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涵
摘 要:在《紅樓夢》中,“釵黛合一”具有兩個層面的意蘊:寶玉角度的"合一"和作者角度的"合一"。首先,寶玉夢中所見可卿身上的二美合一,正是寶玉在初見黛釵之后產(chǎn)生的一種女性理想,也是他對自己內(nèi)心矛盾的幻象式解決。其次,作者對釵黛合一的處理則是表現(xiàn)了他的一種美學(xué)理想。釵黛二人是女性的代表,也是中國古代女性兩種不同類型之美的典型。釵黛二人的悲劇,是女性的悲劇,也是美的事物的悲劇。
關(guān)鍵詞:黛釵合一;女性;悲劇
中圖分類號:I20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6-0014-01
林黛玉和薛寶釵,兩個在讀者眼中完全相反的人物,一個孤僻刻薄,一個溫柔大方;一個是性情中人,一個善于整理自己的感情。然而,脂硯齋卻在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中批道:“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薄肮蕦懯腔?,使二人合一?!蹦敲?,為什么在讀者眼中截然相反的人物,在作者筆下會突然出現(xiàn)兩人和好,黛釵合一的局面呢?恐怕要從二人的性格特點說起。
黛玉的小心眼似乎的確惹人煩,可是那樣一個惹人煩的角色怎么可能作為曹公懷念贊美的主角呢?分析之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黛玉并非旁人所見和直觀所感那般。
黛玉幼年喪母,父親將她托付于賈府。我們從那段文字中,不難看出一個內(nèi)心敏感的少女面對一個復(fù)雜而又陌生的環(huán)境時,內(nèi)心的彷徨與無助。“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走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賈母說姑娘們讀書不過是為了不當(dāng)睜眼的瞎子罷了,黛玉的話便由“只剛念了《四書》”變成了“不曾讀,只剛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得幾個字”,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看得出黛玉的小心翼翼。寶玉發(fā)起癡狂癥來摔了玉,黛玉引為己咎,哭了很久。我們幾乎可以毫不費勁地想到她當(dāng)時的凄苦無助。賈府的等級森嚴、人心錯雜,她都看在眼里,未來的命運如何,她不知道。她只覺得自己就如無根的柳絮,漂泊無依,不知哪里才是自己的方向……
她漸漸在那樣一個冷漠、復(fù)雜的環(huán)境里找到了精神寄托,那就是寶玉。他們的價值觀是如此相似——也許在剛開始還上升不到那個層面——他們的好惡是如此相似,他厭惡仕途經(jīng)濟,她看不上金錢珠寶??墒?,用她自己的話說,“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薛寶釵帶著金玉良緣的論調(diào)出現(xiàn)在她的生命里,她開始感到不安。于是,黛玉失態(tài)了,第七回,她讓周瑞家的難堪,第八回,她慫恿寶玉喝酒,借丫鬟奚落寶釵,她迫不及待地向?qū)氂裾故緜€性張揚的自己,向周圍的所有人展示她對寶玉的控制權(quán)。她脆弱、空虛,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掌心根本一無所有。她只得本能地抓住寶玉這唯一一個能去依靠的人,她不自覺地想要引起她的注意。
后來,寶玉漸漸意識到黛玉才是自己的真愛,黛玉也逐漸通過“訴肺腑心迷活寶玉”“情中情因情感妹妹”等情節(jié)感受到了寶玉對自己的感情。
再來關(guān)注黛玉一個類似寶玉的行為。寶玉曾轉(zhuǎn)贈給黛玉一串鹡鸰香串,卻被黛玉擲而不取。這一情節(jié)可以看出黛玉和寶玉一樣絲毫不在意金錢名利?;认x過后,葉片被啃得一干二凈。黛玉心里給劉姥姥的所作所為的定性一定不一般。在別人眼里,劉姥姥是個窮苦卻不失幽默樂觀的老人,需要同情和幫助,但是在黛玉看來,劉姥姥一把年紀還來賈府討好太太小姐們,最后滿載而歸,是一種放下自尊俯身屈就豪門貴族來獲取錢財?shù)男袨椤?/p>
如果說黛玉是詩,那么寶釵的確近乎禪。無論是房間的擺設(shè),她表面溫柔,內(nèi)心卻驚不起一絲波瀾。她沒有黛玉那般熱情可愛,甚至因為價值觀的南轅北轍而永遠無法得到寶玉的心。她的完美,就是她最大的不完美。這是她一生的悲哀,一生最可憐之處。她甚至比黛玉可悲。最初,她也許的確被大人逼著丟了、燒了那些禁書,可是后來,當(dāng)她漸漸長大之后,家族正在逐漸走向寥落。她對黛玉說自己家里“先時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處”,對王夫人說“姨娘深知我家的,難道我們當(dāng)日也是這樣冷落不成”,對邢岫煙說“你看我從頭到腳可有這等富麗閑妝!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這樣來著。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所以我都自己該省得都省了”。她看到了家族的衰落,看到了哥哥的不成器。她只有用自己柔弱的雙肩去承擔(dān)更多的責(zé)任。為此她自愿放棄了少女的天真,變得老成、務(wù)實。她吞服冷香丸來除去自己天性的熱情浪漫,她的內(nèi)心不是沒有過情懷流露,撲蝶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
可是,無論她們作何選擇,都無法擺脫時代的洪流。她們天真而又脆弱的生命裹挾于命運的洪流中,她們自己終究無法掌控。黛玉付出了一生不被除寶玉外的任何人理解的代價——甚至至今不被理解,寶釵則泯滅了那個曾經(jīng)熱情洋溢的自己,換來了生命最深處的枯索。而直到最后,賈府終于“樹倒猢猻散”,終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時候,她們曾經(jīng)的美好,曾經(jīng)于黑暗冷酷的社會中固執(zhí)的一抹純凈,一抹溫柔,終于消散得無影無蹤,甚至沒有人去在意世間還有過如此絢麗的存在。而曹公想要去紀念,想要去述說,所以才想要她們的靈魂合二為一——兩個靈魂都既冰冷又火熱的女子,她們的儀容才情、處事風(fēng)格、價值觀不分高下。于是,才有了那個點滴霖霪、孤獨凄冷的夜晚,寶釵的善意如一股暖流般流入了黛玉敏感脆弱的內(nèi)心,兩個同樣美麗而孤獨的靈魂融為了一身,成為了一個黑暗淡漠的時代下典型的女性杰出代表,一樣優(yōu)秀,卻又一樣脆弱的存在。
分析到這里,“黛釵合一”便也不難理解了。
參考文獻:
[1]俞平伯.紅樓夢辨[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2]朱良志.曲院風(fēng)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