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燕瓊
腹腔鏡膽囊手術患者臨床護理體會
●付燕瓊
目的:探究腹腔鏡膽囊手術臨床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的50例腹腔鏡膽囊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法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型的臨床康復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膽囊手術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并在患者出院時調查其滿意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腹脹、惡心、感染以及肩背疼痛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顯著較低,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 0.05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92.0%)明顯比對照組患者(52.0%)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 0.05 )。結論:對腹腔鏡膽囊手術患者實施綜合性臨床康復護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提高手術的治愈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改善醫(yī)患關系。
腹腔鏡;膽囊手術;應用;護理
利用腹腔鏡進行膽囊手術具有微創(chuàng)、治愈率高等特點,是臨床常用的膽囊手術方式。對腹腔鏡進行膽囊手術患者進行綜合性的臨床康復護理在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1]。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共有50例患者進行了經腹腔鏡膽囊手術,并給予了有效的臨床護理,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共有50例患者進行了經臍腹腔鏡膽囊手術,并給予了有效的臨床護理,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型的臨床康復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膽囊手術護理。其中觀察組,男9例,女16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 45.5士11.5 )歲;對照組,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齡27~76周歲,平均年齡( 46.5士13.5 )歲。對兩組患者的膽囊結石的內部構成進行檢查,無差異。排除標準:有上腹手術史;膽囊萎縮;非全麻高位人群。一般研究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
入院以后,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同時進行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等,對患者的術前狀態(tài)做出充分了解。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臨床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觀察組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護理需求,制定出具有個性化的圍術期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護理。1.2.2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內容包括:術前: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感染預防,使用控溫毯將手術室的溫度維持在29.5度以上。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和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顧慮,引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提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心理依從性。對患者進行教育宣講,將與腹腔鏡膽囊手術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術前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內容包括消毒、清洗、防止術后感染等。并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術后:術后2小時患者引導患者在床上進行自主活動,術后8小時,引導患者下床進行活動。對患者進行引流管護理,固定應正確、妥善,防止引流管出現牽拉、扭曲,避免造成引流管的脫落。引流管需每日進行更換。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管理,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以后可飲水或進流食。術后使用PCA對患者進行鎮(zhèn)痛治療并在24小時內進行間歇吸氧。
術后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并對患者進行為期半年的跟蹤訪問,記錄患者的手術效果、不良并發(fā)癥情況等。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記錄出院時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共設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選項,回收調查問卷并進行統(tǒng)計。
采用SPSS 16.0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X2檢驗,當P< 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惡心、腹脹等不良癥狀的發(fā)生率顯著較低,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 0.05 ),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護理滿意程度方面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52%,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明顯較高。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比較 [n/%]
膽囊炎與膽囊結石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兩種疾病,在臨床上多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但是該治療方式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臨床護理[2]。護理人員不僅要求具備專業(yè)知識,還要加強對病患的宣傳,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首先應根據具體的身體狀況制定出詳細的護理方案,以提高護理工作的針對性,采用感染預防護理有助于降低術后感染的發(fā)生[3]。同時,膽囊手術患者由于對病情以及手術的不了解,會產生較大的心里壓力,在護理工作當中,應當注重心理護理和病理知識宣教,加深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并緩解患者術前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同時在術后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和引流管護理。
綜上所述,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對腹腔鏡進行膽囊手術患者進行臨床康復護理,能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并能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以及護理的滿意程度,降低醫(yī)患糾紛的風險。因此,臨床康復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術效果,是一種臨床效果顯著的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推廣。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人民醫(yī)院)
[1]吳曉英,吳頎,詹衛(wèi)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4,12 (12) :2953-2956.
[2]李翠蓮.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03 (20):96-98.
[3]陳美蘭,楊婉藝,劉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經臍懸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05 (15):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