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包法利夫人》中作者著眼不在于艾瑪的愛情故事,而在于她由純真走向墮落的過程。艾瑪不切實際的愛情觀,內化于心的上流社會價值觀是她的自身悲劇,但她悲劇的根源則是狹隘閉塞、庸俗丑惡的社會環(huán)境。作者細致入微的描寫了艾瑪的墮落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向我們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腐朽。下面將從分析艾瑪所處社會環(huán)境入手,揭示她悲劇的根源。
關鍵詞: 艾瑪;悲??;資產階級社會;腐化墮落
【中圖分類號】 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236-1879(2017)05-0152-02
《包法利夫人》全書分三卷,主要寫了艾瑪結婚——失足——死亡三部曲。[1](P129)女主人公艾瑪是外省富裕農家的女兒,她青年時代在修道院接受貴族化教育,深受消極浪漫主義文學和宗教的不良影響。長大成人后,嫁給市鎮(zhèn)醫(yī)生包法利。修道院的教育是愛瑪成為一個愛慕虛榮、游手好閑的女子,她向往所謂高雅奢華的生活,而浪漫主義文學的熏陶則是她滿腦子充斥著詩情畫意,風花雪月。然而,包法利平庸無能,情感貧乏,小城鎮(zhèn)生活平淡無奇,使艾瑪陷入失望之中。包法利為了解除她的煩悶,便遷居永鎮(zhèn)。在永鎮(zhèn)她先后有了兩個情人,第一個是品行極差的風月老手羅道耳弗,第二個是自私怯懦的見習生賴昂。兩個情人最終都棄她而去,愛情的幻影破滅了,而艾瑪則因墮落腐化的生活債臺高筑,在高利貸者的逼迫之下,走投無路,吞砒霜自殺。
《包法利夫人》通過一個女子的悲劇,鞭撻了腐化墮落的資產階級社會。艾瑪在虞徐林修道院長大,接受貴族化教育,但這種宗教教育實際上是對人正常心靈的殘害,小說中這樣寫道“一再要她參加日課、靜修、九日敬禮、布道,一再宣講應當尊敬先圣與殉教者,也諄諄勸誨應當克制肉體與拯救靈魂,可她就像馬一樣,你拉緊韁繩,以為不會出事,豈知馬猛然站住,馬銜滑出嘴來了。她是狂熱而又實際,愛教堂為了教堂的花卉,愛音樂為了歌的詞句,愛文學為了文學的熱情刺激……” [1](P444)宗教布道和宗教音樂深入艾瑪少女多幻想的心靈,使她受壓抑的情感更加猛烈的爆發(fā)出來,沉浸于愛情虛無飄渺的遐想中。她在修道院里,又讀到了貴族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星期日,增加興趣,選讀《基督教真諦》。浪漫主義的憂郁,回應大地和永生,隨時隨地,發(fā)出嘹亮的哭訴,她頭幾回聽了,十分入神!” [1](P439)“書上無非是戀愛、情男、情女、在冷清的亭子里暈倒的落難命婦、站站遇害的驛夫、陰暗的森林、心亂、立誓、嗚咽、眼淚與吻、月下小艇、林中夜鶯、公子勇敢如獅,溫柔如羔羊,人品無雙,永遠衣冠休整,哭起來淚如泉涌。艾瑪就是這樣在十五上,有半年之久,一雙手沾滿了古老書報租閱處的灰塵。” [1](P440)修道院里同學們帶來的詩文并茂的畫冊內容大多是浪漫色彩的幽會和消極虛幻的情調。這些作品的消極影響,在艾瑪精神上造成了墮落的溫床,而現實生活中的平庸、丑惡、腐朽又一步步促使艾瑪走向墮落。在她后來與羅道耳弗偷情時她常常想起讀過的書中的女主人公,多愁善感的淫婦在她的記憶之中詠唱,她把自己想象成她們中的一個,究竟壓抑的感情一涌而出,她似乎領略到了愛情,可見她早年所讀的作品對她的影響之深。
