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秀宇,李同軍,許家佗,趙 丹,劉旭東△,潘軍英
(1.上海市氣功研究所,上海20003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1;3.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201203;4.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推拿療法
膏摩療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的臨床療效觀察*
仇秀宇1,李同軍2,許家佗3,趙 丹1,劉旭東2△,潘軍英4
(1.上海市氣功研究所,上海20003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1;3.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201203;4.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目的:探討膏摩療法對急性腰扭傷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急性腰扭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采用膏摩法治療,對照組30例采用傳統(tǒng)推拿方法治療,治療2個療程后統(tǒng)計分析并評定療效。結果:兩組組間臨床療效未見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腰痛和棘突旁壓痛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腰椎活動度、下肢放射痛、皮膚感覺、直腿抬高試驗的改善比較均未見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腱反射改善均未見顯著差異(P>0.05)。結論:膏摩法對急性腰扭傷腰痛和棘突旁壓痛方面比傳統(tǒng)推拿法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膏摩法;急性腰扭傷;傳統(tǒng)推拿方法
急性腰扭傷(Acute lumbar sprain)是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軟組織損傷疾病,其病變部位多為腰骶部,由于該部位軟組織突發(fā)急性損傷或腰椎小關節(jié)錯位造成功能紊亂等病理因素所引發(fā),病因分為內力失衡與外力失衡兩方面,前者包括腰部突發(fā)失重以及腰部長期處于不當姿勢狀態(tài);后者主要指外力撞擊。臨床癥狀主要為腰痛、活動受限,若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臨床可轉為慢性腰痛,可因勞累誘發(fā)或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膏摩”一詞,最早由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正式提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是以外治法為主的,中醫(yī)經(jīng)典《黃帝內經(jīng)》中就曾經(jīng)記載了多種可供按摩使用的介質,可見當時醫(yī)家就有了將按摩與藥物結合的“膏摩”法的認識,但并未對按摩的具體手法及作用做出明確的描述,而是突出了各種介質的作用,將各種不同的介質用于治療出現(xiàn)不同癥狀的疾病。現(xiàn)代治療也少有“膏摩法”治療運動關節(jié)類疾病的具體操作方法,本試驗旨在使用一套完整的膏摩法治療急性腰扭傷,并通過與傳統(tǒng)推拿的比較分析證明其臨床的有效性。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診于上海市氣功研究所傷科門診部的急性腰扭傷患者60例。按就診單雙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36.25±7.26)歲。對照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38.45±9.23)。病程為發(fā)病3天到2周之間。兩組患者年齡分布進行分析(t=0.07,P=0.82 >0.05),可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年齡構成不具顯著差異,具備可比性;對兩組患者性別分布進行分析(t=0.05,P=0.86 >0.05),可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性別構成不具顯著差異,具備可比性。兩組患者治療前腰椎前屈、后伸、左側屈、右側屈活動度分別進行分析(均P>0.05),可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腰椎在以上4個方向的活動度均不具顯著差異,具備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腰椎活動度比較(單位:°)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相關標準擬定:①有腰部扭傷史,多見于青壯年;②腰部一側或兩側劇烈疼痛,活動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強迫姿勢以減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痙攣,或可觸及條索狀硬塊,損傷部位有明顯壓痛點,脊柱生理弧度改變;④X線平片檢測無明顯陽性發(fā)現(xiàn)。
①符合以上診斷標準;②無其他相關類疾病者,如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綜合癥等;③完成全部治療過程,對治療手段耐受者。
①不符合該病中醫(yī)診斷標準者;②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脊髓造血功能障礙或急性感染者;③并發(fā)癥嚴重患者;④其它相似癥狀如腰椎間盤突出、棘上韌帶斷裂、腰椎骨折等;⑤非唯一參與本試驗者;⑥接受本試驗前短時間內曾接受其他方法治療者。
①治療期間發(fā)現(xiàn)不符合納入標準;②不遵守試驗要求及主動退出試驗者;③治療期間出現(xiàn)較重并發(fā)癥或病情惡化者;④未按要求完成2個療程治療者。
