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瓊
摘要:指出了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當今生活區(qū)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所生活區(qū)域具備功能性,而且需要具備觀賞性。針對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方式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水景設計策略,以期為我國園林景觀發(fā)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方式分析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9003502
1 引言
我國園林景觀建設的發(fā)展歷史較為久遠,早在古代就已成為帝都、商業(yè)繁榮的街市,以及城市居民較為集中地區(qū)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水景設計作為豐富我國當今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主要形式,因具有極強的設計性、視覺效果,并隨著景觀設計技術不斷地發(fā)展,使得水景設計更具實現價值。因此,為了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對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方式進行分析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2 園林景觀中的水景形態(tài)特征
2.1 靜態(tài)水景特征
為了使園林景觀設計可以達到動靜結合、剛柔并濟,且豐富人們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現代設計者通常會選用靜態(tài)水景(見圖1)為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主要方式,并結合園林景觀規(guī)劃總體特征以及承建目的,采用圓形、方形、菱形等形狀設計靜態(tài)水景外觀,在吸引景觀過往人群的同時對人們的視覺帶來極大沖擊,豐富人們的感知。當天氣晴朗時人們會在靜態(tài)水景內看到四周美景的倒影,享受水天相接、渾然天成的景觀感受,當有微風拂過時,靜態(tài)水面的沁涼會隨同微風輕拂人們的臉頰,給人們以清爽的感受,而靜態(tài)水面微微磷光在印上夕陽或枝頭搖曳的花葉后,讓人們享受到動靜結合的視覺沖擊。若園林景觀中的靜態(tài)水景內養(yǎng)殖觀賞魚、景觀周圍種植隨季節(jié)變化的綠植、景觀不遠處建造觀賞性強的假山,將有效提升靜態(tài)水景觀賞性以及藝術性,讓經過靜態(tài)水景的人們流連忘返,沉浸在靜態(tài)水景營建的寧靜氛圍中[1]。
2.2 流變水景特征
雖然靜態(tài)水景可利用不同工程設計而規(guī)劃設計成各種形狀,從而在豐富園林景觀設計的同時,還可以為人們帶來了更加豐富的視覺感受;但是流變水景因可充分利用水體化學性質即無色無味的液體,且具有較強流動性的特點,通過管流、水渠以及溪流等設計形式,將水流動性設計優(yōu)勢發(fā)揮至最大,并合理管控設計園林景觀內流變水的深度、寬度、流量以及流速等方面,促使園林景觀設計可通過流變水景將景觀內的設計組合有效協調統(tǒng)一起來,不僅可以將水景最自然的狀態(tài)展示給觀賞者,而且會提高園林景觀整體意境以及觀賞性[2]。
2.3 噴泉水景特征
噴泉水景(如圖2)是當今園林景觀設計中較為常見的形式,由于噴泉水景可將水體采用自下而上的狀態(tài)表現出來,豐富了水體的設計形式,并同時在噴泉水景設計中同時加設燈光以及生效的設計,豐富噴泉水景的同時,也使園林景觀可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各個層面給人們以深層次的感官體驗。由于噴泉可將水體設計活潑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因此在當今社會的學校、公園、主題樂園、醫(yī)院等地均可看到噴泉水景設計的身影[3]。
2.4 落水水景特征
落水水景(見圖3)主要特征為自上而下的落水形態(tài),并以自然的瀑布狀態(tài)為最自然的狀態(tài)。由于落水水景設計可充分利用園林景觀內的空間,因此可采用水墻、人工瀑布、水簾等形式為園林景觀內水景形態(tài)設計方法。落水水景具有可根據園林景觀整體設計規(guī)模、目標、承建標準進行調整的特征,并可在高度、落差、位置、布局上進行靈活設計,從而造就落水水景生動、水聲多變以及視覺享受豐富等優(yōu)勢[4]。
3 園林景觀中的水景設計重要性
水不僅作為生命之源對人們的意義重大,還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因具有多變性、豐富的表現力而成為當今社會園林景觀設計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在古代經常被賦予其他形式的內涵,例如福運、財運以及幸福美滿等意義,因此大到皇朝帝都,小到書生墨客的院落園庭,均可見到園林的身影,并與我國豐富的文化歷史有機結合,在豐富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同時,也使得人們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氛圍中體會到重要寓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尤其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僅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轉變,也使得水除去化學表現外,在不斷提高的園林景觀設計規(guī)劃下,展示著不同的形態(tài),打破園林景觀設計局限性,通過改變水的形狀、流動方式、流動速度、流動狀態(tài),提高水景設計藝術性、欣賞價值,促使園林景觀整體設計性得以完善[5]。