艾瑪懷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結了婚,而包法利卻是個庸碌之輩,她在家庭生活中找不到幻想中的愛情,便到社會上尋覓。侯爵家的舞會使艾瑪深受教育,在舞會上,她接觸到了許多尋歡作樂的“上流人士”,對巴黎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越發(fā)向往。在永鎮(zhèn),周圍環(huán)境又充斥著腐化墮落的氣氛,進一步腐蝕了她的心靈,以致她對眼前平淡的生活不滿,對享樂生活的向往糾纏在一起,揉成一團痛苦。艾瑪在金獅客店認識法律見習生賴昂,兩人一見鐘情,雙雙墜入情網,但怯懦的賴昂很快去了巴黎,艾瑪在郁郁寡歡認識了地主羅道耳弗,他很快讓苦悶中的艾瑪變成了自己的情婦,把她帶上了墮落的道路。艾瑪想擺脫當前的處境,想和羅私奔,在她準備好私奔物品后,羅一個人偷偷的到外地旅行了。艾瑪在氣惱中大病一場,在包法利帶她到盧昂看戲時遇見了昔日的情人賴昂后又陷入淫樂之中。她的第一個情人羅道耳弗資產階級外省地主的典型形象,他靈魂骯臟,時而到巴黎、魯昂去享樂,時而回到鄉(xiāng)間勾引婦女,對女人猶如衣服隨意更換,書中這樣寫道他引誘艾瑪成功后的心里狀態(tài)“可她長得也真標志!他玩過的女人,像她這樣爽快的,也少有過,就他來說,這種不放蕩的戀愛,不但新鮮,而且逼他走出老一套習慣,讓他又驕傲又動興……” [1](P582-583)他把艾瑪訓練成一個又服貼,又淫蕩的女人,慢慢的控制了艾瑪,在艾瑪欠下一大筆債,像他求助時,撕下他紳士的的臉皮,露出資產者見死不救的自私自利的吸血鬼靈魂,賴昂也是如此。最后龐大的債務和精神世界的崩潰把她逼上了死路。除了艾瑪的這兩個情人小說對其他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人物也作了淋漓盡致的揭露。郝麥是自有資產階級代表,他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卻靠弄虛作假、善于周旋而把藥店經營的很興旺。他為了揚名獲利慫恿包法利做當時難度很大的手術,手術失敗,使原本有意悔改的艾瑪更加無法忍受包法利。他這種厚顏無恥的人最后還獲得了十字勛章。商人兼高利貸者勒樂,在艾瑪走向絕路的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開始他想拉攏艾瑪做自己顧客的時候低聲下氣,后來他發(fā)現艾瑪偷情,看透不說透,投其所好,向她兜售奢華的用品,還向其放債,幫她變賣產業(yè),在艾瑪債臺高筑時他原型畢露,嚴加追逼。這些典型的資產階級形象正是當時資產階級社會的產物,小說中卷“農業(yè)展覽會”極為精彩的描述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資產階級完全埋頭于財富的創(chuàng)造,人們頭腦中的物質利益觀念不斷加強,金錢成了衡量人的主要或唯一尺度,出現了虛情假意無空不入的資本家。小說又名《外省風俗》,“相同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總是有相同的社會風化” [2](P80)
當時上流社會奢華淫逸的作風盛行,取決于當時的歷史情勢。腐化最終的基礎是得來容易的財富,在利益面前一切社會美德萎縮,一門心思追逐別出心裁的淫樂。艾瑪在這樣的社會中一步步被誤導,被利用,被拋棄,她是被社會毀滅了。作者通過對典型資產階級人物描寫對資產階級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揭發(fā)和批判,揭示了艾瑪悲劇的根源。
作者簡介:劉玉蘭(1992.01-),女,漢族,籍貫:河南省洛陽市,河南大學藝術學院,16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及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動畫專業(yè)。
參考文獻
[1] 福樓拜.福樓拜精選集[M].譚立德編譯.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
[2] 愛德華·傅克斯.歐洲風化史——文藝復新時代[M].侯煥閎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3] 江伙生、肖厚德.法國小說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