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山+郭曉明
【摘要】我國關于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相關文獻也已大量涌現。為了更清楚地掌握該主題的研究現狀,此次統計特以成人學習動機為研究對象,以中國知網(CNKI)學術期刊總庫為數據來源,運用文獻計量法對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年發(fā)文量、論文來源期刊、論文作者、論文被引情況和論文學科分布等情況進行系統整理分析,以期為下一階段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成人學習動機;文獻計量;CNKI
成人學習動機是指引起、維持成人的學習活動,并促使該活動朝向預期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歷程,它也是推動成人個體參與教育學習活動的一種內在動因,是成人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所處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或心理傾向。諸多研究已證明: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成人的學習動機又因成人多重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而多元化。故在提倡終身教育、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的今天,研究成人學習動機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對成人學習動機進行專門分類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學者霍爾(c.Houle),他將成人學習動機分為三類即:目的定向型、活動定向型和知識定向型。之后,謝菲爾德(s.Shef-field)、伯杰斯(P.Burgess)、鮑希爾(R.Boshier)等人又進行大量相關研究,在彌補前者不足的同時,又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成人學習動機分類學說。綜合來看,國外關于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人學習動機的分類理論、取向、維持基本理論等方面。
在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0世紀80年代我國也開啟了對成人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近三十多年來,學者們多將研究重點集中在成人學習動機的理論、類型、影響因素、激勵措施等方面,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各領域實踐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fā)展趨勢,本文嘗試以文獻計量法為研究手段,以成人學習動機為研究對象,以中國知網(CNKI)學術期刊總庫為數據來源,對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學術論文進行系統分析和梳理,探尋此研究的發(fā)展空間和不足,并為學術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一、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計量法進行研究。文獻計量法是一種基于數學和統計學的定量分析方法,從研究專題的主題分布、學科發(fā)展現狀、已有成果等方面展開對選定專題文獻的計量分析,以定量的方式呈現文獻分布規(guī)律,以達到揭示研究主題的發(fā)展態(tài)勢、影響力等目的。該研究方法自1917年由動物學教授科爾和博物館館長伊爾斯創(chuàng)設以來,在目錄學、情報學、圖書管理學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隨著布拉德福定律、齊普夫定律和洛特卡定律三大定律的相繼問世,文獻計量法更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逐步拓展到教育學等社會科學領域。本文運用文獻計量法來統計分析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期刊文獻,旨在把握數年來該研究主題的發(fā)展動向。
2.數據來源
在獲取研究數據方面,本文以中國知網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數據來源。該數據庫是世界上最大的連續(xù)動態(tài)更新的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包括自1915年至今積累的所有全文期刊文獻,涵蓋了基礎科學、農業(yè)科技、哲學與人文科學等十大專輯。在CNKI學術期刊數據庫中運用高級檢索方式,以“主題=成人學習動機”為檢索條件,對所有年限的所有期刊進行精確匹配,共檢索到279條結果,剔除重復文獻、征稿啟事、廣告、會議通知等非學術文獻37條,共得到242條有效學術文獻。借助Excel對以上數據進行處理,運用文獻計量法對選定文獻從年發(fā)文量、論文來源期刊、論文作者、論文被引情況和論文學科分布等五個方面進行統計分析。
