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思泉
摘要:指出了因桉樹的生長速度較快、材質質量較好,所以當前桉樹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為充分發(fā)揮桉樹的經(jīng)濟效益,對桉樹基本的生長習性進行了闡述,對桉樹栽植基本情況進行了分析,對桉樹栽植技術要點、桉樹管理技術要點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桉樹;栽植;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9011503
1 引言
桉樹,不但能夠美化環(huán)境、改善空氣,在較多的領域中均被很好地利用,如建筑業(yè)、造紙業(yè)、能源業(yè)等[1]。當前,桉樹的應用范圍較廣,為提高桉樹的成活率,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率,充分發(fā)揮桉樹的經(jīng)濟效益,改善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需要做好桉樹栽植和管理工作。
2 桉樹基本的生長習性
桉樹,一般多在熱帶和亞熱帶(如平原和山坡)生長,喜光、喜熱。條件適宜情況下,如溫度、濕度適宜、立地條件良好時,桉樹四季都會獲得持續(xù)性生長,且生長的速度較快。因桉樹的繁殖能力較強,采伐后可獲得較好的撫育效果。第二代萌芽林的產量比較樂觀,能夠從根本上實現(xiàn)控制造林成本的目的。自20世紀較多地區(qū)已經(jīng)推廣了種植良種桉的方案,良種即為印尼引進的尾葉桉、巴西引進的巨尾桉,加以嚴格篩選和改良地理種源、人工雜交的品種。當立地條件一致時,良種桉的生長速度,明顯高于一般的桉樹,且立地條件生長量大于35 m3/(hm2·a)[2]。
3 桉樹栽植基本情況
國內較多地區(qū),秉持收益為主,管理為輔的理念進行栽植。而越來越多的栽植人員更加關注經(jīng)濟效益,這也是導致桉樹栽植管理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原因。長時間不得當?shù)墓芾?,使得桉樹的生長速度減慢,病蟲害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桉樹的生長情況。因監(jiān)測人員的業(yè)務水平所致,疫情病害時間受到直接的影響。這時,無法落實各項防治工作,使得桉樹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下降。桉樹的類型較多,且適合長時間生長在濕度較大的地域。所以,栽植的過程,需要做好土地選擇工作。當前,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各項技術獲得較大的進步,這也很好的實現(xiàn)了大面積栽植桉樹的效果[3]。
4 桉樹栽植要點
4.1 造林地選擇
桉樹喜好在氣候溫和、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溫15~26 ℃、年均降水1000~1500 mm的地區(qū)生長。實際栽植的過程,要充分考慮桉樹的生長特點,選擇較為適宜的地區(qū)。應盡可能選擇肥沃和土質疏松的地區(qū),主要的目的為促進桉樹的良好生長。與此同時,可選擇排水通暢、低地、有坡度的丘陵進行栽植。經(jīng)常有寒凍災害發(fā)生的地區(qū)不宜種植桉樹,桉樹適宜種植在微酸性或微堿性的土壤之中,土壤的pH值約為4~8之間。
4.2 選用良種壯苗
科學選擇造林樹種和品種(優(yōu)良無性系)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技術因素。造林樹種需具有速生豐產、品質優(yōu)良、效益良好、適應性強等特點。要根據(jù)不同區(qū)域的自然條件、資源培育目的及樹種的生物學特性,按照“速生豐產、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最優(yōu)的無性系造林。目前生長量最高、抗性最強的無性系為 DH32-26、DH32-27、DH32-29以及廣林9號等。面積較大或集中連片造林,選擇無性系不能單一,至少要2個無性系以上。