兩組患者取穴均以督脈及膀胱經(jīng)上穴位為主:委中穴(雙側)、金門穴(雙側)、腎俞穴(雙側)、腰陽關穴和腰夾脊穴(雙側)。
2.1.1 觀察組 以扶他林軟膏為介質,在患者腰部進行膏摩治療,①膏摩委中穴:患者臥位,醫(yī)者用兩拇指單指分別一指禪膏摩于左右委中穴上,同時用力,待患者感到酸脹、疼痛時停止加力,保持1 min,再加大力度待患者感到麻木感向下肢放射時,停止加力,保持2~3 min;②膏摩金門穴:患者仰臥位,醫(yī)者用兩拇指單指一指禪推法膏摩于左右金門穴上,同時向足跟方向用力,待患者感到有疼痛、麻木感向足跟方向放射時,停止加力,保持1~2 min;③膏摩腎俞穴:患者腹臥位,醫(yī)者用兩手大魚際揉法分別膏摩于左右腎俞穴,同時向下用力,患者感到酸脹、疼痛時停止加力,令患者用力咳嗽1次,保持1~2 min;④各穴位膏摩擦法2 min,膏摩揉法2 min,膏摩一指禪推法結合指針療法操作2 min;⑤腰背夾脊穴、腰陽關穴各穴點按2 min,給予腰部滾法治療2 min,最后腰椎斜板法左右各1次。
2.1.2 對照組 以傳統(tǒng)手法治療為主,在患者腰部進擦法2 min,揉法2 min,一指禪推法2 min,腎俞穴、腰背夾脊穴、腰陽關穴、委中穴各點按30 s,給予腰部滾法治療2 min,腰椎斜板法左右各1次。最后給予扶他林軟膏涂抹外用,以排除扶他林本身藥物治療效果對研究的影響。
以上兩組試驗對組內患者采取每天1次治療,治療7次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前后分別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采集和統(tǒng)計分析。
2.3.1 療效標準 采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臨床治愈:癥狀完全消失,活動自如;好轉:癥狀基本消失,腰部活動正常;無效:治療后癥狀、功能無改善。
2.3.2 癥狀分級量化評價標準 將急性腰痛常伴隨癥狀分成6項,分別為腰痛、棘突旁壓痛、下肢放射痛、皮膚感覺、腱反射和直腿抬高試驗。每項均設4個標準,分別為正常、輕度、中度和重度,從程度由輕到重分別量化為0、1、2、3分以評定臨床療效,最高18分,最低0分。見表2。
表2 癥狀分級量化評價標準
選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t和卡方檢驗;有效率采用秩和檢驗,當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3。兩組比較 χ2=3.654,其中 P=0.037 <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膏摩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的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傳統(tǒng)推拿療法。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通過腰椎活動度比較反應其治療效果,通過對兩組實驗前后活動度的測定結果的統(tǒng)計學分析,得出相應結論,具體見表4。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腰椎活動度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均有明顯改善;治療后兩組間比較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在改善腰椎活動度這一方面膏摩法和傳統(tǒng)推拿方法并沒有明顯的療效差別。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腰椎活動度比較 (單位:°,n=30)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積分變化比較反應其治療效果,通過對兩組實驗前后癥狀積分變化的測定結果的統(tǒng)計學分析,得出相應結論,具體見表5。①兩組患者腰痛和棘突旁壓痛治療前后均有極其顯著差異(P<0.01),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可說明兩種方法治療急性腰扭傷所產(chǎn)生的腰痛及棘突旁壓痛具有顯著療效,同時膏摩法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推拿方法;②兩組患者下肢放射痛、皮膚感覺、直腿抬高試驗治療前后均有極其顯著差異(P<0.01),同時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無顯著差異(P>0.05),可說明兩種方法治療急性腰扭傷所產(chǎn)生的下肢放射痛、皮膚感覺、直腿抬高試驗均有顯著療效,但二者之間并無明顯差別,治療作用相近;③兩組患者腱反射治療前后均無顯著差異(P>0.05),可說明兩種治療方法對腱反射異常的治療均無明顯效果。
表5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積分變化比較(n=30)
急性腰扭傷是工作中困擾人們生活的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上針對此病的治療方法繁多,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傳統(tǒng)推拿法主要以疏通氣血、調節(jié)陰陽,通則不痛進行治療,在《肘后備急方》中古人總結了漢代以前的眾多膏摩療法,如:五毒神膏、虎骨膏等[2]。當時各醫(yī)家對“膏摩”的闡述及介紹側重于對介質作用的闡述,而對手法的闡述并不明確?,F(xiàn)代醫(yī)學者[3]將人工合成秋水仙堿藥物加入其中,用以治療膝關節(jié)炎,雖取得良好療效,但仍以“膏”的成分為主要變量,并未將推拿手法的物理因素加入研究范圍中。古代膏方雖然組方繁多,但組成和功效大致相仿,與此同時,按摩尚因未形成一定的體系,使醫(yī)者將研究的側重點都放在了探究“膏”的組成上面。當代醫(yī)家對“膏摩”的手法研究較為豐富,認為“膏摩”手法可以促進軟組織修復[4],一指禪手法配合膏摩可以對骼骨致密性骨炎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等[5]。