、收縮壓變異性、舒張壓變異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cy;(2)靶器官損傷指標:內生肌酐清除率(Ccr)、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左心室質量指數(shù)(LVMI)、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ACR)。
1.2.3靶器官損傷的判斷標準[3](1)應用超聲心動圖診斷儀測量患者左心室舒張末內徑、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間隔厚度等,并計算LVMI,男性LVMI≥125 g/m2,女性LVMI≥120 g/m2判為左心室肥厚;(2)LVEF<50%判為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3)采用頭顱磁共振成像(MRI)或CT證實腦梗死、腦出血或伴神經(jīng)精神癥狀、體征的腔隙性梗死及腦損傷;(4)檢查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微量蛋白尿、尿蛋白等指標是否存在異常,若發(fā)現(xiàn)其中一項或多項指標異常則判為腎損傷;(5)應用彩色超聲檢測患者頸動脈是否有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以IMT≥1.0 mm作為大動脈損傷的判斷標準。
2.1兩組血壓及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壓、血糖及其他各項生化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血壓及生化指標比較
續(xù)表1 兩組血壓及生化指標比較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表2 兩組靶器官損傷指標比較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表3 兩組靶器官損傷情況比較[n=62,n(%)]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經(jīng)相應治療1年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觀察組收縮壓變異性、舒張壓變異性及Hcy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靶器官損傷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靶器官損傷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相應治療1年后,觀察組LVMI、ACR、IMT均明顯降低,LVEF明顯升高,對照組LVMI、Ccr明顯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LVMI、ACR明顯低于對照組,Ccr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靶器官損傷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靶器官損傷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相應治療1年后,觀察組左心室肥厚、腎損傷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對照組腦損傷發(fā)生率及LVEF<50%、存在靶器官損傷的患者百分比明顯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左心室肥厚、腎損傷、腦損傷發(fā)生率及存在靶器官損傷患者百分比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高血壓、糖尿病是老年人群常見病及多發(fā)病,高血壓可引起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升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臟的細小動脈會逐漸硬化,若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則可導致腎小動脈硬化及腎小球硬化的進展,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4]。高血壓使心、腦、腎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致使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升高,易造成和加重靶器官的損傷。有研究證實,Hcy>10 μmol/L與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降低Hcy有助于減少H型高血壓患者靶器官損傷的發(fā)生[5]。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代謝紊亂,由于血壓節(jié)律紊亂可造成患者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在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時,不僅要控制血糖,還要積極有效地控制血壓。血壓變異性增大可加重左心室肥厚,誘發(fā)心律失常;損傷血管內皮功能,抑制一氧化氮(NO)的產(chǎn)生;并且可能激活或同時并存神經(jīng)激素系統(tǒng)亢進,從而造成靶器官的損傷[6]。由于老年患者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tài),加之血管壁硬化、機體組織器官功能衰退等因素,使其維持血壓正常節(jié)律的功能降低,引起血壓晝夜節(jié)律紊亂,對靶器官造成重要影響[7]。因此,恢復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晝夜節(jié)律對預防高血壓靶器官損傷有著重要的意義。由于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程較長,常伴有腎小球動脈硬化等并發(fā)癥,造成腎小管缺血,不僅引起乳酸生成增多,抑制尿酸的排泄而造成潴留,而且使尿酸形成過程中的腺嘌呤、次黃嘌呤等底物增加,致使血尿酸增加,而血尿酸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發(fā)因素之一[8]。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Ang Ⅱ)受體拮抗劑,其對AngⅡ轉為AngⅠ具有抑制作用,同時能夠抑制血管收縮及醛固酮釋放,具有降壓及保護靶器官的作用[9]。厄貝沙坦主要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并減少容量負荷,可減輕左心室肥厚,改善和逆轉心室重構[10-11]。有研究證明,厄貝沙坦能預防或減慢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從微量清蛋白尿進展到明顯的腎臟疾病的進程,減少蛋白尿,改善腎功能,延緩腎衰竭的發(fā)生[12]。在本研究中,經(jīng)相應的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標有均不同程度的改善,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變異性、舒張壓變異性及Hcy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LVMI、ACR明顯降低,Ccr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左心室肥厚、腎損傷、腦損傷的發(fā)生率及存在靶器官損傷的患者百分比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厄貝沙坦對老年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靶器官改善作用較明顯,且并發(fā)癥較少。
[1]韓越,田華,吳秀萍,等.替米沙坦聯(lián)合葉酸對老年H型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腎功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20):3863-3866.
[2]業(yè)志明.厄貝沙坦聯(lián)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5,10(5):72-73.
[3]朱秋根.聯(lián)合應用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并發(fā)腎病及高血壓的觀察[J].江西醫(yī)藥,2014,49(10):1048-1049.
[4]段季功.厄貝沙坦聯(lián)合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11):31-32,43.
[5]廖麗婭,鄧紅艷,姜紅峰.厄貝沙坦對老年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靶器官損害的相關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8):873-875.
[6]關秀蘭.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在老年高血壓合并靶器官損害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2,18(14):41-42.
[7]王鴻燕.厄貝沙坦對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4):460-463.
[8]王海玲,孫立勤,沈才杰,等.厄貝沙坦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及對患者尿白蛋白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5,18(11):1907-1908,1913.
[9]林堅,宋湘穗.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0):131-132.
[10]黃彥真.吲達帕胺聯(lián)合厄貝沙坦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指標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27(5):843-844.
[11]Ewen S,Ukena C,Linz D,et al.Reduced effect of percutaneous renal denervation o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15,65(1):193-199.
[12]Ephraim RK,Saasi AR,Anto EO,et al.Determinants of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visiting the diabetic clinic at the Tamale Teaching Hospital,Northern Ghana[J].Afr Health Sci,2016,16(4):1151-1156.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基金資助項目(2014AA022304)。
劉琳(1983-),主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臨床研究。
目的探討厄貝沙坦對老年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靶器官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鄭州大學附屬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24例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2例。對照組予以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觀察組則予以厄貝沙坦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1年后血壓、血糖、靶器官損傷指標及靶器官損傷情況。結果經(jīng)相應的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觀察組收縮壓變異性、舒張壓變異性及Hcy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左心室質量指數(shù)(LVMI)、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內生肌酐清除率(Ccr)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左心室肥厚、腎損傷、腦損傷的發(fā)生率及存在靶器官損傷的患者百分比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厄貝沙坦對老年H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靶器官改善作用較明顯,且并發(fā)癥較少。
R58;R97
B
1671-8348(2017)29-4127-03
2017-03-15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