苗木質量對造林成活率影響很大,最好選擇組培苗造林,須挑選苗木高20~30 cm,地徑在0.2 cm以上,根系發(fā)達完整,主梢長勢良好,無病蟲害I級苗木造林。
4.3 整地備耕
(1)林地清理。在整地工作前,可先根據(jù)山地的植被狀況進行煉山,徹底的煉山能提高整地效率,也能有效地提高桉樹造林的成活率。山溝內的雜灌木應當保留,目的是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水土流失和形成天然的防火帶。
(2)科學的整地方式,具有提高土壤蓄水保肥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提高土壤透水性的功效。高強度的機耕雖然使樹木前期長勢較好,但不分地形長期下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退化的嚴重后果。山地宜采用挖穴整地或人工帶墾方式,平原可全面機耕??茖W整地備耕需做到,在造林前兩至三個月完成整地待種工作。
(3)造林密度。合理的密度對于林木充分利用陽光、水分和養(yǎng)分,提高生長速度至關重要。目前,廣西地區(qū)大多數(shù)地區(qū)造林選用2.0 m×4.0 m、2.0 m×3.0 m的造林密度。
(4)人工挖坎。在造林地上沿等高線挖明坎,坎面長寬60 cm×40 cm,底長寬40 cm×30 cm,深30 cm(全墾)、35 cm(非全墾)。挖明坎時表土放兩側作回坎備用。
4.4 施放基肥
挖坎經(jīng)1個月風化(若時間允許)后再放基肥回坎?;史艔秃戏剩∟PK含量為30%)0.5 kg/坎。放肥時用量器量取均勻撒坎底,并及時與上方表土混合均勻,回入該坎上方全部表土(不能回心土),要求打碎、除去樹根和石塊,覆土要高出坎面約5 cm并使坎面平整外高內低。
4.5 定植及補植
造林定植桉樹造林定植的時間,最好選在每年的2~4月,陰雨天氣最為合適,保障林地土壤的濕潤度,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定植前用防蟲藥浸根防蟲。定植時,先撥去干土,在坎面偏內側左邊,挖深度比營養(yǎng)杯深3~5 cm的定植坎,將無紡布輕基質網(wǎng)袋容器苗(營養(yǎng)杯苗的塑料袋扒去)放定植坎內扶正,將濕土回入壓實,覆土以高過營養(yǎng)土面3~5 cm為宜,苗木四周踏實,但不能踏到營養(yǎng)土上,最后蓋一層松土,當天未種完的苗木要管護好。定植完成后2~3周內及時檢查成活率,成活率在95%以下的要及時補植。
5 桉樹撫育管理技術要點研究
5.1 追肥
桉樹樹苗能夠健康生長,離不開大量肥料的吸收,以保證桉樹樹苗的營養(yǎng)充分。施肥的過程,需要控制好化肥、植物的距離,避免產生燒苗現(xiàn)象。同時,應保證施肥量適宜,不可僅關注樹苗的生長速度,投入過多的肥料對幼苗構成不良影響。首先,需將幼苗周圍的雜草去除,以保證幼苗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為合理利用肥料,應將肥料經(jīng)泥土蓋住,待幼苗成熟后適時施肥。因雨后土質比較疏松、潮濕,利于幼苗吸收肥料中的養(yǎng)分。而追肥量,應結合樹種、樹的生長情況合理進行選擇。桉樹,對于肥料比較敏感,所以N、P、K三要素均不可或缺。endprint
第1年追肥:施肥離樹根30 cm兩側各挖長30 cm×寬20 cm×深20 cm條狀溝,把肥料均勻撒入溝內后覆土滿溝并踩實。追肥品種為復合肥(NPK含量為30%)0.25 kg/株。第2、3年追肥:施肥于兩樹間(樹冠滴水線處)挖一條長50 cm×寬20 cm×深20 cm條狀溝,把肥料均勻撒入溝內后覆土滿溝并踩實。追肥品種為復合肥(NPK含量為30%)0.5 kg/株。
5.2 清除雜草
桉樹在生長的過程,四周勢必會長出較多的雜草。而這些雜草的生命力比較頑強,繁殖率和生長速度均非常快。由此可見,若沒有在第一時間將雜草清除干凈,會直接影響到桉樹的生長情況,以及實際的生產效益。雜草生長的初期進行清除效果較好,可采取手動除草、化學藥物除草。
