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妮
摘 要:北海咸水歌是數百年來流傳在廣西北海疍家人生產生活中的一種民間歌曲,疍家人的海洋生活特點和方式在歌曲中得到了體現,歌曲反映了疍家人的生存變遷,展現了疍家人的心理活動與精神追求,是廣西海洋文化的人文表征。咸水歌的藝術色彩濃厚,現階段風格逐漸演變,有了嶄新的發(fā)展模式,本文詳細介紹了北海咸水歌的由來與藝術特點,并通過文獻的調查研究,討論了咸水歌的發(fā)展現狀。
關鍵詞:北海咸水歌;由來;藝術特點;發(fā)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I20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6-0120-01
北海咸水歌的歷史悠久,咸水歌的形成是疍家人生產生活中文化交融的集中體現,北海咸水歌承載著疍家人的文化寄托與精神訴求,傳承方式主要為口頭傳承,因此,咸水歌在傳承過程中融入了各年代的歷史印跡,又因為傳承方式較為單一,因此現階段北海咸水歌有一套獨特統(tǒng)一的藝術方式,北海咸水歌的藝術風格流變也展現了北海疍家文化的歷史變遷。
一、北海咸水歌的由來
北海咸水歌因傳唱的地域而得名。這種富含海之韻味的歌謠,隨著疍民遷徙飄移,在北海的土地上落地生根。①北海咸水歌有自身獨特的藝術特點,這是由它發(fā)展的社會歷史文化決定的,北海疍家人在生產生活中,有著獨特的生活方式,語言文化,農耕文化,居住文化。這些生活方式和文化,直接決定了咸水歌的由來;我們對北海疍家人進行了實地調研,老一輩的疍家人,疍家的祖先是遷至北海的外地人,他們經過北海時,發(fā)現北海的港灣很多,港灣較寬,十分適合人們居住,但是,他們本身是路過,因此沒有定居,之后便逐漸有人在此落腳生活,最終在北海筑起了房屋;但是由于臨近海洋,北海疍家的生產生活需要面對海洋的風暴等惡劣環(huán)境,他們的生活十分的艱苦,他們的勞動生活中,需要聲音給自己壯膽,鼓舞斗志,另外,還需要緩解長久勞作的疲勞和苦悶,面對寬廣的海洋時,他們還可以通過歌聲來哭訴生活上的挫折與不公,最終獲得心靈的解脫,北海的疍家人于是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自身的音樂~北海咸水歌。北海咸水歌寄托了疍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別是疍家婦女,通過咸水歌宣泄了內心的情感。②
二、北海咸水歌的藝術特點
(一)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咸水歌藝術特點
北海咸水歌的源于海洋,面對遼闊、空曠的海洋,可以使人心胸極為開闊和舒展,由于海洋的獨特環(huán)境和海洋生活條件的制約,歌唱這種人類天生的本能,一般不會受到勞作的動作和工作任務的限制,因此,歌唱伴隨著疍民所有的生產生活。北海咸水歌的曲調較為靈活,聲音較為舒緩;因為北海咸水歌與疍民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因此聲音相對較為淳樸自然,沒有一絲矯揉造作,另外,北海咸水歌寄托著歌者獨特的情感,因此在感情表達上也往往獨具一格,根據不同的歌曲性質,有的音調較為歡快,有的音調則較為低沉;北海咸水歌的曲調也取決于歌唱者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和場景,不同的歌唱者有著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具體的演唱時,歌唱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感對歌曲的歌詞進行即興編唱,對旋律的音調也遵著“問字索音”和“依聲填詞”原則,對節(jié)奏也要進行適當的拉伸與縮短,曲調也在發(fā)生著不同的變化。北海咸水歌在長期的發(fā)展變化中,主要是由于受不同地域遷徙疍民的不同文化影響,同時遷徙者的日常生產生活發(fā)生的許多變化,因此在異地定居的咸水歌也會受到當地文化與其他類型歌曲的影響,從而產生新的語調,獨特的風格,北海咸水歌的分支展現著自身獨特的特色。
(二)咸水歌的特點與風格演變
北海咸水歌的類型按歌曲內容主要分為生產歌與生活歌,生產歌的演唱地點主要位于田野,地頭和海洋上勞作場所,他們通過獨特的韻律反映了勞作的情景,體現了人們邊進行勞作邊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內容等,生活歌的發(fā)源地主要在于日常的生活,通過歌詞與具體的音調韻律,反應的生活中的瑣事與相關的情感。我們對以下的兩類歌曲進行了相關研究。
1.生產歌。生產歌表達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們在勞作時的內容傳授,展現出了勤懇勞作,樸實實干的樂曲風格。北海疍家人的生產方式主要有兩種,首先,有一部分是打漁,依靠海洋的獨特優(yōu)勢,打漁生存,另一部分則是水上的運輸,但是水上運輸相對較少,人們主要打漁為生,面對寬廣的大海,疍家人很少與外界的人進行交流,加上相關的生產工具也較為落后,另外,疍家人的打漁方式多為出海打漁,工作量較大,在打漁時,哼唱幾句傳統(tǒng)的北海咸水歌,可舒緩勞累,排解苦悶,振奮自精神,更好的進行生產活動。因此,北海咸水歌便成為了記錄北海打漁人生活的特有寫實。我們對相關的樂曲進行了分析?!冻龊8琛肥且皇妆焙/D家人熟唱的咸水歌,類型為生產歌,歌詞受到七絕詩的影響,整體來說對仗工整,歌詞優(yōu)美,另外歌曲實現了偶句押韻,并多次描寫時間,引發(fā)了相關內容,這種“序列”的手法是北海咸水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③