二、數據分析
1.年發(fā)文量分析
根據期刊文獻發(fā)表年份,我國成人學習動機年發(fā)文量統計趨勢如圖1所示。年發(fā)文量從時間維度反映了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領域所經歷的誕生期、發(fā)展期和穩(wěn)定期三階段發(fā)展趨勢。1986-1999年為研究的誕生期,該時期有關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剛剛引入中國,尚未得到廣泛關注,學者們的年發(fā)文量較少,且多以簡單移植、借鑒國外研究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自1995年之后,1996-1998年的三年發(fā)文量呈現穩(wěn)步增長趨勢,筆者認為主要受一個重要因素的影響即1995年有關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被國家教育部列為成人教育科研重要課題之一,國家給予了較大重視和支持,也自然引起了有關學者的關注。2000-2007年為研究的發(fā)展期,發(fā)文量呈急劇增長態(tài)勢,并于2007年達到了頂峰29篇,約是2006年發(fā)文量(15篇)的2倍,占了文獻總量的11.98%。同時,2002年(4篇)、2003年(8篇)、2004年(18篇)連續(xù)三年的發(fā)文量均呈現出比上一年雙倍增長的趨勢。可見,該時期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日趨走向成熟。2008-2016年為研究的穩(wěn)定期,年發(fā)文量波動下降,但均高于誕生期的發(fā)文量,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下滑狀態(tài)。這說明近些年來學界雖然對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一直關注有加,但研究熱度卻不高。
2.論文來源期刊分析
經統計,如表1所示,242篇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論文分布于119種期刊,期刊平均載文量為2.03篇。其中有22篇源于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版),6篇源于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含擴展板),兩者共占文獻總量的11.57%;其余214篇文獻來源于普通期刊,占總文獻量的88.43%。可以看出,該研究領域的論文來源以普通期刊為主,以核心期刊為輔,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目前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程度不夠深入,研究成果被核心期刊錄用的概率偏低。
為了進一步了解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論文核心期刊區(qū)效應,根據布拉德福定律,特對242篇論文進行分區(qū)分析。布拉德福定律指出,將專門針對某一研究主題的期刊按其載文量遞減的順序排列,則可分出一個貢獻較大的核心期刊區(qū)和相繼幾個貢獻較弱的期刊區(qū),且各區(qū)刊載論文量相等,此時核心期刊區(qū)和相繼期刊區(qū)的期刊數量之比為1::n2……(n>1)。依此定律,結合表1,按照載文量的多少,筆者將119種期刊分為三個區(qū):載文量在7篇以上的期刊有5種,共發(fā)論文75篇,為核心區(qū);載文量在2-6篇的期刊有24種,共發(fā)論文77篇,為相關區(qū);載文量為1篇的期刊有90種,共發(fā)論文90篇,為離散區(qū)。所分三區(qū)的載文量基本相近,由此得到成人學習動機期刊分區(qū)表,如表2所示。據表可分析得知:第一,核心區(qū)、相關區(qū)和離散區(qū)三個區(qū)的期刊數分別占期刊總數的4.20%、20.17%和75.63%,各區(qū)期刊數量之比為5:24:90=1:4.8:18-1:4:4,即n=4,基本滿足布拉德福定律;此外,根據北大圖書館2015年9月出版的第七版(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在核心區(qū)的5種期刊中,前三種期刊《中國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繼續(xù)教育研究》均為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來源期刊,這就再次證明了布拉德福定律的科學性。同時也可看出,關于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文獻多集中分布在成人教育領域的期刊。第二,三區(qū)期刊所發(fā)論文數分別占論文總數的30.99%、31.82%和37.19%,也基本符合布拉德福提出的“核心期刊區(qū)所載論文約占總論文量的33.33%”。但也說明了兩種情況:一方面,關于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論文質量總體水平不太高,離核心期刊的發(fā)文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在核心期刊發(fā)文數量上至少還有2.34%的提升空間,這就需要學者們繼續(xù)深入探究,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論文分布離散度稍大,不具備較強的學科代表性,因而不能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僅能作為成人教育學領域的重要內容而存在。第三,三區(qū)載文密度(篇/種)分別為15、3.21和1,可以看出其核心效應較為明顯。endprint
