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師:題目“別餓壞了那匹馬”,請問青年攤主有馬嗎?
生:沒有馬。
師:沒馬卻說有馬,這不是欺騙嗎?
生:他沒有騙別人的錢財,而是“騙”人去看他的書,是善意的欺騙。
師:那他還是在騙,只是騙的目的不同,是一種無私的“騙”。
生:對……好像也不全對!青年說:“快把馬草提進去,別餓壞了那匹馬?!边@是對妹妹碧云說的;而對“我”說“以后馬草就賣給我,別耽誤時間餓壞了那匹馬”,這里關(guān)鍵是增加了“別耽誤時間”,說法就不同。
師:是啊,“耽誤”了什么“時間”呢?馬吃草的時間嗎?根本沒馬呀?
生:哦,我明白了,如果那個孩子到處找買馬草的人,就耽誤了他看書的時間。
師: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孩子渴望讀書、渴求知識,就像饑餓的馬兒想吃到鮮嫩的青草那樣?!皠e餓壞了那匹馬”,意思是別“餓壞了”孩子旺盛的求知欲。
生:對,青年對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心知肚明,因此不惜采用似騙非騙的方法,犧牲自己的利益,收下對他來說毫無用處的一堆草,讓孩子得以安心讀書,真是用心良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