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桉
(安??h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江西 安福 343200)
利多卡因混合液在會陰側切術后預防感染中的應用
譚桉
(安??h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江西 安福 343200)
目的:觀察利多卡因混合液在會陰側切術后預防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在醫(yī)院經會陰側切后陰道分娩可能出現(xiàn)感染的初產婦1200例,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每組600例。對照組行單純利多卡因浸潤麻醉,觀察組予利多卡因混合液浸潤麻醉,比較兩組鎮(zhèn)痛效果及切口愈合效果。結果:兩組鎮(zhèn)痛效果及第二產程>1.5h、巨大兒及胎膜早破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陰道檢查>4次、生殖道感染及血色素70~80g/L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多卡因混合液可促進行會陰側切術患者術后切口愈合,預防感染發(fā)生。
利多卡因混合液;陰道分娩;會陰側切術;預防感染
會陰側切術是當胎兒娩出困難時常用的手術方式,常使用利多卡因作為局麻藥物[1],且術后無任何鎮(zhèn)痛措施,故術后易產生較為嚴重的疼痛感,易產生尿潴留、排尿困難等情況,影響切口愈合[2,3]。為探討利多卡因混合液在會陰側切術后預防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對我院經會陰側切后陰道分娩可能出現(xiàn)感染的初產婦1200例進行研究。
將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經會陰側切后陰道分娩可能出現(xiàn)感染的初產婦1200例納入研究,排除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及其它內科合并癥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600例。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32.7±3.5)歲;孕周37~42周,平均(39.1±1.5)周;陰道檢查次數(shù)>4次100例,生殖道感染100例,第二產程>1.5h100例,巨大兒100例,胎膜早破100例,血色素70~80g/L 100例。觀察組:年齡20~40歲,平均(32.3±3.4)歲;孕周37~42周,平均(39.2±1.4)周;陰道檢查次數(shù)>4次100例,生殖道感染100例,第二產程>1.5h100例,巨大兒100例,胎膜早破100例,血色素70~80g/L 100例。統(tǒng)計學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行單純利多卡因浸潤麻醉:新生兒娩出后,給予利多卡因(湖南正清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2078)5mL,于左側會陰部切口做扇形浸潤麻醉,之后行局部按摩使之向周圍擴散。觀察組予利多卡因混合液浸潤麻醉:新生兒娩出后,于會陰側切處予利多卡因5mL+慶大霉素(湖南新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2236)8萬單位+地塞米松(湖南五洲通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3020901)5mg,行扇形浸潤麻醉,之后行局部按摩使之向周圍擴散。
兩組均使用2-0可吸收線縫合皮內,需保證止血徹底,并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維持組織對齊,松緊適宜且不留無效腔。
①鎮(zhèn)痛標準:觸摸或縫合傷口時無疼痛反應,表情自如,可很好的配合為1級;觸摸或縫合傷口時出現(xiàn)輕度疼痛或不適感,配合較好為2級;觸摸或縫合時出現(xiàn)肢體扭曲,明顯疼痛或呻吟,配合較差為3級。②切口愈合標準:切口愈合良好,且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為甲級;切口愈合處有硬結、紅腫等炎癥反應出現(xiàn)為乙級;切口化膿或裂開為丙級。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鎮(zhèn)痛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鎮(zhèn)痛效果比較
觀察組陰道檢查>4次、生殖道感染及血色素70~80g/L患者切口愈合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第二產生>1.5h、巨大兒、胎膜早破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類型切口愈合情況對比
利多卡因是會陰側切常用的麻醉藥物,具有一定的鎮(zhèn)痛效果,但大部分患者會陰縫合后4~5h仍有較為顯著的傷口疼痛,影響患者預后。因此,尋找一種更為有效的麻醉方式對提高會陰側切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鎮(zhèn)痛效果比較未見明顯差異,表明利多卡因混合液和利多卡因具有相同的鎮(zhèn)痛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為利多卡因是一種酰脂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滲透組織及擴散能力[4],作用強,起效快,可維持2h,且不刺激組織,有較為顯著的鎮(zhèn)痛效果。趙金榮[5]等研究表明,會陰切口相鄰尿道及肛門,將存在大量以厭氧菌為主的細菌感染,而產檢次數(shù)、胎膜早破、產程時間過程、產婦陰道炎等因素將促進會陰側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增加。本研究中,觀察組生殖道感染、陰道產檢次數(shù)>4次及血色素70~80g/L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為利多卡因混合液主要由利多卡因、慶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組成,其中慶大霉素是一種廣譜抗菌藥,特別是對于革蘭氏陰性及陽性細菌抗菌效果顯著;而地塞米松屬于糖皮質激素藥物,可促進炎性物質應發(fā)的細胞反應及血管反應降低,提高機體對炎癥的耐受性。因此,在利多卡因行鎮(zhèn)痛作用的同時,聯(lián)用慶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可有效預防感染,促進切口愈合。
綜上所述,給予行會陰側切術患者利多卡因混合液麻醉效果較好,可促進切口愈合,改善患者預后。
[1]張婷,朱鳴萍.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對初產婦會陰側切率和產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7,24(2):189~192.
[2] 陳振皓,張舉,張振,等.會陰側切分娩產婦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9):4509~4511.
[3] 夏桂玉.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的縫合對傷口愈合的影響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19(24):4461~4464.
[4] 尹洪花,盧艷霞,朱丙煙,等.產婦會陰側切術后感染危險因素與預防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158~160.
[5] 趙金榮,王海波,周愛玲,等.會陰側切術切口感染因素對照分析及預防[J].河北醫(yī)藥,2015,37(4):559~560.
2017-04-19
譚桉(1979-),女,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txbo133@163.com。
[引著格式]譚桉. 利多卡因混合液在會陰側切術后預防感染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7,14(20):31~32,40.
R714.4
A
1673-1409(2017)20-0031-02
[編輯] 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