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賽楠
【摘 要】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內發(fā)掘出一尊大型青銅立人像。整體雍容華貴,生動地展現(xiàn)了古代蜀人的體態(tài)面容和服飾裝束,顯示了其在象征意義文化上的復雜性和豐富性,融合了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神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重內涵,使立人像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在研究古代社會,古代服飾,了解古代蜀人的宗教觀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關鍵詞】三星堆;青銅立人像
1986年8月,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內發(fā)掘出一尊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立人像整體由高182厘米立人像和高80厘米臺座兩大部分接鑄而成,通高262厘米,重達180公斤。整體雍容華貴,生動地展現(xiàn)了古代蜀人的體態(tài)面容和服飾裝束, 是認識古蜀文明的重要實物見證。
一、華貴精美的青銅人像衣著
三星堆青銅立人像,雖已在地下沉寂多年,但出土后其服裝上的紋飾及裁制結構仍清晰可見。這不得不令人贊嘆古蜀國工匠們雕塑的精湛技藝,甚至可以說已達到了相當成熟完美的境界。根據清華大學黃能馥先生的《復原三星堆青銅立人龍紋禮衣的研發(fā)報告》一文所見,青銅立人像的衣著是由四件套的龍紋禮衣組成。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青銅人像衣著紋樣的表現(xiàn)手法和1974年在陜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初年漁伯墓妾倪墓室中出土的刺繡殘痕相一致,所以最有可能,就是用鎖繡辮子股繡法繡制的?!比绻@一推斷能夠成立,那么就能說明蜀繡的歷史源于商代,比過去所說蜀繡起源于清中期的說法,提前了至少二千七百年。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青銅人像衣著上含義豐富紋樣不僅突出了人物的華貴,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同時它又是研究古代服飾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對研究古蜀國禮服的裁剪結構、紋樣形式、重疊套穿的服裝配套都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二、神秘奇特的青銅立人像冠
青銅立人像出土后經過精心修復,整體形象基本完整,但也留下了一個缺憾,立人像冠出土時邊緣已被砸卷曲,部分殘缺無法復原。于是,對于這帶有殘缺的立人像的冠式,不同研究者都有不同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王仁湘先生對立人像冠拓片圖像進行了復原,他在研究結果中指出,“立人像冠上是一個變形獸面,獸面僅有一對帶眉眼的大眼睛,無耳鼻嘴。大眼睛中間的眼球體很大,大到漲出眼眶外面。由于外眥殘缺,讓人不易獲得直接的印象,致使有的研究者將這眼球認作是盛開的兩個蓮瓣圖形。”另外,冠上獸面的眉心有一圓形裝飾,原發(fā)掘者認為是太陽的象征——日暈,而太陽通常被認為是“天眼”。立人像冠上獸面的雙目與太陽圖像合稱為“天眼冠”或“天目冠”。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古蜀人對于眼睛崇拜的一個體現(xiàn)。因為其實除了雙眼獸面冠“天目冠”,青銅立人像的周身布滿了眼形裝飾。整體看來,眼睛紋樣成了立人外衣的主要裝飾。布滿眼目裝飾的青銅立人像有助于我們了解古蜀人對于眼睛崇拜和太陽崇拜的古老風俗。
三、夸張傳神的青銅立人大耳
