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澄
摘要:為測定氟嗎啉原藥對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求出半數(shù)致死濃度(LC50),同時為亞慢性和其他毒理學研究中接觸劑量的選擇提供依據(jù),參照《農(nóng)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670-1995)為準則,用SD(Sprague Dawley)大鼠作為試驗動物,對氟嗎啉原藥進行了急性吸入毒性試驗。結果表明:氟嗎啉原藥對SD雌雄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試驗LC50均大于2093±30 mg/m3。 根據(jù)GB15670-1995《農(nóng)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分類標準,氟嗎啉原藥大鼠急性吸入毒性為低毒,該結論可為安全使用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氟嗎啉原藥;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
中圖分類號:X4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8021902
1引言
氟嗎啉原藥是沈陽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新型殺菌劑\[1\]。該殺菌劑是一種內(nèi)吸型殺菌劑,主要用于防治霜霉和疫霉屬病害,由卵菌綱病原菌引起的霜霉病、晚疫病等重要植物病害,尤其用于防治抗性病害\[1,2\]。氟嗎啉是我國第一個真正實現(xiàn)工業(yè)化且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農(nóng)藥品種,也是第一個獲得中國發(fā)明專利的農(nóng)用殺菌劑\[3\]。氟嗎啉原藥殺菌活性高,抗菌譜廣,與環(huán)境相容性優(yōu)于國外同類產(chǎn)品烯酰嗎啉\[4\]。但目前尚未見有關氟嗎啉原藥吸入毒性的報道。本實驗參照《農(nóng)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670-1995)為準則[5],通過對SD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試驗來檢測氟嗎啉原藥的急性吸入毒性,了解其經(jīng)呼吸道進入動物機體后對呼吸道及全身的損傷和危害程度,為該農(nóng)藥的毒理學安全評價提供資料。
2材料與方法
2.1受試物與儀器
氟嗎啉原藥為白色結晶固體,純度為95%,由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稱取 95.0 g 受試樣品,加入 5.0 g 白炭黑用行星式球磨儀進行粉碎和研磨,配成 95%的受試樣待用。所用儀器有:HOPE-MED 8052H粉塵類動物口鼻多濃度動態(tài)暴露系統(tǒng)購自天津開發(fā)區(qū)合普工貿(mào)有限公司,賽多利斯BS124S電子天平購自杭州匯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行星式高能球磨儀購自德國萊弛公司,TY-08C智能個體粉塵取樣機購自鹽城天悅儀器儀表有限公司,3321藥物氣溶膠粒徑普儀系統(tǒng)購自美國TSI公司。
2.2動物來源與飼養(yǎng)環(huán)境
SPF級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12-0001)。引入動物后進行適應檢查,適應期每籠2只動物,適應時間12~13 d,引入當天進行健康檢查,并稱量體重。飼料為滅菌全價營養(yǎng)粉料,自由飲水,動物房溫度為20.13~23.82 ℃,濕度為40.75%~69.89%,光周期自動控制,每天明暗各12 h。
2.3試驗方法
2.3.1劑量設計
參 照 農(nóng) 藥 毒 理 學 試 驗 方 法(GB15670 - 1995),設計2000 mg/m3、1000 mg/m3、500 mg/m3、200 mg/m3,根據(jù)體重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4組,每組10只動物,雌雄各半。分組時候組內(nèi)動物的體重不超過平均體重的±20%。如果2000 mg/m3劑量組試驗動物沒有出現(xiàn)死亡,則判定急性吸入毒性試驗LC50大于2000 mg/m3。
2.3.2染毒途徑及方法
采用動式吸入染毒法,使用HOPE-MED 8052H固氣類動物口鼻多濃度動態(tài)染毒控制裝置對動物進行染毒。試驗開始前,將雌雄各半10只動物分別放入固定器中,將固定器安裝在染毒柜上,然后密封染毒柜。定量進樣的供試品同空調(diào)過濾的壓縮空氣(0.04 m3)吸入室內(nèi)混合,設置進樣速度和混合氣體流量,通過柜頂部的噴頭連續(xù)向柜內(nèi)發(fā)生氣溶膠。通過柜底部連接的尾氣吸收過濾裝置進行尾氣吸收。染毒柜內(nèi)設置溫度為22 ℃±3 ℃,染毒期間試驗動物禁食禁水。動物給藥前先對染毒柜內(nèi)濃度進行調(diào)試,2次檢測染毒柜內(nèi)濃度波動小于±20%,進行正式試驗,動物暴露染毒時間為2 h。染毒結束動物歸鼠籠觀察14 d,動物自由飲水和攝食。
2.3.3給藥暴露參數(shù)檢測
染毒過程中對動物呼吸帶供試品實際濃度和粒徑分布進行分析,對進氣流量、進樣流量、濃度測量、染毒柜溫度、相對濕度、氧氣濃度進行檢測。
濃度測量:采樣前稱量濾膜重量為A1,采樣結束后稱量濾膜重量為A2,計算采樣質(zhì)量(M),M=A2-A1,氣溶膠濃度為C(mg/m3)=采樣質(zhì)量(M)/采樣體積(V)×1000 (L/m3)。
粒徑測定:使用粒子空氣動力學粒徑譜分布儀3321進行粒徑測定。主要測定3個指標,其一:可吸入部分的粒徑數(shù)(<4μm),其二:粒子空氣動力學直徑質(zhì)量中值(MMAD),其三:粒子空氣動力學幾何標準差(GSD)。
2.3.4動物觀察與體重稱量
染毒結束后對動物進行觀察,24 h以后每天觀察1次至第14 d。記錄各動物中毒癥狀及其發(fā)生和緩解、消失的時間。仔細觀察和記錄被毛、眼睛和粘膜、呼吸系統(tǒng)、生殖泌尿系統(tǒng)、神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特別注意觀察供試品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如呼吸道刺激反應,呼吸節(jié)律的變化,以及呼吸和呼吸模式的改變。
體重稱量:染毒前稱量動物體重,染毒后7 d和14 d各稱量1次動物體重。
2.3.5大體解剖檢查
