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裕荃
摘要: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去哪兒了?學業(yè)負擔的沉重和應試教育的必然,使大多數(shù)中學生埋在課本、教輔和題海之中。筆者作為一名高中生,通過調查問卷、比較分析和實證分析的辦法,從自身的角度試圖探討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市揚供應的現(xiàn)狀、問題,并通過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中學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人的心智初步健全、人格日趨完善,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深造和走入社會奠定了基礎。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除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培養(yǎng)和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還有學會閱讀。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也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崩羁喽U老先生也教導我們:“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敝娙颂諟Y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钡鹊?。可見閱讀在中外名家心目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學生,課內閱讀是學習之需,好比每日三餐是非吃不可的,課外閱讀更是興趣所在,好比餐后水果,愉悅身心的同時,更補充著正餐所缺之營養(yǎng)。對于中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身心成長來說,學會閱讀和系統(tǒng)學習是相得益彰的,而課外閱讀對于彌補課內閱讀不足、增進對課程學習的理解、提升學生整體知識層次和精神修為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一、供應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推廣、出版事業(yè)發(fā)展和科技進步,閱讀已經(jīng)走進了千家萬戶,一般讀物隨手便可購買或下載,珍貴讀本也可在圖書館借閱或網(wǎng)上瀏覽,父輩們當年幾人輪流閱讀一本書或在圖書館爭搶位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了。對于大部分城市里的中學生來說,能不能進行課外閱讀不再是問題,而閱讀什么、怎么閱讀,成為了決定課外閱讀質量的關鍵。從市場供應的角度看,就是要解決內容和渠道的問題。
為了更好了解當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市場供應現(xiàn)狀,筆者在所在學校進行了調查。調查通過發(fā)放問卷和個別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是高中二年級的部分學生。
一是閱讀習慣。有閱讀習慣的占91%,其中表示很喜歡閱讀的占53%;閱讀的理由有考試需要占47%、個人興趣占31%、老師或家長要求占9%、其他占13%。
二是閱讀內容。喜歡看小說的占40%,其中科幻小說占38%、青春小說占33%、歷史小說占l&/o、武打小說占4%、其他占15%;喜歡看中外名著的占16%;喜歡看動漫的占22%喜歡看報刊的占13%;喜歡看教輔書的占9%。
三是閱讀渠道。購買書籍的占37%,交換書籍用于閱讀的44%,圖書館借閱的占19%;其中,通過電子方式閱讀的占據(jù)69%。
四是閱讀時間。在節(jié)假日閱讀的占37%,自習課或課后閱讀的占22%,碎片時間閱讀的占33%,其他時間閱讀的占8%。
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當前中學生課外閱讀市場供應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現(xiàn)狀:一是消費習慣趨好,但功利色彩依然濃重。部分中學生具有積極的閱讀習慣,出于興趣進行閱讀的比例較高,反映出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消費習慣正在養(yǎng)成,但仍有較大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出于考試需要或老師和家長督促。二是供應內容不均衡。大部分中學生喜歡看小說,特別是科幻小說和青春小說,其次是動漫,而喜歡閱讀中外名著的不到五分之一。這既反映了中學生年齡層次和認知水平的特點,也反應了市場供應在內容端需要進一步強化引導。三是供應渠道不豐富,中學生課外閱讀的主渠道是自主購買和交換,借閱的比例較低,反映出課外閱讀公共服務建設較弱,除圖書館外的其他借閱場所或讀書沙龍缺位;同時隨著手機的普及,電子書閱讀比例占據(jù)近三分之二,社交信息和垃圾信息對課外閱讀的沖擊較大。四是供應時間碎片化現(xiàn)象嚴重。很多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利用有限的空閑時間、依靠手機或移動上網(wǎng)設備進行的,嚴重的碎片化閱讀會導致效率和效果的雙重下降。
二、原因分析
