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是無目的性的、純感情的,最早的動畫都是實驗動畫,隨著時代的漸進,實驗動畫往非主流方向發(fā)展,而動畫的發(fā)展則往主流方向。非商業(yè)行的實驗動畫受到多個國家的青睞,特別是捷克這一國家,產(chǎn)出很多富有創(chuàng)意和哲理的片子,其影片的選材形式獨樹一幟,故此加以探討。
【中圖分類號】 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236-1879(2017)05-0165-02
一、捷克實驗動畫的起源與發(fā)展
實驗動畫即非主流動畫,起源于法國。所謂“實驗”就是嘗試和探索,代表著很多藝術家的綜合想法。它的興起最早與達達主義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與純藝術相結合,許多藝術家的觀點和作品在藝術領域里得不到認可,便另辟蹊徑,以荒誕的手法來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和諷刺。
早期的動畫因動畫藝術不完善,技術能力和理論知識不夠成熟,動畫片僅屬于崇尚自由的畫家的實驗品,主要以抽象動畫為主。由于創(chuàng)作者的表現(xiàn)空間比較自由,脫離傳統(tǒng)藝術風格的束縛,采用各種手段和技術來實現(xiàn)預期效果。捷克是木偶王國,因此實驗動畫的起源與木偶表演藝術有著緊密的關系,可以說木偶藝術為捷克實驗動畫的誕生提供了沃土。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在捷克就有幾位藝術家開始沿著法國、美國、德國進行動畫短片的創(chuàng)作嘗試。1935年拍攝了電影《舞臺公主》,嘗試全新的拍攝方式,采用民間木偶組合成若干民歌場面。這些木偶藝術片子為實驗動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捷克遞延動畫在20世紀70與80年代發(fā)展的基礎大體上是由川卡所延續(xù)下來的,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政治事件之后,整個捷克的知識分子及影像工業(yè)都遭受到很大的抨擊。對動畫而言,也面臨自川卡之后,在拍攝的觀念和技巧上需要革新以趕上世界潮流,捷克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立了五個主要的工作室,繼續(xù)探索實驗動畫的材料和制作技巧。
捷克脫離共產(chǎn)政權之后,即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專以實驗定格動畫訓練為目標的電影學院,在波雅等前輩的主持下,人才輩出,像諾柔·朱利阿克、大衛(wèi)·沙庫等新生代精英,他們延續(xù)著捷克的實驗動畫創(chuàng)作。
二、選材對捷克實驗動畫的重要性
1.捷克實驗動畫劇本與選材的關系
動畫劇本的選擇是動畫創(chuàng)作的開端,其主要的任務是要解決動畫創(chuàng)作中的方向問題,對動畫的選材起著重要作用。也就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于內容。實驗動畫的劇本創(chuàng)作主要的目的在于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思想觀念的表述以及動畫語言的探索,這種創(chuàng)作思路引導下的動畫作品大都具有實驗性和探索性的非主流藝術特征。
在劇本敲定后,就開始選擇制作動畫的材料,如捷克動畫大師夏洛特·雷寧格,在1926年創(chuàng)作的《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根據(jù)劇本中充滿的冒險、浪漫與魔幻。她使用剪紙的媒介,用手工剪刀剪裁出角色,用線做鉸鏈連接角色各個身體部件。拍攝時將角色置于一個玻璃臺上,燈光從下方投射,攝影機從上方拍攝。每幀曝光畫面間角色的位置只做細微的變化,從而連接成一系列完整的動作。同時還大膽嘗試利用蠟和沙子制作動畫,營造出浪漫和夢幻的氛圍。