3.論文作者分析
此次統計中,如表3所示,關于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論文共242篇,總計210位作者,人均發(fā)文量為1.15篇,說明數據離散程度相對較大,作者人均發(fā)文量不高。為進一步了解作者頻率與文獻數量之間的關系,研究作者規(guī)律的洛特卡定律可予以說明。洛特卡定律是指“在某個特定領域,撰寫n篇論文的作者數量是寫1篇論文人數的1/n2,而只撰寫1篇論文的作者數量占該領域作者總數的60%”。根據此定律,結合表3可知,寫6篇論文的作者數為1人,寫1篇論文的作者數為184人,但是當n=6時,實際的作者人數1<184×1/62:5.1;同理,當n=3時,2<184×1/3=20.44;當n=2時,23<184×1/2=46??梢?,本研究的統計結果并不滿足洛特卡定律。由此可分析得出兩條結論:第一,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領域的高產作者數量太少,且高產作者的發(fā)文量太少;第二,寫1篇論文的作者數量太多,意即進行此研究的作者分布較散,絕大多數作者對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都僅是淺嘗輒止,一時之舉,非志趣所在。同時,寫1篇論文的實際作者數量184>210×60%=126,也不符合洛特卡定律,但也再次證明了上述第二條結論的正確性。
關于該領域的核心作者情況,需要根據賴普斯所提出的核心作者計算公式來了解,即M=0.749(N)(M代表論文篇數,N代表所統計年限內最高產作者的論文數),只有發(fā)表論文數達到M值的作者才能算是該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由此可計算出,在成人學習動機研究領域,M=0.749×61/2=1.83篇=2篇,即發(fā)文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才算是該領域的核心作者。結合表3,發(fā)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26人,共發(fā)表58篇論文,占論文總數的23.97%,這要遠遠低于賴普斯定律所提出的“只有核心作者發(fā)文約占總發(fā)文量的50%時,學科的高產作者群才形成”這一要求。說明當前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比較分散,領域內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而相對高產的核心作者對此項研究的學術貢獻率也比較低,這也與上述洛特卡定律的推算結論相一致。
為了更客觀、深入地評價成人學習動機研究領域核心作者的論文質量水平,筆者特引入H指數予以說明。H意指“高引用次數”(High Citations),作者的H指數即“在一定期間內該作者發(fā)表的論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頻次不低于H次”。作者H指數計算方法是“在某數據庫中按論文被引次數從高到低順序排列該作者發(fā)表的相關主題的論文,直到某論文的序號大于該論文被引次數,則論文的序號減去l便是該作者的H指數”。據此,計算出此次數據庫統計中的成人學習動機研究領域核心作者的H指數,即發(fā)文在2篇及以上作者的H指數,如表4所示。從中可看出,這些核心作者的H指數均偏低,除了姚遠峰H指數達到4之外,其余所有作者H指數均在1-2之間徘徊。這說明該研究領域內核心作者的學術水平有限,其研究能力和論文質量還需繼續(xù)提升。
4.論文被引情況分析
論文的被引頻次是衡量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兩者成正相關,即一篇論文的被引頻次越高,則在一定程度上就較為客觀地反映出其質量和學術影響力就越高。在此次統計的242篇論文中,共有181篇被引,占總論文數的74.79%,被引頻次共計1828次,篇均被引10.10次。從表5中可以看出,各年度論文被引率和被引頻次與該年的發(fā)文總數并非成正比,即并非都是年度發(fā)文數量越多,其被引率和被引頻次就越高。例如2004-2012年,雖然發(fā)文量穩(wěn)步增加,說明學者們在這一時期給予了成人學習動機研究較大的關注度,特別是2007年,發(fā)文數達到最大值29篇,但被引論文并非太多,共23篇,致使被引率僅79.31%;而且論文的被引總頻次為244次,絕對值雖較高,但與2004年18篇發(fā)文量卻有346次的被引頻次相比,還是有所差距。這從一定意義上反映出,論文的數量上升了,但可能研究的層次深度還不足,參考價值不大,故論文的被引率和被引頻次并沒有相應的增幅。由此可見,學者們在提高發(fā)文數量的同時,發(fā)文質量更是不容忽視的一大問題。
