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
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中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
●文獻
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中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32例)和試驗組(32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予以心理護理干預,比較2組認知功能改善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TMT、HAMD、WCST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具有積極的臨床借鑒和推廣價值。
抑郁癥;心理護理干預;認知功能
抑郁癥屬于臨床比較常見的心理障礙疾病之一,其亦是病情性質(zhì)較嚴重的精神疾病類型。近年來,生活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抑郁癥的發(fā)病率處于明顯增高的趨勢。大多數(shù)抑郁癥患者都會表現(xiàn)出嚴重的認知功能缺損現(xiàn)象,改善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其社會功能恢復效果。相關文獻報道[1],心理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適應能力和認知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作如下總結報告: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32例)和試驗組(32例),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患者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37.8±10.5)歲;病程3-45周,平均(26.8±8.2)周。試驗組男19例,女13例,患者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38.5±10.4)歲;病程3-46周,平均(27.2±8.1)周。在基線資料統(tǒng)計比較上,2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統(tǒng)計對比。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要求患者按照20mg/d的劑量口服賽樂特。將抑郁癥的有關知識進行普及和宣教指導,對患者睡眠和生活習慣進行指導,禁止咖啡和濃茶,適當飲用牛奶等增進睡眠。支持和鼓勵患者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為其營造舒適、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定時進行通風、殺菌、消毒。試驗組予以心理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其進行個性化心理疏導和安撫,給予患者支持和鼓勵,增進醫(yī)患間的和諧友好關系,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促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盡可能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和不良情緒,使其始終保持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勇敢的配合治療和護理。(2)認知護理干預:將抑郁癥的具體癥狀表現(xiàn)及治療相關知識等介紹給患者及其家屬,增強其對自身所患疾病的認知能力,支持和鼓勵患者勇敢表達內(nèi)心所想和心理感受,對其隱私給予充分尊重,進行個性化護理疏導和撫慰。
經(jīng)過2個月護理后,運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抑郁情緒進行評定,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緒越嚴重[2]。運用TMT、WCST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定,其中的WCST主要包括錯誤數(shù)、分類數(shù)、非持續(xù)錯誤數(shù)、持續(xù)錯誤數(shù)。
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21.0分析處理所有得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以(±s)描述觀察指標,對比應用t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護理后TMT、HAMD及錯誤數(shù)、非持續(xù)錯誤數(shù)、分類數(shù)、錯誤數(shù)等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比較2組相關指標的差異(±s ,分)
表1 比較2組相關指標的差異(±s ,分)
觀察指標 試驗組(n=32) 對照組(n=32) t值 P值TMT 2.8±1.3 4.7±1.9 4.6686 0.0000 HAMD 4.6±2.8 8.2±4.4 3.9047 0.0000分類數(shù) 10.3±1.8 7.5±1.1 7.5084 0.0000錯誤數(shù) 12.9±4.3 9.4±3.0 3.7762 0.0000持續(xù)錯誤數(shù) 7.8±4.6 5.4±3.2 2.4228 0.0183非持續(xù)錯誤數(shù) 5.3±2.0 4.3±1.2 2.4253 0.0182
抑郁癥屬于情感障礙性疾病類型,其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大量臨床實踐證實,抑郁癥患者存在很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其會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若不及時進行科學對癥的治療,會導致病情持續(xù)加重,進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3]。就目前而言,臨床方面愈發(fā)重視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且隨著生理-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逐年轉變,患者及其家屬對臨床心理護理的接受度和滿意度普遍升高。
由于抑郁癥患者反復受到病情的折磨,極易出現(xiàn)消極懈怠、悲觀失望的心理,甚至對美好生活完全喪失了信心,復性思維和情緒非常強烈,精神方面的壓力也比較大。心理護理強調(diào)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改變其認知,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和心理,有效控制和治療患者的抑郁情緒[4]。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促使患者吐露心聲,建立醫(yī)患之間的友好關系,提高其積極主動的配合意識,使患者認知功能得到顯著性改善,消除其對疾病的負性認知,促使其早日回歸社會。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5],抑郁癥患者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可使患者抑郁度得到明顯改善,提高其生活質(zhì)。
此次研究結果可知,試驗組患者TMT、HAMD、WCST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出現(xiàn)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得到如下體會,老年抑郁癥患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具有積極的臨床借鑒和推廣價值。
(作者單位:貴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1]董素娟,趙金祥.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30(4):1-2,10.
[2]溫紫嫻,徐敬文,黃永烽等.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24例中的應用[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2):257-258.
[3]肖愛祥,岑慧紅,溫露月等.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3,19(1):78-80.
[4]趙爽.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59):221.
[5]王穎.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