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瑛,劉亞麗
(合肥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02)
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方法研究
殷 瑛,劉亞麗
(合肥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02)
目的研究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來我院診治的難治性精神障礙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都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另外再予以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5個月后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BPRS(簡明精神病量表)、滿意度評分。結(jié)果 護理5個月后,觀察組患者HAMD評分和BPRS評分都比對照組低,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均<0.05)。結(jié)論 對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狀態(tài),應用意義明顯。
難治性情感障礙;精神??;針對性護理
難治性情感障礙作為隱匿性心理疾病,臨床表現(xiàn)多為抑郁、情感低落或者高漲、精神興奮等,情況嚴重者還可出現(xiàn)妄想或者幻想等一系列針狀,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基于該形勢下,以往簡單的常規(guī)護理已滿足不了該病的康復護理需求,需施予更為合理且更為針對性的護理[1]。本文將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另外予以針對性護理,獲得良好效果,具體報告見下。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來我院診治的難治性精神障礙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滿足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中的情感障礙診斷標準[2],表現(xiàn)以抑郁為主。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54.21±2.33)歲,平均病史(4.21±0.21)年;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54.18±2.36)歲,平均病史(4.25±0.24)年。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另外加施針對性護理,措施見下:1)針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擴大護理范圍,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強化患者對醫(yī)務者的信任;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耐心解釋,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2)加強生活和用藥中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講解疾病和藥物知識,予以認知心理治療。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輔助其完成相關(guān)生活技能,幫助患者學會自行調(diào)節(jié)情緒。3)鼓勵家屬多關(guān)心患者,予以精神支持,盡量不要在患者面前討論敏感話題。創(chuàng)建安靜、舒適且溫馨的環(huán)境。
經(jīng)5個月的護理,以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BPRS(簡明精神病量表)對兩組患者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估,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精神狀態(tài)越好[3]。利用我院自行設(shè)計調(diào)查問卷表調(diào)查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采用百分制評價,得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HAMD、BPRS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通過軟件的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HAMD、BPRS評分都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HAMD、BPRS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s,分)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HAMD、BPRS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s,分)
注:和對照組比較,*表示P<0.05。
分組 HAMD BPRS 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組(n=30) 16.11±1.92 32.02±3.11 70.12±3.22觀察組(n=30) 14.23±2.01* 21.01±3.24* 90.22±2.14*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及生活壓力的增大,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和閃婚閃離社會問題的增多,使得人們心理負擔也隨之增加,導致患情感障礙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以及身心健康[4]。在難治性情感障礙中予以針對性護理,基于患者病情的綜合評估,予以尊重和愛護,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和宣教,創(chuàng)建良好且舒適的康復環(huán)境,有利于患者不良情感障礙的改善。本次研究將30例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作為觀察組,予以了針對性護理,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患者HAMD、BPRS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都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言之,對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有利于患者對疾病以及其家屬對疾病有個正確的認識,獲得其配合,便于疾病的治療,有效改善患者情感障礙,促進其盡早康復,臨床應用價值與推廣價值均較高。
[1] 于 妍,杜啟峰,張建龍,等.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特征與血清甲狀腺激素相關(guān)性研究[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4,(11):989-992.
[2] 詹曉明,薛金花,許玉琳,等.針對性護理措施對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19):121-122.
[3] 黃學芬,楊俊華,江桂芳,等.針對性護理措施對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療效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4,(26):335-335.
[4] 高桂英,何育生,黃海霞,等.針對性護理措施對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36):78-79.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1.136.0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