隨著推拿體系的逐漸完善,“膏摩法”在現(xiàn)代推拿中將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同時“膏摩”法中使用的介質也在隨著該方法的普及而逐漸完善和發(fā)展,如將扶他林軟膏作為介質[6-7]配合推拿療法治療髕下脂肪墊勞損型膝關節(jié)炎等。扶他林軟膏的主要成分為雙氯芬酸二乙胺,為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劑,其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急性腰扭傷為軟組織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過度牽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傷,導致機體對于物理、化學等因素引起的無菌性炎癥刺激的防御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本次研究醫(yī)者將扶他林軟膏作為膏摩介質,運用多種推拿手法治療急性腰扭傷,通過臨床試驗研究及對比發(fā)現(xiàn)膏摩法對于急性腰扭傷取得良好的療效,為膏摩臨床應用的有效性提供了良好的佐證。膏摩法手法操作簡便、藥用扶他林不良反應較小、而且“膏方”種類繁多,可以更好的進行研究和利用,臨床療效顯著,易于被患者接納,值得在未來的臨床工作中廣泛推廣。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5
[2]葛洪.肘后備急方[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3]季遠,劉愛華,朱媛慧,等.膏摩初探[J].按摩與導引,1999(3):5-7
[4]孫思邈.千金方[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
[5]程英武,詹紅生,林勛,等.膏摩治療家兔急性軟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0(5):326-332
[6]蕭楓,朱鼎成.一指禪手法配合膏摩治療骼骨致密性骨炎30例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8,42(5);60-61
[7]史潔,徐洪偉.扶他林乳膏合小活絡丹外用治療髕下脂肪墊勞損60 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4):125-126
Clinical Effect of Massage with Chinese Drug Past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mbar Sprain
QIU Xiu-yu1,LI Tong-jun2,XU Jia-tuo3,ZHAO Dan1,LIU Xu-dong2△,PAN Jun-ying4
(1.Shanghai Qigong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030,China;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01,China;3.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4.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herapy of massage with Chinese drug past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mbar sprain.Methods:60 patients with acute lumbar spr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30)and the control group(n=30);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ssage with Chinese drug past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assage.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It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lower back pain and tenderness of spinous process after th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 <0.05);bu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lumbar motility,lower limb radiation pain,cutaneous sensation,and reflex improvement after th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 >0.05).Conclusion:The therapy of massage with Chinese drug paste has better curative effect on acute lumbar sprain than conventional massage,in terms of relieving lower back pain and tenderness of spinousprocess.
Therapy of massage with Chinese drug paste;Acute lumbar sprain;Conventional massage therapy
R246.2
A
1005-0779(2017)10-0048-04
黑龍江省自然基金項目,編號:H2016067;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預算內項目(自然科學類),編號:2013jw3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科研基金面上項目,編號:201722。
仇秀宇(1964-),男,主治醫(yī)師,從事推拿治療關節(jié)病研究。
△通訊作者:劉旭東(1984-),男,主治醫(yī)師,從事推拿治療頸腰椎病臨床工作。
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