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心內(nèi)科,湖北 武漢 430022)
自我管理指導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蔣艷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心內(nèi)科,湖北 武漢 430022)
目的研究自我管理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結果。方法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自我管理指導,對比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在自我護理能力(包括自我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等)方面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心絞痛穩(wěn)定、心絞痛發(fā)作和主觀感受等SAQ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自我管理護理能夠調動患者與疾病抗爭中的積極主動性,顯著提升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
自我管理護理;心肌梗死;應用效果
選擇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循環(huán)內(nèi)科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37~76歲,平均年齡(59.4±11.3)歲;發(fā)病到入院時間為0.5~12 h,平均時間(5.9±3.1)h;發(fā)生心肌梗死的部位:高側壁25例,前間壁及廣泛前壁30例,下后壁27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颊呔闲募」K赖脑\斷標準,簽署并履行知情同意書的各種手續(xù),文化水平均為小學以上。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加用自我管理護理,具體內(nèi)容如下。
采用多媒體授課與面對面等形式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護理指導,主要包括:①健康知識教育。讓患者了解心肌梗死、冠心病的醫(yī)學知識,強化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囑咐患者用藥遵醫(yī)囑,不良生活方式對疾病的影響等,督促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②自我技能指導:告訴患者飲食、運動、心理、血壓監(jiān)測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救治措施[1],依據(jù)個體情況制定不同的鍛煉計劃,飲食方面叮囑患者增加食品的多樣性。③自我情緒管理:告訴患者不良情緒對自身疾病的副作用,幫助患者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保持愉快的心情??烧堊晕夜芾沓晒Φ幕颊邅碓簝?nèi)分享經(jīng)驗。
應用西雅圖心絞痛調查表(SAQ)評價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主要包括活動受限、心絞痛發(fā)作、心絞痛穩(wěn)定、治療滿意度、主觀感受5方面,共19個條目,評分為0~100分,分數(shù)越高證明患者生存質量與身體機能越好。國內(nèi)外研究報告證明,SAQ有較好的可信度和效果。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觀察組自護能力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比較(±s,分)
組別 健康知識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責任感 自我護理能力觀察組(n=40) 45.85±8.49 19.85±5.19 17.21±3.14 26.63±5.82對照組(n=40) 40.76±7.42 15.96±5.63 12.34±3.16 22.85±6.78 t 8.267 9.358 9.328 8.657 P<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SAQ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心絞痛穩(wěn)定 心絞痛發(fā)作 主觀感受 活動受限 治療滿意度觀察組(n=40) 88.97±10.14 94.35±13.68 73.26±15.62 79.32±12.76 79.93±9.45對照組(n=40) 76.16±9.76 84.18±10.47 57.49±11.83 63.75±10.54 68.24±8.65 t 8.267 9.358 9.328 8.657 8.347 P<0.05 <0.05 <0.05 <0.05 <0.05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減少或中斷造成的,導致心肌一直長時間缺血而致使心肌壞死,對生活質量造成影響。近幾年,因為患者對治療要求的改變及提高,常規(guī)護理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有研究報道,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護理能力直接影響其康復和生活質量。自我管理護理即是醫(yī)務人員指導與疾病有關的知識,患者能夠承擔預防性或治療性的活動,強化自我管理護理的能力[2]。國內(nèi)外的專家和學者都認為自我管理護理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的有效途徑[3]。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護理能力是冠心病患者生存的基本保障,自我管理護理能力強的患者均均具有較好的自我保健意識和技能,其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強,可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課題對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自我管理護理指導,對患者有計劃的進行心肌梗死治療知識的教育和管理,督促患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幫助患者學習解決問題的知識和技能。護理過程中,患者需要學習心肌梗死的理論知識,掌握自我護理的技能。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自我管理護理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增強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使患者盡早康復。
[1] 謝 燕.農(nóng)村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社區(qū)護理需求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6):58-60.
[2] 李華蘭.Orem自護理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5):663-664.
[3] 周 靜,徐 靜,劉曉妹,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冠脈介入治療患者自我管理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5):810.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1.29.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