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獲嘉縣人民醫(yī)院(453800)李新富 李春鵬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及飲食口感的不斷變化,辦公室上班族的長期坐立容易造成機體局部血液運行出現不暢導致靜脈曲張等現象發(fā)生,突然或大量長期食用較辣食物、較咸或較甜食物均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間接導致痔瘡的發(fā)生。痔瘡不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學習,同時還會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危害[1]。痔瘡常見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排便不敢用力、排便疼痛、坐立疼痛、便血及肛門突出等[2]。痔瘡早期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癥狀且治愈率較高,治療較晚時容易造成肛門感染,甚至容易造成敗血癥危機生命。目前痔瘡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傳統(tǒng)的切除術和吻合器痔環(huán)切除術,有關這兩種治療手術的報道較多[3],為了有效分析此兩種治療手術效果差異,本文以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2例痔瘡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對其治療過程中各項指標進行差異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痔瘡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痔瘡臨床診療指南》診斷標準判斷所有患者均符合痔瘡診斷標準。將102例患者利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人,觀察組:男35例、女26例,平均年齡(38.7±2.1)歲,平均病程(7.3±1.54)天;對照組:男38例,女23例,平均年齡(40.1±1.79)歲,平均病程(6.9±2.13)天。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中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同意并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且所有同意書均經本院相關委員會審批通過。
附表1 不同手術條件下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對比分析
附表2 不同手術條件下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分析
附表3 不同手術條件下兩組患者康復程度對比分析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空腹12h以上,并做好心態(tài)調整。術前2h均接受常規(guī)系統(tǒng)化檢查,并對患者病史情況和手術方法核對準確,同時對患者實施肛門壓力檢測、會陰部消毒及灌腸處理。對照組:患者均采用傳統(tǒng)的痔瘡切除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做好消毒。局部進入深度麻醉后,用組織鉗將病灶四周提起,齒線從四周穿過,以“V”型提起,然后以反“V”型將病灶切開,將病灶組織順著括約肌淺組織向外剝離且保留皮瓣,然后實施荷包縫合雙重結扎,局部用青霉素生理鹽水清洗,消毒棉球擦干后涂擦碘酊,并包扎。觀察組:在傳統(tǒng)護理基礎上采用吻合器痔環(huán)手術進行治療,手術麻醉方式為腰間硬膜外麻醉,術前擴肛5min,用無創(chuàng)鉗3對提起肛門邊緣處皮膚,對患者病變部位進行確診后,通過肛門擴張器在肛門黏膜下層(3點鐘)位置實施順時針荷包縫合一圈,在距離內圈向外1cm處(9點鐘方向)順時針縫合第二個荷包。嚴密縫合后置入吻合器,吻合器頭部插入兩個荷包上方后收線打結,進行二連結,做好局部消毒包扎。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不同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術后并發(fā)癥(尿潴留、排便疼痛、排便出血、肛門炎癥)。同時以《中醫(yī)肛腸科診斷療效標準》對患者臨床康復程度進行評價:治愈,痔瘡局部癥狀消失且無臨床癥狀;顯效,痔瘡局部癥狀及臨床表現均顯著改善;有效,痣瘡局部癥狀及臨床表現均有所改善;無效,痣瘡局部癥狀及臨床表現均未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對比分析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對比分析,由附表1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和切口平均愈合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項數據對比差異較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分析 由附表2可知,兩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術后并發(fā)癥,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康復程度對比分析 由附表3可知,在不同手術條件下兩組患者康復程度差異顯著,治愈、顯效、有效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觀察組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痔瘡是肛腸疾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依據發(fā)病原因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依據病變部位分為內痔和外痔。痔瘡患者常見臨床癥狀表現為便血、排便疼痛、肛門外墜及患者短暫貧血等現象。痔瘡發(fā)病后及時治療和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如果未得到及時治療常常會繼發(fā)局部炎癥,同時造成患者飲食擔心程度增加,飲食量縮小等生活問題[4]。痔瘡的治療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期的痔瘡治療包括填塞、皂角等重要軟膏涂擦等。而復發(fā)性及病程較長的痔瘡使用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周期長,效果不理想[5]。因此,隨著現代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手術治療成為治療痔瘡成功率最高的一種治療方法。本研究通過對近年來痔瘡手術治療報道匯總分析,并結合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間治療效果對比分析,有效驗證了實施傳統(tǒng)手術治療痔瘡不僅手術時間長、傷口愈合時間長、同時治愈率顯著低于吻合器痔瘡環(huán)手術治療,在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中吻合器痔瘡環(huán)手術治療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痔瘡手術。吻合器痔環(huán)通過縮短手術時間降低組織損傷,同時加快切口吻合降低藥物使用面積,從而加快了局部手術組織的愈合程度,因此實施吻合器痔環(huán)手術治療比傳統(tǒng)手術治療更具有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