試驗期末對全部存活動物CO2麻醉,放血進行大體解剖。解剖時候對動物進行全面的仔細的肉眼觀察,特別關注肺部及上呼吸道的刺激及局部毒性反應,同時檢查顱腔、胸腔、腹腔、各個天然孔道及其內(nèi)容物,詳細記錄每只動物的大體解剖改變。
2.3.6數(shù)據(jù)處理和結果評價
統(tǒng)計各組死亡率與存活率,體重結果以均值加減標準差形式體現(xiàn),如果最高劑量組(2000 mg/m3劑量組)試驗動物沒有出現(xiàn)死亡,則判定急性吸入毒性試驗LC50大于2000 mg/m3劑量組劑量均值加減標準差。然后按照表1進行毒性分級。endprint
3.2粒徑分布
使用粒子空氣動力學粒徑譜分布儀3321管理軟件進行采集和測定,主要測定三個指標,其一:可吸入部分的粒徑數(shù)(<4 μm),其二:粒子空氣動力學直徑質(zhì)量中值(MMAD),其三:粒子空氣動力學幾何標準差(GSD),結果見表3。
3.4死亡結果及觀察
2093 mg/m3濃度組動物染毒期間及染毒后14 d觀察期間,所有受試動物沒有發(fā)生死亡,觀察均也沒見異常。
3.5體重稱量結果
2093 mg/m3濃度組動物體重在試驗期間呈現(xiàn)增長趨勢,結果見表5。
3.6解剖與組織學觀察結果
觀察結束,所有受試動物的解剖與組織學檢查均未見異常。
4結論與討論
如前所述,如果2000 mg/m3劑量組試驗動物沒有出現(xiàn)死亡,則判定急性吸入毒性試驗LC50大于2000 mg/m3。根據(jù)試驗結果氟嗎啉原藥對雌雄大鼠半數(shù)致死濃度(LC50,2 h)分別如下:雄性大鼠:>2093±30 mg/m3,雌性大鼠:>2093±30 mg/m3。根據(jù)GB15670-1995《農(nóng)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分類標準\[5\],氟嗎啉原藥急性吸入毒性為低毒。
隨著農(nóng)業(yè)發(fā)展水平的提高,我過創(chuàng)新農(nóng)藥越來越多,農(nóng)藥的安全性問題也越來越得到廣泛的關注,氟嗎啉殺菌活性高,抗菌譜廣,與環(huán)境相容性好,具有較高的市場開發(fā)潛力。近年來,關于氟嗎啉急性吸入毒性尚未見報道,本實驗通過對SD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試驗來檢測氟嗎啉原藥的急性吸入毒性,結果表明,氟嗎啉毒性為低毒,若制成有效的噴霧劑,不僅提高了藥物的吸收速度,而且避免了其他給藥途徑帶來的不良反應,極大地提升了用藥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劉武成,劉長令. 新型高效殺菌劑氟嗎啉 \[J\]. 農(nóng)藥,2002(1):8~11.
\[2\]李鳳珍,王捷,姚寶玉,等. 氟嗎啉原藥大鼠慢性毒性與致癌試驗\[J\].農(nóng)藥,2005(1).
\[3\]高貽軒. 氟嗎啉和唑菌酯在人參上的殘留動態(tài)及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制定 \[D\]. 長春: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
\[4\]HUA Chenlei,KOTS K,KETELAAR T,et al. Effect of Flumorph on F-Actin Dynamics in the Potato Late Blight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J\]. Phytopathology,2015,105(4): 419-423.
\[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GBI5670-1995.農(nóng)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Test of Flumorph Technical on Rat
Wu Zongcheng
(Safety Evaluation Center of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Ltd., Shenyang 110021, China)
Abstract: \[Aims\] To determine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test of Flumorph Technical on rat, this paper obtained th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and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exposure dose for sub-chronical study. \[Methods\] The method was designed to meet the pesticide registration toxicology test method from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15670-1995).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for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of the Flumorph Technical in SD rats. \[Results\]The acute inhalation LC50of SD male and female rats for Flumorph Technical was more than 2093±80 mg/m3.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GB15670-1995 pesticide registration toxicological test methods of Rat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Fluorine morpholine reversed-phased rat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is low toxicity.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the basis for safe use.
Key words: Flumorph Technical; rat;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LC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