用除草劑除草,用藥量1.5~2.5 kg/畝,噴完后15 d左右檢查,枯死率達95%以上為合格,不合格的要求補噴。噴施時應注意避免苗木沾上藥物,第1年噴施先用肥料袋、塑料桶等容器罩住苗木,然后再噴施,最佳的施藥期是在桉樹幼苗高度30 ~60 cm左右,林地中的雜草已全部萌發(fā),長出嫩葉(約20 ~40 cm時),覆蓋度50%左右,對桉樹生長空間未構成威脅時進行。除草劑噴施濃度一般為500~750 mL草舒(10.8%滴酸·草甘膦)兌水15 kg,視雜草多少而定,以噴濕雜草葉面為度。
5.3 病蟲害防治的方法
(1)桉樹常見的病害包括:青枯病、桉苗莖腐病、焦枯病等。治療病害的主要方法為投入抗病害能力較強的桉樹種類,合理的選擇栽植區(qū)域,選擇排水通暢的區(qū)域,以確保排水的順暢性。青枯病的防治方法:將發(fā)病植株拔除,經(jīng)生石灰對病株坑穴消毒,防止病源傳播。焦枯病的防治方法:焦枯病多出現(xiàn)于桉樹幼林期、雨季,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大面積苗木發(fā)生枯死的現(xiàn)象。為此,造林前,需要合理的選擇地勢,若發(fā)現(xiàn)病苗應及時將其拔除,并做好病穴的消毒工作。與此同時,應保證種植的間距合理,防止產生栽植過密、過松的情況。幼苗期,噴灑適量的百度靈液,以從根本上做好病害的預防工作。
(2)桉樹蟲害中,比較常見桉小卷蛾、白蟻及金龜子,防治的方法如下:①人工捏殺,如發(fā)現(xiàn)嫩葉有幼蟲,需在第一時間將其滅殺,防止對桉樹構成損害。②采取化學藥劑消滅害蟲,白蟻:600倍液敵百蟲加適量煤油噴殺,然后將食用糖放置于土中誘殺。主要的目的為集中所有的白蟻,經(jīng)農藥徹底噴殺。最后,在桉樹的四周放置適量的呋喃丹,以將其毒死;金龜子:幼蟲或成蟲,對于桉樹均會構成較大的危害。所以,在金龜子幼蟲墾地挖穴的時候,就需要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667 m2采取敵百蟲粉劑3 kg。金龜子成蟲,通過敵百蟲和600甲胺磷倍液噴灑;小卷葉蛾:小卷葉蛾的出現(xiàn),會直接對嫩梢、頂芽構成損害,采用人工捏殺、600倍的敵百蟲聯(lián)合1000倍的樂果液,實行噴灑處理。
5.4 日常管理及防火技術
桉樹栽植后,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對于缺苗的問題,選擇同時間段健康的樹苗進行補植。因桉樹生長速度非???,所以需及時做好補苗工作。苗木栽植后,應做好松土和除雜草的工作。其中,松土能夠確保桉樹根部吸收到營養(yǎng)的肥料。造林早期,間種混種,造林的初期可間中一些綠肥和大豆等,以便增加有機肥料。
幼林撫育的過程,設置適量的防護欄,主要的目的為防止人類、畜類對其構成破壞。針對面積較大的造林區(qū),需設置適量的隔林帶,從而實現(xiàn)防火、隔離病蟲的雙重目的。
6 結語
桉樹,具有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的特點。當前,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提高林農的經(jīng)濟效益、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應在合適地區(qū)做好桉樹的栽植工作、管理工作,以便節(jié)省資源,促使桉樹造林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余國富.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J].鄉(xiāng)村科技,2017(4):30~31.
[2]胡 貴.淺談桉樹種植技術和管理措施[J].花卉,2016(18):58~59.
[3]李興富.桉樹的生長特征與種植管理技術探究[J].南方農業(yè),2017,11(3):48~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