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
89歲高齡的溫振英是北京中醫(yī)醫(yī)院的兒科主任醫(yī)師,她精神矍鑠,耳聰目明,步履健勁,現(xiàn)在仍然堅持每周一次的門診。有人問及溫老是如何保養(yǎng)身體的?老人家笑笑說:“現(xiàn)在我都奔90的人了,可我從來不早睡,不午休,為的就是證明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整體觀,神體一致,勞逸結合,飲食均衡,多勞動,多思考才是最好的養(yǎng)生之道?!?/p>
身心用則進,廢則退
別看溫老不參加任何鍛煉,但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她可是樣樣都不落。將鍛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是老人家踐行整體觀的一種方式。
現(xiàn)在,每周溫老都堅持出一次門診,一連四五個小時,不休息、不喝水、不如廁,堅持到看完最后一個小患者才稍微喝點水,潤一潤嘴唇。溫老反對大口大口喝水,她提倡小口抿著喝,適可而止,不要刻意保持喝水量。李敏醫(yī)生是溫老的學生,她感慨地說:“老師雖然年齡大了,但給小患者看病仍十分認真,思路敏捷,章法清晰,還時不時地向學生提問,一上午的門診結束,學生都感覺疲勞,溫老卻仍然精神煥發(fā)。”跟老師久了,李敏醫(yī)生深切地體會到,溫老常說的“身心皆用則進,廢則退”的含義。
不做“素食者”,
反對“酒肉臭”
提到飲食,溫老總愛說四個字:膳食均衡。她說,中醫(yī)強調的是食物宏觀種類的均衡,表現(xiàn)在食物質和量的均衡,進食的時間、速度、進食時的精神、情緒都要適宜。如《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中提出過“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即膳食要葷素搭配、果蔬相參。溫老不主張做“素食者”,她說,既往出家人能有幾個長壽?但“朱門酒肉臭”的貴族也未必出幾個長壽者。
在膳食均衡上,溫老時常強調五味、五色與五臟的關系。她說:“我的早餐很簡單,時常是一份白醋(加糖)泡生蘿卜、面包兩片、牛肉兩片。”她解釋說,醋是酸味,入肝經;糖是甜味,入脾經;蘿卜是白色入肺經;面包是必要的谷物;牛肉補充人體需要的蛋白質。
這份早餐看似簡單,卻蘊含著“五色五味入五臟”的深刻含義。對午餐和晚餐,溫老還是把握膳食平衡的原則,谷物、肉、蛋,都要攝入,不能挑食。
食有六宜
在飲食方面,溫老還提倡“食宜早些、食宜緩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軟些”“不欲極饑而食”“食不欲急,急則損脾,法當熟嚼令細”。以溫老幾十年對營養(yǎng)性疾病和脾胃病的臨床體會,這些箴言堪稱警世名言。
現(xiàn)在,每到門診日,溫老診室外都有一堆家長,有慕名而來的,也有小“老病號”,還有媽媽以前是溫老的患者,現(xiàn)在帶著自己的孩子來求診的。提起溫老,家長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用四個“最”來形容她:最權威、最細心、最耐心、最溫和。
(摘自《北京青年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