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450000)兌宏志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臨床表現主要分為UA、AMI 2種。ACS病情進展與動脈斑塊內炎癥反應程度關系密切,而動脈斑塊內炎癥反應是由Periostin、VEGF、ET-1等炎性因子直接介導產生[1]。本研究選取ACS患者96例,通過設置健康對照組,旨在探究血清中ET-1、Periostin、VEGF含量檢測在ACS病情評估中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ACS患者96例作為研究組,其中女42例,男54例,年齡51~72歲,平均(61.03±5.27)歲,依據疾病類型分為UA(49例)、AMI(47例),另選同期體檢健康者4 6 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女19例,男27例,年齡52~73歲,平均(61.47±5.39)歲。各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各組均取空腹12h靜脈血5ml,且不加抗凝劑以1500r/min離心15min,分離血清后取上清液并置于-70℃環(huán)境下保存?zhèn)溆?,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ET-1、Periostin、VEGF含量(試劑盒購自上海研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析比較各組血清ET-1、Periostin、VEGF含量。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1.0統(tǒng)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t 檢驗并以(±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ET-1、Periostin、VEGF含量 研究組ET-1、Periostin、VEGF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1。
2.2 比較研究組內不同疾病類型ET-1、Periostin、VEGF含量 AMI患者ET-1、Periostin、VEGF含量均高于UA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2。
ACS病情進展迅速,而炎癥反應為推動其病情進展關鍵因素,炎性因子于血栓形成、粥樣斑塊性質改變、內皮細胞損害、動脈粥樣硬化、脂質沉積等諸多病理過程中均有參與介導,且對粥樣斑塊穩(wěn)定性及病理過程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對血清中某些炎性因子含量進行檢測,對ACS病情評估有重要意義。
Periostin為分泌型黏附蛋白之一,具有可溶解性,對血管基質蛋白增加及血管平滑肌細胞繁殖、新生血管形成均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另外動脈粥樣病變斑塊內新生血管數量,是隨病情進展而不斷增多,而Periostin在動脈粥樣病變進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本研究中,研究組Periostin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病變較為嚴重的AMI患者Periostin含量顯著高于UA患者,有力佐證了血清中Periostin含量與ACS病情進展關系密切。分析原因在于:Periostin介導生成的血管內皮發(fā)育不成熟,而脂蛋白與炎癥細胞較易經由此類不成熟管腔浸潤至粥樣斑塊內,引起新生血管破裂而導致斑塊出血及血栓產生,進而致使ACS發(fā)生、發(fā)展[3]。ET-1為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的血管收縮因子之一,其含量多少與血管受損嚴重程度成正比,可作為判定血管內皮功能受損程度重要依據;VEGF為促進血管新生功能最強細胞因子之一,Periostin也是通過激活VEGF受體使其充分發(fā)揮調控血管生長的功能,進而顯著促進血管新生[4]。楊敏等[5]學者研究指出,血管新生與冠狀動脈病變關系密切,而由ET-1、Periostin、VEGF介導的炎癥反應是導致血管新生重要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ET-1、VEGF含量均高于對照組,且AMI患者ET-1、VEGF含量均高于UA患者,結果充分表明血清中ET-1、VEGF含量與ACS病情進展關系密切,對其含量進行檢測有助于診斷鑒別ACS患者及準確評估其病情進展情況。
附表1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ET-1、Periostin、VEGF含量(±s)
附表1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ET-1、Periostin、VEGF含量(±s)
組別 ET-1(pg/ml) Periostin(ng/ml) VEGF(ng/ml)研究組(n=96) 2.67±0.53 146.31±24.92 158.69±26.03對照組(n=46) 0.86±0.14 92.24±17.32 92.08±9.86 t 22.747 13.251 16.763 P<0.05 <0.05 <0.05
附表2 比較研究組內不同疾病類型ET-1、Periostin、VEGF含量(±s)
附表2 比較研究組內不同疾病類型ET-1、Periostin、VEGF含量(±s)
組別 ET-1(pg/ml) Periostin(ng/ml) VEGF(ng/ml)UA患者(n=49) 1.83±0.28 131.24±24.03 140.56±30.37 AMI患者(n=47) 3.64±0.91 162.54±27.19 183.28±31.56 t 13.285 5.983 6.759 P<0.05 <0.05 <0.05
綜上,血清中ET-1、Periostin、VEGF含量與ACS病情進展關系密切,對其含量進行檢測有助于診斷鑒別ACS患者及準確評估其病情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