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展盛
自從亞馬遜以137億美元收購了Whole Foods以來,不少消費者都在思索,這兩家公司能碰撞出什么“火花”來?Whole Foods的店鋪會不會成為亞馬遜眾多物流中心里默默無聞的一員?Prime會員能否獲得更多本地產品?整個零售業(yè)會不會發(fā)生顛覆性的改變,亞馬遜超高的物流效率與Whole Foods的新鮮產品以及當地消費者的心理相結合,會不會創(chuàng)造出一些全新的東西?
奧斯汀設計公司Argodesign更傾向于最后一種答案。這家公司進行了很多思想實驗,構想了Amazon Foods和無人機、Echo冰箱以及共享經濟模式相結合,未來可能誕生的發(fā)展形態(tài)。
目前,我們已經可以通過亞馬遜的虛擬助手Echo和Dash按鍵重復購買食品雜貨。這些產品會在幾小時或幾天之內送貨上門。但將來亞馬遜或Whole Foods可能會以一種預見性和自適應性的方式,把他們的庫存產品從物流中心直接搬到你家的冰箱里。
這就是Echo冰箱的理念,這種冰箱有一扇通往建筑物外部的門。對于郊區(qū)的房屋而言,這種冰箱尺寸很大,能讓一輛小轎車停進去。而城市地區(qū)的房屋配備的冰箱大約和一臺空調差不多大。通過外部的門,亞馬遜會用無人機為你配送一些它認為你需要的東西。當然如果你用不上,也就不用付錢。
冰箱在廚房的那一端有兩扇門,右邊那一扇是亞馬遜推薦的產品,而且是即食的。左邊那一扇則屬于你自己,里面裝著自動購買的產品。如果你不需要,這些東西可能就會被送到你的鄰居那里。
“當我們從整體上看待問題時,我們就能從更高的地方出發(fā):通過機器人優(yōu)化物流,這個核心理念讓我們的家用冰箱變成了終端銷售點。你也可以從物流層面出發(fā),由于物流的優(yōu)化、機器人的普及和無人機的支持,商家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庫存問題。”Argodesign的創(chuàng)始人Mark Rolston說道。
這可以說是一種根本性的改變:商店不再是商店,你的家才是商店。當然,冰箱里不一定有你想要的所有東西,這可能會讓你有些不安,但Argodesign認為,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不用擔心會徹底依賴于亞馬遜。
如果將來無人駕駛汽車普及了,可能就沒多少人愿意買車了。這意味著很多郊區(qū)居民的車庫就會被空出來。因此Argodesigh提出了一種“Whole Foods Produce As Service”的理念。你只需要支付月費,就能獲得一個無土栽培系統,所有的硬件歸亞馬遜所有,它會負責硬件的維護,同時會有員工每隔數周上門為你修剪植物。
你高興種什么就種什么——當然種植西紅柿或中藥這些經濟類作物可能還要額外付費。吃不完的食物會被送到當地的農貿市場里賣掉,比如冰箱里沒開過的牛奶、種植園里多余的成熟蔬菜等。
“每個人都認為亞馬遜是條大鯊魚,它最終會把所有Whole Foods的店鋪吞并掉。但我并不這么認為,Whole Foods擁有自己的影響力。”Argodesign的創(chuàng)意工程師Jared Ficklin說道。最樂觀地看來,這種技術能充分利用Whole Foods對當地產品的采購能力。你所吃的新鮮蔬菜不需要從大老遠的地方運過來,也許它就種在你隔壁鄰居家。
Rolston說:“如果亞馬遜成功了,結果會非常驚人。我可以相信某位讀者會說‘你瘋了么,你居然把自己每天的飲食完全交給亞馬遜負責?”
Ficklin說:“不,我們只是想讓Whole Foods來負責!”
“我們想要進入這個系統,使用亞馬遜的基礎設施。但只希望服務于自己,自給自足。他們的基礎設施能讓我們以一種更高產的方式分享食物?!盧olston說道。
Argodesign的結論中還給出了一些目前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理念。有了Unloc Food Scanner,你不僅可以為你的鄰居生產農作物,還能為他們做飯。亞馬遜將會成為Blue Apron和Airbnb的結合體——吃晚飯了?馬上去找找附近有沒有擅長做印度料理的高手。這種食品檢測器配備了質譜儀,能夠檢測飯菜中的過敏源和病菌??梢哉f每臺機器都是一個迷你的FDA(美國藥品及食品安全管理局),它能確保鄰居給你端來的飯菜足夠安全。
Argodesign還提出最后一個構想,它認為亞馬遜不僅會利用它的網絡去配送食物,還能回收垃圾。
比如亞馬遜給你配送了些食物,但是你一點都不喜歡。但亞馬遜只知道你買了,但它能否以一種更加被動的方式知道你喜不喜這些食物?
因此Argodesign提出了亞馬遜垃圾桶(Amazon Bin)的理念。這種垃圾桶上面有兩個口,一個上面寫著“下次再買”,另一個寫著“不買了”。任何扔進去的東西都會被它掃描,這樣它就能了解賣給你的東西是否博得了你的歡心。
但Argodesign還有一個更大的腦洞,它稱之為“waste as service”(垃圾即服務)。它認為亞馬遜能從可回收產品中獲利,同時獎勵那些具有良好習慣的用戶。假如一個蘋果沒吃幾口就扔了,那么月末結賬的時候,你花的錢可能會比買一個新蘋果還貴。而每當你把一個可樂罐丟進了垃圾箱,你就能獲得一個積分。從更大的方面來看,這種方法能讓消費者盡量以更加綠色的方式生活,同時亞馬遜也能回收垃圾,并將它制成肥料,這最終甚至可能會實現盈利。
這樣的未來會讓人不安?也許吧。當你打開冰箱,一大堆新鮮的食物早就根據算法自動配送到你面前,這樣的畫面似乎很美好。但這可能也會讓你感到不安?購買曾經存放在鄰居家冰箱里的牛奶,真的讓你放心嗎?餓貨,每天吃多少士力架還要歸亞馬遜管?又有多少人愿意讓這家大公司將自己的車庫改造成種植園?
Ficklin還補充道:“我認為群眾更擔心的是隱私的問題——他們是否愿意用隱私來換取這些便利。但你知道消費者每時每刻都在做什么嗎?他們其實就是在拿隱私換取便利。一開始大家都是說,這東西太惡心、太恐怖了,但最后都因為簡便而接受了它?!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