此外,從統計中可以發(fā)現,關于成人學習動機主題的論文被引次數最多的是紀河2004年在《中國遠程教育》上發(fā)表的《遠程教育中成人學習特性的研究》一文,被引86次。該文以訪談的形式調查了解了遠程教育中成人學習的基本動機和策略,并通過質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整理,總結出了成人學習所體現出的特性,力圖真實反映遠程教育形態(tài)下成人學習的實際狀況,為成人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有益指導。從其他被引頻次較高的論文來看,近些年我國對成人學習動機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學習動機的類型和取向、影響因素、培養(yǎng)和激發(fā)策略等方面,在實際應用中則較多涉及網絡教學、職業(yè)培訓、教師培訓等領域。整體來看,該研究以理論研究為主,以實證研究為輔。
5.論文學科分布分析
某一主題論文的學科分布情況反映了該主題在各學科領域的研究價值和實際應用性。根據CNKI對文獻的學科分類標準,從表6學科分布表中可知,242篇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論文分屬于13門不同類別的學科。顯而易見,成人學習動機的研究在我國主要集中在教育學領域,特別是分布在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心理學等學科領域,這也與表1分析得出的論文期刊來源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同時,也進一步說明了該研究主題的應用范圍相對狹窄,絕大多數成果僅應用于教育學領域,而文學、醫(yī)學、金融等領域則鮮有涉足。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成人學習動機這一研究主題本身就存在學科局限性,束縛了其向其他學科蔓延的發(fā)展趨勢;二是,該研究主題的作者群跨學科研究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有限,無法開展多維度研究。這就啟發(fā)研究者要具有跨學科思維,具有溝通與協調能力,向著多元化、復合型方向提升自我科研水平。
三、結論
1.從年發(fā)文量上來看,未來幾年我國關于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文獻數量將呈穩(wěn)步下滑趨勢
根據普萊斯所提出的科學文獻“四階段”增長規(guī)律,即學科誕生的緩慢增長階段、學科發(fā)展的指數增長階段、學科日趨成熟的線性增長階段和學科研究日趨減少的緩慢增長階段。 30年來,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年發(fā)文量也基本符合此規(guī)律。特別是在2007年出現發(fā)文量高峰之后,隨后數年的發(fā)文量雖緩慢穩(wěn)步增長,但卻也日漸縮減。可見,該研究主題現在并非是學界的關注熱點。
2.從論文來源期刊來看,期刊呈偏態(tài)分布
數年來,成人學習動機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這些成果被核心期刊錄用的比重較小,絕大多數都以普通期刊為載體而刊發(fā),偏向普通期刊的偏態(tài)分布較為明顯。也從中可反映出,成人學習動機研究成果質量不高,研究論文離核心期刊的錄用標準仍有差距。注重內涵、提升論文質量,是學者們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
3.從論文作者情況分析來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的學術影響力不高
不管是根據洛特卡定律、賴普斯定律所推算出的核心作者情況,還是根據論文被引頻次所計算出的作者H指數,幾種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均反映出了該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數量不足,且核心作者的科研成果價值不大,被引用和被應用的頻次不高。凝聚一個強大的核心作者群,成為今后該研究領域的重點所在。
4.從論文被引情況來看,論文的年度被引頻次和被引率與年發(fā)文量并非完全成正相關
如在該研究領域的誕生期,前8年共發(fā)文7篇,但至今始終沒有一篇被引??梢?,在研究起始階段,雖經多年不斷探索和積累,但研究內容一直處于淺表,對后續(xù)研究并無太大影響力,也就沒有被引意義。即便是在發(fā)文量猛增的研究發(fā)展期,雖然被引頻次和被引率較上一時期有所增加,但隨之也有更多千篇一律的、濫竽充數的無價值文獻產生,從而出現了波動起伏的被引率。因此,在發(fā)文量增加的同時,論文的內涵、精深度和創(chuàng)新性成為關鍵。另外,從被引頻次較高的文獻中,可分析出成人學習動機的主題研究重理論輕實證,加大實證研究,拓寬運用范圍成為學者們今后的關注之處。
5.從論文學科分布來看,教育學領域是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的核心戰(zhàn)地,其他學科領域較少甚至毫無涉足該研究主題
其實,成人學習動機研究可適用的范圍很廣,尋求加強跨學科合作,將已有科研成果恰當地運用于更多未開墾領域,不僅可以豐富原有理論基礎,還可在更多領域創(chuàng)造更多實用價值,這不乏成為下一階段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