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芳
【摘要】鉆孔灌注樁技術為現(xiàn)階段我國較為常見的一種水利施工技術,具備優(yōu)秀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了軟土地區(qū)水工施工的難題。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水利建設項目的日益增多,鉆孔灌注樁技術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其在水利施工過程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在一些情況下,鉆孔灌注樁技術的高低甚至直接決定著整個水工建設能否順利進行以及整個水利施工工程質量的高低,鉆孔灌注樁技術一旦存在缺陷,后果不堪設想?;诖?,本文就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施工原理、技術問題處理等內(nèi)容進行了闡述,并就鉆孔灌注樁技術常見問題的處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以其為相關組織提供參考。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技術;水利施工技術;原理;問題;建議
水利工程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在國民經(jīng)濟中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水利系統(tǒng)良好有序的運作是一國經(jīng)濟穩(wěn)定增長、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關鍵。發(fā)展至今,我國水工建設所面臨的施工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工程建設難度不斷增加,為確保工期、工程質量,鉆孔灌注樁技術應運而生,有效減少了天氣因素對工程建設的影響。目前,作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整個水利工程質量的高低,由于鉆孔灌注樁施工工序復雜、技術層面要求高,只有嚴格加強每一道工序的質量控制,才能有效預防水利施工事故的發(fā)生,促進水工程安全、有序、穩(wěn)定的開展。
1、鉆孔灌注樁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原理
鉆孔灌注樁水工中的施工過程通常都是在水下進行,相較于陸地施工,施工難度就明顯增加,施工技術要求更高。一般來說,大量混凝土灌注、孔底水與泥漿全部分離是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水工建設中有效實施和發(fā)揮效果的前提。需要值得指出的是,為確保水、泥與所澆灌的混凝土在施工后期始終保持分離,導管塑料口的插入是關鍵:首先,導管塑料口的插入深度應當依據(jù)水利工程標準要求的不同而不同,且插入速度應盡可能快速;其次,導管口是連接混凝土與樁孔的紐帶,是澆注過程中混凝土能夠達到樁孔的唯一途徑,隨著澆注的進行,混凝土量將不斷增加,為此,導管高度應當隨之及時發(fā)生變化;最后,水利工程施工進展至后期時,導管入口、出口將出現(xiàn)明顯的高度差而形成可再次擠入澆注混凝土的壓力,因此當導管到達一定高度時,應當對導管底部進行必要設置。
2、鉆孔灌注樁施工工序
2.1 成孔
成功是整個鉆孔灌注樁施工工序的“第一步”,事關鉆孔灌注樁后續(xù)工作的展開,為確保有效、高效、精準成孔,要做到以下幾點:① 嚴格檢查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為鉆機就位做好準備,明確護筒偏差,指導鉆機位置擺放;施工過程中,及時準確地收集第一根樁的施工參數(shù),并參考相關資料對樁區(qū)的地層情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確認,為后續(xù)施工的開展提供指導。② 嚴控成孔過程中孔內(nèi)的泥漿指標,尤其是終孔后的清孔換漿,應當確??變?nèi)泥漿含砂率符合工程標準。③ 控制速度,安全施工,發(fā)生意外,立即停鉆,遇到不明障礙導致鉆孔受阻時,應當及時停鉆上報,查明原因,障礙完全排除方可繼續(xù)。
2.2 鋼筋籠制作與安裝
鋼筋籠的制作嚴格按照實測的孔樁深度以及預先設計的孔徑進行,保證鋼筋擺放位置、數(shù)量、間距等正確后,再按照相關標準焊接牢固。此外,為確保搬運和吊裝過程鋼筋籠不致變形,可每間隔2.0m便設置一道加勁箍筋,配筋前徹底清除鋼筋上的鐵銹;嚴格控制鋼筋籠外形尺寸,豎向鋼筋偏差小于2%;標注已加工完成的鋼筋籠的編號,并標明上、下,保持平放,防止變形;籠底部與孔基巖面底線吻合。按照鋼筋籠時,首先仔細丈量接頭長度和主鋼筋長度;其次確認編號無誤、鋼筋籠未變形;最后,按照相應標準進行安裝。
2.3 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采用水下導管澆筑法,即使用絲扣將內(nèi)徑為250mm的導管連接,1組導管1個孔樁,孔口設料斗,通過導管口泵送混凝土。為確保良好的混凝土質量,首先,在進行澆注時應嚴格控制速度,太慢可導致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堵塞導管;太快可導致混凝土溢出,造成浪費,為此,筆者建議速度控制在6~8m/h之間。其次,定時測量澆筑混凝土面的實時上升距離,防止導管脫離混凝土面,調整注入量,保證混凝土面均勻上升。
3、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常見問題的處理
3.1 鉆孔偏斜
在水工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受到鉆頭受力不均、鉆機底座不平整、施工土層軟硬不均、孔徑鉆頭尺寸不匹配等問題的影響,鉆孔可出現(xiàn)偏斜,影響灌注樁施工質量。為減少或防止鉆孔偏斜情況的發(fā)生,當發(fā)現(xiàn)探頭石時,應當及時擊碎探頭石并將碎石清理干凈;若鉆孔已經(jīng)進入基巖,則高沖程碎石;若重新鉆孔的過程中,遇軟硬地層不均勻時,可利用低錘保持孔底平整。
3.2 孔壁坍塌
孔壁坍塌在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并不少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孔外水位高于孔內(nèi)泥漿面,泥漿密度無法有效發(fā)揮護壁作用;第二,流砂、軟淤泥土質;第三,地層突變,泥漿密度未得到及時調整;第四,孔樁清理不及時,孔內(nèi)泥漿滲漏。解決上述問題的措施如下:第一,制作粘土與砂的混合物,填充修復坍塌區(qū)域;第二,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土質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泥漿密度,沖孔在填充密實后進行;第三,確保泥漿面高度始終在地下1m以上;第四,控制鋼筋籠下放速度,保持豎直,避免撞擊孔壁。
3.3 沖擊鉆頭受阻
沖擊鉆頭受阻也是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鉆孔不圓、探頭石阻礙、鉆頭修復不及時、護筒變形等均可導致沖擊鉆頭卡住受阻。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可采取的措施如下:第一,將鉆頭與卡點分離,適當調整鉆頭活動方位,朝著孔底部較大的地方拿起鉆頭,確保鉆頭可向下活動;第二,上下轉達鉆頭,及時修補;第三,精準測量鉆頭直徑,反復沖擊擴大孔徑較小的地方;第四,圈包箍復位變形護筒。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水工的發(fā)展,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必須進一步強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從整體著眼、細節(jié)入手,促進其發(fā)展和成熟,進而為我國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俞定輝,倪吉祥.略論鉆孔灌注樁之水利施工技術[J].科技與企業(yè),2013,(19):218-218.
[2]萬興茂.試論鉆孔灌注樁之水利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4):66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