1.老師和家長對中學生課外閱讀重視不夠。在中學階段,老師和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及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有的老師和家長將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視作“不務正業(yè)”或“讀閑書”,在追求考試成績這個指揮棒的帶動下,唯有圍繞教學大綱讀課本、做習題才是正道,除了語文老師會提出一些課外閱讀的要求外,其他學科的老師不支持甚至是反對學生看課外讀本,導致學生的潛意識里認為課外閱讀是可有可無的,是影響學習的,甚至是和老師家長作對耍個性用的。在部分老師和家長唯成績論的思想作用下,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這對本來應該各取所長、相得益彰的“好兄弟”卻成了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2.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供應體系不健全。在筆者所在城市的圖書城和圖書市場里,和中學生相關的絕大部分都是教輔書籍,且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而一些傳統(tǒng)文化讀本、中外名著卻是羞答答地藏在最里面。如果這種導向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無可厚非的話,作為內容提供商,比如出版社、國有圖書市場等,也可以適當考慮推出一批符合中學生閱讀特點和能力要求的國學讀本和名著解讀等,激發(fā)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從調查隋況看,中學生普遍熱衷追劇或閱讀容易懂及和自身關聯(lián)性強的小說或動漫作品,對于文學性、藝術性強的散文、喜劇作品等難以問津。
5.中學生課外閱讀的供應渠道有待完善。一是現(xiàn)有供應渠道偏少。目前中學生購買課外閱讀書籍的來源主要是線下的圖書城和圖書市場、線上的圖書商店等,且以自主購買及購買后交換閱讀的方式為主,借閱比例較低,這與學校圖書館、公共文化場地建設力度較弱有直接關系,很多學校都沒有比較完備的圖書館,即使有圖書館,存書的規(guī)模和范圍也有限,學生很難借到喜歡的圖書,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課外閱讀的難度。二是供應渠道仍需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書本閱讀乃至現(xiàn)在的電子閱讀都需要占據(jù)大量時間,但中學生特別是三年級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重,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應付課堂學習和課后補習,自由支配的時問很少,這也是為什么中學生碎片化閱讀時間過長的原因。三是更加注意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生內容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應多傳播正能量內容,杜絕暴力、色情內容。
三、應對措施
一要培育課外閱讀的濃厚氛圍。課外閱讀能讓中學生接受課堂之外的更廣泛的知識和經(jīng)驗,能更好地輔助課堂學習,也能更好地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和道德情操。堅持課外閱讀對中學生來說好處很多,這需要學校和家庭一道努力,為中學生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鬃诱f: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朴陴B(yǎng)成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家長應帶頭養(yǎng)成閱讀習慣,利用周末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或與孩子共同分享一本書的心得;老師應鼓勵、支持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對于學生提出的涉及課外閱讀的問題應耐心輔導,讓學生能夠在充滿書香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成長。
二要豐富課外閱讀的內容供應。作為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內容,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貼近生活。好的內容能夠在引人人勝的同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針對當前中學生讀物工具性、說教性太強的現(xiàn)狀,從供應端看,有關教研或出版機構可以策劃、制作、傳播一批符合當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中學生身心發(fā)展實際的文化作品,可以涵蓋中外名著解讀、傳統(tǒng)文化應用、正能量文化傳播等,具體形式既可以是傳統(tǒng)書籍,也可以是動漫、小說等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載體,更可以考慮相關文化衍生品等,形成一種較完備的課外閱讀內容體系;從終端看,應充分發(fā)揮學校和老師的作用,支持老師有計劃、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尤其是對中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要能結合自身閱讀體驗為學生閱讀提供指導和幫助。
三要健全課外閱讀的供應渠道。暢通的供應渠道,能讓中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中更好整理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可以從校內校外雙管齊下進行。從校內看,應多結合課堂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舉辦讀書沙龍、開展讀書征文和演講、舉行讀書知識競賽等,使閱讀和分享結合起來;加強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的建設與管理,豐富藏書品類,延長借閱時間,有條件的地區(qū)或學??梢钥紤]與圖書供應機構合作建立校園書店等;從校外看,應該鼓勵、支持一批善于做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廣的供應商或特色書店;推動國有圖書展銷機構在醒目位置設置學生課外閱讀專欄,推薦一批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圖書和刊物等。
(作者單位系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