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進入后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受到廣大大學生的青睞,高校校園文化新媒體做為最重要傳播載體,已經完全融入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學習生活和高校宣傳的輿論工作,對高校大學生的全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新媒體對高校德育工作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正面引導,抵制負面消息,創(chuàng)建優(yōu)良校園環(huán)境,全方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大學生。
關鍵詞:校園新媒體;高校德育工作;輿論監(jiān)管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新媒體是極為有效的“一對多”傳播的工作模式,以新媒體為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新媒體技術,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趨勢,同時對于教育工作者給予高規(guī)格的要求。伴隨著新工科的到來,將數據挖掘、大數據,云計算等一些先進手段運用到高校思政工作的引導,管理,學科建設,網絡平臺建設當中,高效準確地把握新媒體在育人方面的功效,才能發(fā)揮高校校園文化新媒體化功能,促進大學生的成長。
一、校園新媒體的內涵與特征
(一)新媒體及新媒體環(huán)境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新媒體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而新媒體伴隨著媒體發(fā)生和發(fā)展也在不斷變化。當今被譽為第五媒體的新媒體與傳統的報刊、廣播、電視、戶外截然不同,其是利用計算機相關技術將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后,顯示在終端的一種方式,其中手機、IPAD等一些終端設備最為普遍,網絡使新媒體傳播方式迅速,使用起來更為便捷。
(二)新媒體的特征
(1)多樣性:指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自由方便地在網絡中獲得各種各樣的文獻信息。
(2)虛擬性:新媒體的虛擬性,也可稱為匿名性。在網絡中信息交流的方式是依靠數字信號代替的。
(3)交互性:新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于此,其交互性可以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1對N,N對1,N對N的信息傳遞,使得信息可以相互交流。
(4)共享性:新媒體已經打破地域的界限,開創(chuàng)了開放、自由和發(fā)展的公共平臺,為受眾提供了共享的空間。
二、對于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新媒體是高校工作者進行德育工作最為重要的思想陣地,所以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高校大學生在學校的真實生活、真實案例、真實人物來進行宣傳,貼近學生生活;通過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送國家最新大事、推送優(yōu)秀書籍,推送傳統文化,讓新媒體完全融入高校大學生的生活,從而將被動教育轉變?yōu)閷W生的自主學習,讓正向的能量進駐校園文化的建設當中。
(二)個性化新媒體內容, 推動新舊媒體間的整合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有機整合才能使學校的建設良性發(fā)展。多媒體、數字化、網絡化、共享化、交互化的特種就要求在其內容上的個性化,高校德育工作必須結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際、學生實際需求、接地氣兒地將話題有效地傳播,并且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欣賞性,而且新舊媒體一定要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互深化。
(三)管控新媒體提高媒介素養(yǎng)
校園新媒體建設均處于發(fā)展初期,硬件建設則是校園網工程建設,軟件建設則是新媒體的管理者和監(jiān)控隊伍,在學校里監(jiān)控隊伍又被稱之為“網絡紅軍”,高校必須要重視軟硬兩方面建設,才能有效保證校園新媒體的高校應用,通過培訓等方式鍛煉一批高素質的管理和監(jiān)控者,從而凈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而且一定要加強新媒體使用者的媒介教育,從而使其能夠運用媒介更好地為自身服務并進行理性的媒介消費。
三、發(fā)揮高校校園文化新媒體化功能創(chuàng)新高校德育工作
(一)多維度著手創(chuàng)新高校德育工作
多維度著手創(chuàng)新高校德育工作可以從三個層面入手:一是時間層面,增強積極應變能力,高校在軟硬件的建設上一定要注重立足于長遠。二是內容層面,要注重高校德育工作的多樣性,將大學與社會聯系起來,將大學與學生本身聯系起來,多渠道多手段結合實際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主體層面,注重互動性和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新媒體的交互性,讓高校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成為最有效的發(fā)言人,促進高校新媒體化德育工作的繁榮發(fā)展。
(二)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平臺
構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平臺是當今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平臺包括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各種特色活動,學生德育學分考核,學生典型宣傳,高校黨建工作,團建工作等等。將各種校園網絡資源整合起來,用于學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包括網絡文化在內的校內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強度,為老師和同學們提供方便、快捷的網絡媒體條件,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德育教育工作平臺,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發(fā)展。
(三)利用新媒體牢固樹立高校校園文化核心精神,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校園文化變得更加具有多樣性,價值選擇變得更加具有多元性。大學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更加應當加強和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強其對不正確思想的抵制,注重鮮明地表達出其價值取向和價值立場,通過正向的引導,對于黨員團員的具體要求,對于青年的期望,對于高校典型案例的宣傳,對于“三觀”的正確認知,牢固樹立高校校園文化核心精神。
(四)健全輿論監(jiān)督機制,促進高校德育工作健康發(fā)展
培養(yǎng)高素質網絡管理者和網絡監(jiān)控人員,對于平臺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同時也要健全輿論監(jiān)控機制,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大學生已經成為高校校園新媒體的主體,網絡信息的飛速發(fā)展對大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正負面的輿論影響著大學生的判斷和選擇,因此,建立健全的輿論監(jiān)督機制,合理、正確地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顯得尤為重要。增強大學生對各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能力,為進一步構建積極向上的德育教育工作平臺,為高校校園文化奠定基礎。
四、結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專門提出:“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 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币虼?,高校必須充分利用好新媒體,軟硬兼施,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高校德育工作,以健康、文明的內容去引導大學生,以豐富的信息內容、多樣性的傳播方式、無拘束的時空視野、迅速快捷的傳播速度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為高校師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W2015298)
作者簡介:王祎雪(1979-),女,遼寧盤錦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