又如卡爾·澤曼制作的《水玉的幻想》,因劇本內容和片名的關系,澤曼則選擇以玻璃為材料來作為本片的人物造型,透明的材質加上淡淡的藍色和片名水玉一致,突破已有的實驗動畫的材料應用。如若換成其它材料,則表達不出與片名相符的效果。又如提爾洛娃制作的《手帕娃娃》,根據(jù)片名可以想象影片講的是一個娃娃,但是如何選擇材料來制作這個娃娃,手繪或者木偶,但是根據(jù)劇本講述的是一個手帕被賦予生命后,模仿人類所做的事,提爾洛娃選擇以手帕折成人形,并賦予它生命,符合影片的主題,使得實驗動畫的制作又有一新的突破,讓觀眾看到生活中常用的手帕也有思想也有生命。由此可見,實驗動畫內容決定了動畫的選材,決定了動畫影片的深度。
2.捷克實驗動畫的材料選擇對影片主題的影響
由于實驗動畫具有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取材范圍相當廣泛,因此實驗動畫所能表達的主題也相對豐富,所有的這些素材選取得形式都是為了成就其內容。
提爾洛娃是位兼具品位和創(chuàng)意的藝術家,她的影片選材不局限于傳統(tǒng)木偶的表演,隨手拈來的日常生活用品就可以成為她影片中角色造型的素材,如:手帕、線團、木塊等,富有想象力且手法細膩。其作品《雪人》則是以毛線為材料,用一根根白線纏繞成雪人的造型,質地柔軟,紋理清晰,雪花的造型則用細細的白線團成一團,和真的雪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眼前一亮,打破傳統(tǒng)以雪或布偶制作的雪人造型,對應片子的主題雪人。
3.各種素材在楊·史云梅耶實驗動畫中的應用
楊·史云梅耶在發(fā)揚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捷克民間木偶藝術的豐富傳統(tǒng),但是他對木偶電影的定義比起川卡和漫澤廣泛的多,在他的作品里,混合了實拍、偶、實物的實驗定格動畫技巧,交錯運用著。像紙牌、傀儡,天然物象石頭、動物骨頭、蔬菜,日用品像牙膏牙刷、鞋帶等,都在他的探索下成為動畫的主角。這些素材的選擇絕對不是漫無目的的。首先楊·史云梅耶強調它們的材質與紋理,這種視覺上的第一印象,對于渲染故事氣氛、塑造超現(xiàn)實的時空背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質與紋理之外,素材本身的質感是加強表現(xiàn)影片主題的利器?!秾υ挼某叨取返牡诙?,用黏土制作的男女頭表達愛情,未烘干的黏土綿密、柔軟的特性用來比喻愛情里難舍難分的濃情,驚人地把“你(泥)中有我,我中有你(泥)”這句話具象話了。
將無關聯(lián)的事物組合在一起是超現(xiàn)實主義的典型特征,而楊·史云梅耶的作品則運用其手法來表現(xiàn),《午后的午餐》里棋盤上的石頭、留聲機上的蝸牛;這種制造超現(xiàn)實氣氛的技巧是容易模仿的,至于選擇什么對象、放在什么環(huán)境,則是藝術家潛意識的闡釋。
三、實驗動畫現(xiàn)狀
從捷克實驗動畫的探討中可以發(fā)現(xiàn),沒有受限制的媒體,只有受限制的想象力。在不斷地探索中找尋實驗動畫的材料,深化影片的高度。藝術家利用竹刻、皮影、陶瓷畫和布貼等民間藝術形式和材料進行了各種探索,動畫的材料實驗產(chǎn)生了巨大成功。我國的實驗動畫發(fā)展越發(fā)退步,以前的水墨實驗動畫技術已丟失。由于實驗動畫工作者得不到高薪,還有可能成為全世界報酬最低的行業(yè)。實驗動畫現(xiàn)狀極其堪憂,需要動畫探索者極大的耐心與毅力,這樣,實驗動畫才能在科技時代的洪流中發(fā)展下來。
作者簡介:孔春靈(1990.11-),女,漢族,籍貫: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藝術學院,15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及研究方向:動畫設計專業(yè)
參考文獻
[1] 李鐵.《捷克與斯洛伐克動畫史》[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 余為政,馮文等.《動畫筆記》[M].京華大學出版社,2009.
[3] 高恩.《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