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
這兩天,中國版本《深夜食堂》開播,豆瓣評分23也算是刷新了新低,我倒是沒看正片,不過原版倒斷斷續(xù)續(xù)看了不少。怎么說呢,其實小林薰老板的深夜食堂,在重慶遍地都是,只不過在重慶,它們分別叫做火鍋館、燒烤攤或是大排檔而已。這些食肆的存在意義是相同的,文藝點說是“一個通過食物讓人得到治愈的地方”,通俗點說,就是在不裝的前提下滿足充饑的需求。
稍有區(qū)別的是,可能是性格的原田,在重慶你很難找到一個小林薰那樣硬派的老板,你可以放心地給他說些不能說的秘密,然后知道這些話會爛在他的肚子里面一輩子,重慶的老板們與其說是傾聽者不如說是主角本身。
比如一家叫四桌的火鍋,顧名思義店內只有四桌火鍋,老板人稱劉哥,長著一張“火鍋店老板”的臉。不過只要感覺來了或是覺得客人對胃口,他會立刻狂奔到2樓,那里準備著宣紙和毛筆,一刻鐘之后,一幅古色古香的梅蘭竹菊就畫好了,旁邊甚至還有他親自題的詩詞,你不得不感嘆,這年頭藝術家都被生活逼成了火鍋館老板。
還有一次在彭水出差,有家燒烤鋪子的老板,長導和吳孟達簡直神似。請他過來喝酒,他說以前其實根本不認識吳孟達,很是好奇為什么總有客人找他合影。他的前半生基本都在鄉(xiāng)下種地,后來孩子到縣城讀書,也就開了這家燒烤店,一做15年,現(xiàn)在孩子在重慶上大學,可能要買房子,估計這個燒烤攤還要開上許多年,走的時候和他合影,笑起來和達叔一模一樣。
所以我覺得,如果讓這些真正的老板們給編劇提提意見,那么國內這部深夜食堂估計還能看。
當然,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深夜食堂。
我讀書的時候很喜歡學校旁邊一家燒烤鋪子,其實這里的燒烤很一般,不過可樂雞翅是附近知名的美味。老板在燒烤架外專門支了一個雞翅架子,清理干凈的雞翅放在炭火上面,你能聽見火星灼燒雞皮的噼啪聲響,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可樂調制的醬汁的誘人甜香氣。
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這里都是我們一幫人的固定夜宵地點,有時候扎堆過去,有時候一個人過去,也總能看到一堆熟人,到了后來,老板光看臉也就知道客人大概會點些什么,比如我固定會點烤茄子,多放蔥花和榨菜顆粒,遇著老板心情好,還會送我一瓶啤酒。
在這里的糗事至今也記得一大堆,比如為了震懾隔壁班的兄弟,讓老板提了一箱子喝空的酒瓶,結果走的時候忘了這事,多給了一箱酒錢,比如大家都喝多了,有人不省人事,結果沒多想喊救護車把他到醫(yī)院,結果導致他兩個月的生活費打了水漂,比如某個女生在電話里面和男友大吵一架后,把深紅色的NOKIA E63直接丟進了旁邊下水道,我寢室的兄弟把喝得爛醉的她扛回了寢室,現(xiàn)在他們第二個孩子都兩歲了。
我其實一直都想再嘗嘗那家燒烤的可樂雞翅,可惜當年那個陪著我啃雞翅,教我小語種古怪發(fā)音的人早已不知道去了何方。而老板估計早已忘了我喜歡讓他把茄子烤的稍微脆一點,雖然他一直覺得我喜歡吃茄子皮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怪癖。
可惜已經沒有機會了。上個星期路過那個巷子,晚上10點的街上靜悄悄的,路邊的燈光依舊昏暗,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地上干干凈凈,我試圖回憶可樂雞翅的甜香,可惜怎么也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