在三星堆青銅立人的面部特征上,還有兩只夸大的耳朵。耳的寬度接近人面的一半,高度上齊眉梢,下平嘴角,呈“招風”豎張的狀態(tài)。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有D型人頭像,也是大耳,耳廓上有三個小圓孔,印證了“禹耳三漏,是謂大通”。王政先生認為:“三星堆青銅人物的大耳,極有可能在暗喻古蜀巫王的仙化品質。‘大耳的深層象征還在于它是一種巫靈符號,它是神巫作法時張開的偵查鬼靈世界信息的探測器?!卑凑樟趾酉壬睦斫猓谝笮娣柸褐?,巫師形象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特大的“耳形飾”?!岸物棥弊鳛樯裎椎亩涫褂?,猶如兩把扇子出現(xiàn)在巫人頭部的兩側。可見在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意識里,把大耳看作是巫人的天質,要做神王或神巫,就必擁有“大耳”。這種對“大耳”的崇拜使得那些想做巫王的人除了借面具、神像體現(xiàn)巫性神耳以外,還不得不采取“人為”的方式把耳朵拉長、變形。由此我們聯(lián)系三星堆青銅人像大耳上的那個耳孔,也許是古蜀神巫為了顯現(xiàn)其神靈的聽覺,人為地擴大耳輪的企圖。三星堆青銅面具及人像的“大耳”,對于我們研究古代蜀人的宗教觀念和審美意識都有很大的幫助。
四、特色鮮明的青銅立人巨手
青銅立人像造型夸張,雙臂平舉,雙手呈空拳執(zhí)物狀,拳的外側直徑約20厘米,比正常比例高出一倍左右。拳心內為圓孔狀,直徑12厘來,比實際手握空拳時的內徑大約兩倍?!熬薮蟮沫h(huán)管狀雙手被認為是古蜀人出于對帝王或巫師的敬畏而臆構的夸張。”多年來,專家學者們對青銅立人像巨手所持何物一直爭論不斷。一般學者認為立人像手中握有指揮祭祀活動的儀杖之類的神器,因為不是銅質的,后期已毀。青銅立人像巨大的雙手反映出三星堆時期特有的“手崇拜”現(xiàn)象,趙殿增先生將其內涵主要的歸納為三:“首先,巨手體現(xiàn)出了三星堆古蜀人對人手創(chuàng)造力的認識與追求?!比昵暗氖袢?,在實踐中已經看到了手的特殊功能,產生了對手的敬重,形成了對手的信仰與崇拜,并且以突出手的造型的方式把這種思想觀念表現(xiàn)了出來。“其次,巨手在當時被當作可以通天娛神的手段,手在人神交往中起了一條神秘渠道的作用。各種各樣的手勢和手中的神器被用來進行祭祀活動,構成神圣的宗教儀式的組成部分。第三,人的手還被直接當成了神,被當作是神的化身之一,以‘手代表神抵的觀念與習俗。”它與“眼睛崇拜”一樣,構成了三星堆古代文明宗教形態(tài)中的特有組成部分。
結語
三星堆青銅立人像,在服飾紋飾圖案方面,雕刻精美且內涵豐富,加強了人物的華貴,突顯工藝的成熟。在造型設計方面,采用“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三星堆青銅立人的形象,顯示了其在象征意義文化上的復雜性和豐富性,融合了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神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重內涵,使立人像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在研究古代社會,古代服飾,了解古代蜀人的宗教觀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參考文獻】
[1]黃能馥.《復原三星堆青銅立人龍紋禮衣的研發(fā)報告》.《裝
飾》,2008年第1期
[2]黃能馥.《復原三星堆青銅立人龍紋禮衣的研發(fā)報告》.《裝飾》,2008年第1期
[3]王仁湘.《三星堆青銅立人冠式的解讀與復原——兼說古蜀人的眼睛崇拜》,《四川文物》2004 年第4期
[4] 王政.《三星堆青銅立人新考》.《歷史研究》.《天府新論》,
2002年第1期
[5]彭元江.《試解三星堆青銅立人環(huán)管狀手之謎》.《文史雜志》,2005年5期
[6]趙殿增.《從“手”的崇拜談青銅雕像群表現(xiàn)的“英雄”崇拜》.《四川文物》,1997年04期
[7]趙殿增.《從“手”的崇拜談青銅雕像群表現(xiàn)的“英雄”崇拜》.《四川文物》,1997年04期
[8]繆永舒.《三星堆青銅立人像文化意識與藝術特征》.《四川文物》,1993年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