當今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主要應用人造水景與天然水景2種形式,其中人造水景是指利用水系、水管、水渠等形式改變水的流動、存貯等狀態(tài),并在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引領下大多采用循環(huán)水作為人造水景內水主要利用形式,為了使人工水景設計更具有觀賞性,應確保其與園林景觀整體設計協調統(tǒng)一,并可展示出園林景觀的美感以及功能性,而天然水景則是借助園林景觀建設區(qū)域內山水自然地勢、自然狀態(tài),達到園林景觀與自然水景渾然天成的目的,并不破壞自然環(huán)境,符合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發(fā)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以及設計理念。為了可以更加凸顯園林景觀中水景設計重要性,應做好園林景觀附近建筑、水體以及植物的協調統(tǒng)一設計,不僅充分體現園林景觀深遠的意境,而且可以給人們以美的享受,主要可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充分反映建設區(qū)域內地理特征。成功的園林景觀設計不是標新立異以及一味求新求變,而是設計內容可與自然環(huán)境有機結合,且充分運用設計地域地理特征,其中水文就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設計因素,將人文特色、建筑特色以及自然景觀的合理融合;二是利用水景設計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由于水景表現性極強可動可靜,因此可成為園林景觀內規(guī)劃設計的調節(jié)劑,利用水景豐富多變的特征,提高園林景觀的藝術欣賞性。
4 園林景觀中的水景設計策略
4.1 選擇合理的地址
為了使園林景觀設計更合理且符合承建地區(qū)周邊建筑風格,應首選以自然背景為主的水景設計方案,而將自然水景設計方案合理應用的前提,就是選擇較為合理的地址,從而有效融合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以及自然景觀設計。當選用人工水景設計方案時,則應結合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選擇水資源較為豐富、設計較為便捷且保障水源充足的水景建造地址。endprint
4.2 選擇合適的水體景觀設計方法
選擇合適的水體景觀設計是升華園林景觀藝術性、欣賞性以及建造藝術價值的主要方法,而充分結合園林景觀建造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建筑物特征等客觀因素,是確保水體景觀設計合理有效性的前提條件。當在園林景觀內設計池塘這一靜態(tài)水景設計時,則可依據規(guī)劃設計面積,結合園林景觀設計整體主題,采用較為自然且不規(guī)則的池塘形狀作為烘托園林景觀的水體景觀設計方法,而針對具有一定對稱性的景觀設計,則可采取中規(guī)中矩的圓形、方形等形狀進行設計。當采用落水水景設計時,則應在具有較大空間的園林景觀內設計瀑布形式水景,而空間較小且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qū)則可利用水墻作為水體景觀設計主要形式。
4.3 配置合適的園林植物
園林景觀內的植物應與水景設計相得益彰、互相融合、結合季節(jié)性,并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低碳環(huán)保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合理規(guī)劃園林植物的設計形式。例如,可在靜態(tài)水體景觀內種植浮萍類植物,在水墻四周種植藤蔓類植物,促使水景設計通過植物的點綴更具生機與活力[6]。
5 結語
當今園林景觀水景設計已經成為豐富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主要建筑設計形式,為了使園林景觀設計不僅富有設計性、審美價值以及觀賞價值,而且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以及綠色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園林景觀設計者應結合園林景觀建設實際情況,合理選用水景設計策略,促使水景設計既不影響區(qū)域內氣候特征,也不影響景觀整體設計效果,從而達到升華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畢浩鋒.淺談園林景觀水景的設計與施工[J].現代園藝,2016(10):90~91.
[2] 錢 鋮.現代園林景觀水景設計的要點分析[J].現代園藝,2015(2):82.
[3] 危晨霞.淺析園林景觀中水景設計的要點[J].花卉,2015(24):41~42.
[4] 糜兵一,唐孟棟.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措施相關探討[J].現代園藝,2016(2):92~93.
[5] 馬秀琴.現代園林景觀水景設計的要點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9):18~23.
[6] 張麗娟,郝艷偉.水景設計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0):33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