北海咸水歌中的生活歌主要通過即興唱腔的方式,記錄了疍家人的風俗和情感,節(jié)奏上來說較為自由舒緩,另外,歌曲沒有太大的起伏,歌詞較為樸實,韻律平緩柔和,波動不大,體現了傳統(tǒng)疍家人的樸素的生活態(tài)度。北海咸水歌的生產歌是對疍家人文化的記載,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2.生活歌。在中國的歷史上,疍家人受過了其他民族的壓迫與歧視,人們不讓其與陸地人通婚,不允許疍家人在陸地定居,他們跋山涉水,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種族生產生活的地區(qū),在不斷的繁衍與生活中,疍家人養(yǎng)成了獨立自主,尊嚴至上的獨特品質,咸水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疍家人的相關特點?!锻馍吃莻€好地方》主要講述了疍家人的生活變遷,該歌曲是反應疍家人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體現了疍家人生產生活中各個階段的政策與風格,是疍家人發(fā)展變遷的歷史寫照。另外,隨著歷史的變遷,與新時代的到來疍家人的社會地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疍家人的歌曲風格變的積極向上,疍家人成為了國家的主人,新時代的咸水歌創(chuàng)作折射出了疍家人嶄新的生活面貌。
3.總結。北海咸水歌主要分為生產歌與生活歌,在音樂學的角度,咸水歌主要分為嘆和唱,唱的情緒較為奔放有力,音域寬廣,音調較為抒情,音樂富有歌唱性,嘆是指低聲歌唱,感情較為豐富,相應的音樂具有較強的即興性,嘆的旋律較為柔和,主要分為三種曲調,嘆家調,唉調與嘆調,北海咸水歌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藝術特點豐富具有變化,但是整體來看,較為樸實,是農家歌的代表。
三、北海咸水歌的發(fā)展現狀和思考
(一)咸水歌的研究歷程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北海咸水歌逐漸引起了音樂界的關注,北海咸水歌是一種民間的歌謠,廣西本土作家韓家照先生對咸水歌的相關情況進行了分析整理,最終編寫了相關書目,但是當時的咸水歌知識停留在資料整理階段,還未真正的受到相關學者的研究,真正將北海咸水歌的研究納入視野的是21世紀出,黃妙秋先生發(fā)表的書《海韻飄謠—廣西北海咸水歌研究》。該書是真正意義的學術論著,對咸水歌的發(fā)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最終體現了音樂的本土化,真正意義上對咸水歌的發(fā)展現狀進行了探討。在此之后,不同的學者對咸水歌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對咸水歌進行了發(fā)展保護。
(二)咸水歌的生存狀況
咸水歌的發(fā)展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zhàn),雖然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傳承的族譜較為明朗,但是現階段咸水歌的歌唱量眾多,咸水歌在廣西廣東等地的歌唱表演中的登臺量較大,走上舞臺的咸水歌歌唱者大有人在,這就對北海咸水歌的申遺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咸水歌在當下的發(fā)展步履維艱。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的興起,廣西北海咸水歌逐漸在人們的視線中清晰起來。廣西政府將相關的申遺工作排上了議事日程,因此,北海的咸水歌進入了《廣西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確立了相關的繼承人。廣西北海咸水歌的申遺成功表現了人們對相關藝術的重視,對咸水歌未來的保護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咸水歌起源于歷史上遷徙的本土人,經過歷史文化的熏陶,咸水歌的藝術風格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總體分為生產歌與生活歌,表現形式上又分為嘆與唱。隨著時代的進步,北海咸水歌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我們必須完善傳承體系,真正從保護文化的角度,加強文化主體對北海咸水歌的有效傳承。
注釋:
①余居賢.浪花簇擁的疍家姑娌美——北海咸水歌及其陰柔美初探.
②吳宇,馬少偉,李念,廖禮慧. 大眾傳媒下的北海疍家咸水歌生存境況研究[J].賀州學院學報,2013(01).
③李亞麗.北海咸水歌的傳承現狀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
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