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建云
老人的“暈輪效應”
文/金建云
暈輪效應(Halo Effect)又稱“光圈效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人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年輕人在熱戀時往往出現(xiàn)“暈輪”,比如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愛上了娜坦麗。娜坦麗要普希金陪她游樂,普希金為此丟下創(chuàng)作,債臺高筑,最后還為她決斗而死。
不要以為暈輪效應是年輕人的專利,事實上,當今的許多商家瞄準老年人,就是因為老年人更容易“暈輪”!老年人情感寂寞,遇到先搞關系再推銷的推銷人員,常常容易出現(xiàn)暈輪效應,購物時失去理智,常為贈品而買下并不需要的正品。
那些標榜老年人專用產(chǎn)品的推銷員們,往往會把他們的產(chǎn)品說的神乎其神,包治百病。他們的話術都非常高明,抓住了老年人怕死的弱點(沒病沒災的就想找點藥吃吃),夸大產(chǎn)品療效,覬覦著大爺大媽們的錢袋子。
在感情方面,有些老年人“暈”得猛烈卻短暫,發(fā)現(xiàn)自己消費太多之后就懸崖勒馬;但是很多老人“暈”得慢熱而持久,漸漸把自己的退休金都用來買華而不實的商品。
退休教師劉老太跟隨女兒在大城市帶孫子之后,倍感空虛。她在微信上認識了一個很有文化、有口才的“老師”。在被邀請參加了幾次講座之后,她非常崇拜這位老師,老師推薦的保健品她統(tǒng)統(tǒng)都買來吃……直到這位老師所在的傳銷組織被曝光,她才知道自己過去是“暈”了。
父母為何愛買保健品,花的錢還很多?大多是因為心里空虛,希望借此來彌補。而老人在購買保健品時也容易產(chǎn)生誤區(qū),覺得東西越貴,效果越好,便宜的反而沒有療效。此外,老人也有攀比心理,和同伴在一起,總覺得我花了幾千塊錢買保健品,說出去有面子。
大多數(shù)的老年人自認為理性,具有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認為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自己經(jīng)過見過的事情多,不再將任何人籠罩在神秘的光環(huán)之下。然而,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這種想法是自欺欺人的。
美國最著名的心理咨詢專家,萊特博士寫道:“從人性來說,老年人害怕沒有權力,喜歡坐在方向盤后面,寧可翻地圖也不愿去問。老年人喜歡說:‘一切都很好,全在我的掌控之下?!欢鴼埧岬默F(xiàn)實讓他們感到壓抑和焦慮,老年人在潛意識中便要避免那些讓他們感覺無力支配的局面,他們渴望被‘導師’引導,甚至對不合格的領袖產(chǎn)生盲目的崇拜與忠誠?!?/p>
在情感領域中,老年人的暈輪效應往往多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暈輪效應在家庭關系中的殺傷力,不亞于代際矛盾。
老周所參加的“門球俱樂部”最近來了一位孫老太太。她不但美麗優(yōu)雅,球技很高,而且組織能力很強,很快就成為球隊的領導者。老周對這位比他大3歲的老太太產(chǎn)生崇拜、親切感、渴望與她交流。這位老太太善于用情感來激勵大家,鼓舞士氣。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周發(fā)現(xiàn)她對球隊的其他老頭們也是同樣關心愛護,“磁化”著大家的心。
老周發(fā)現(xiàn)自己對老伴的態(tài)度越來越差,甚至經(jīng)常心里暗暗將她與孫老太太作比較。他發(fā)現(xiàn)自己竟像“暈”了一樣,不知不覺中給自己的婚姻埋下地雷與暗礁……當老周的體檢報告顯示他不能運動量過大時,他仍然樂此不疲地跟著球隊去打比賽,最終病倒了。
正如日周的光輝,會在云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huán)作用。人對人的迷戀、崇拜和仰慕也會讓人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zhì)。
老年人因為暈輪效應所犯的情感錯誤,類似于女人為了一頂帽子而買一身昂貴的衣服來搭配的錯誤。當理智恢復的時候,老年人會自責內(nèi)疚,但是一些不好的結果已經(jīng)釀成。所以,老年人更要“跟對人”,經(jīng)常理智地檢討一下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是否受到暈輪效應影響,已經(jīng)失去了公允。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怂?Robert Hicks)形容說:“我們可以用情感壁壘保護我們,或者逃離現(xiàn)實中我們內(nèi)心最深處的種種害怕和擔心,而一旦這樣做了,我們也就失去了一個人的自我,就容易對人產(chǎn)生錯誤的崇拜。”
所以,對廣大的老年朋友來說,防止暈輪效應最好的辦法是“走入群體生活,建立良好社交”。一個社交生活穩(wěn)定而健康的人,是不容易對某一個人產(chǎn)生仰慕之情,陷入越來越深的“忠誠”中去的。一個家庭關系健康,能聽得進家人建議,凡事與老伴商量的人,不太會走進暈輪效應的迷宮,迷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