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
“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苯杳献诱Z,題《詩書畫》。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于近百年。人心之失恒,又莫甚于當世。風寒暑濕侵其外,貪瞋癡慢攻其內,我們確實病得不輕。所以在第十四期的寄語中,德國漢學家阿克曼先生就稱寒碧主編是一位大夫。治病先治心,儒家說“收放心”,釋家說“降伏其心”,這都是“古時丹”。
四年前,我和寒碧在北京第一次見面時,他就談起了這個雜志的理念。他說要重續(xù)斯文傳統(tǒng),詩教尤為命脈。我們不約而同說到了“溫柔敦厚而不愚”,也順便牽扯了“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醫(yī)家所謂“凡診病脈,平旦為準”。孟子說:“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他相信人本來健康正常,只因為我們后來舍本逐末,才染上這麻木不仁的種種頑疾。毒者,偏也。寒碧既嫻熟經方,也敢用偏方,乃更不惜用狂肆的當代藝術來療救文化學術的固陋壅蔽。至于域外之方,種種新觀念新思潮,分析型的體驗型的,他照例接引綜合,由此敞開寬廣的視域,至少獲得鮮明的照鑒。故《詩書畫》的征稿方向很雜,其用心乃在于打通今古中西。
對寒碧主編的觀察,從他的筆名開始。見他的身影,聽他的言談,就想到李白的《菩薩蠻》:“寒山一帶傷心碧”。他說與姜夔的詞境聯(lián)系更緊:“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倍覀兊木壏郑簿褪俏骱?。我是杭州人,自小在西湖嬉戲沉浸,以為“昵友”。寒碧是天津人,他說他三十年前第一次看到西湖,就像賈寶玉初見林黛玉:“這妹妹我曾見過?!焙蠓蜃约旱纳眢w,實在是不敢恭維,真有點兒像黛玉。每次電話通問,不是一夜沒睡,就是感冒咳嗽。我挖苦他說,你這身體就是一塊濕漉漉、冷索索的舊棉絮,要拿到寶石山上好好地曬上幾天。
法國人阿考斯和瑞士人朗契尼克合著的《病夫治國》,是我在九○年初讀過的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書中講述了二次大戰(zhàn)前后,二十多位著名的政治家在治理國家、創(chuàng)造時代背后的身體的故事。病夫治國,或有所失。那么,寒大夫治文化病,是否亦令人殷憂呢?孟子是這樣回答的:“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p>
嚴善錞,丁酉秋分
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