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
[摘 要] 運動員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不可或缺的特殊人才,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有助于他們對訓練理論、技術、戰(zhàn)術的理解,有助于他們退役后提高職業(yè)轉換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體校的運動員,上午上課下午訓練,或者是白天訓練晚上上課,訓練任務重,學習時間少。抓住運動員的學習特點,采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才能使他們產生愉快的學習心理。
[關 鍵 詞] 體校生;學習化學;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4-0146-02
化學是體育運動學校的一門基礎學科,根據中等體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化學課的任務是使學生在初中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和掌握從事專業(yè)工作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幫助體育鍛煉科學化,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素質,發(fā)展能力,開發(fā)智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體育科學理論和技術打下基礎[1]。面對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如何才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以為認真分析學生學習化學存在的問題,掌握學生學習的心理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知識構建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才能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學習心理,較好地完成化學這一學科的學習任務。
一、體校生學習化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現(xiàn)狀分析
體育中專學校的學生,年齡基本上是15~17歲,正處在青春期。他們思想活躍,但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不高,且學習基礎普遍較差,整體素質低。他們中有的人是因為家長根本管不了孩子,被當作包袱甩到學校的;有的人因為初中階段在學校是體育生,經常參加體育訓練,不但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染上不少類似逃課、紀律散漫的壞習氣;有的人是初中畢業(yè)后就不愿意繼續(xù)讀書,迫于家長的要求,才無奈地選擇了體育學校。這些人對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既無近期打算,也無遠期目標。
(二)學習上存在應付和畏難情緒
許多學生對運動訓練很投入,但對文化課的學習卻提不起興趣,往往是人到教室了,心還在宿舍或是訓練場,課堂上不是發(fā)呆就是睡覺,甚至講話,無心學習?;瘜W課常有演示實驗或探究實驗,有的學生也有學好化學的愿望,但因學生長期從事運動訓練,知識脫節(jié)嚴重,在學習上存在不少困難,對一些要記憶的知識,也沒下工夫記憶,逐漸對化學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
(三)學習化學有心理障礙
學習化學,實驗是一個重要途徑。有明顯現(xiàn)象的實驗,學生會好奇、興奮;而一些現(xiàn)象不明顯的實驗,他們也提不起興趣。而學生對演示實驗的觀察,僅限于“看熱鬧”,沒有觀察實驗從而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的欲望,甚至是觀察實驗后,一問三不知,忘了剛才做的是什么實驗。學生做分組實驗時,有的只是追求好玩、刺激,隨意加熱,隨意混合試劑,只求看到色彩和聲、光的變化;有的卻是擔心藥品加錯了會導致爆炸,拘謹?shù)貌桓覄邮?;有的是基礎太差,無從下手,望著儀器和藥品發(fā)呆。對有吸引力的化學實驗尚且如此,學習化學基本理論、有機物、運動生物化學等知識時,可想而知學生更是提不起興趣。
二、激發(fā)體育中專生學習化學的策略
就學生的現(xiàn)狀和學習化學的心理來看,按部就班地依著教材順序講課,無視學生的心理、情感和接受能力,是無法很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的。只有以人為本,先做學生的朋友,激發(fā)他們的自尊與自信,再做他們的老師,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才能使他們心甘情愿、興致勃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一)以信任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常是班里的“學困生”,學習上得不到老師的重視,他們本身對學習也是心灰意冷。不少學生上課不專心聽、不動手、不動腦,作業(yè)抄別人的,對老師的批評也不以為然。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堅持賞識教育的思想,信任學生,愛護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主動做學生的朋友,并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這些初中階段得不到關心和重視的學生倍感舒心。“親其師信其道,樂其道”,當我已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老師時,我的希望和要求能很快轉化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在課堂上,當學生跟不上講解思路時,我不急于往下講或是嘲笑謾罵學生,而是旁敲側擊,提出輔助性的問題,加以啟發(fā),直到他們理解,并對他們的理解表示贊賞,使他們心理上感到欣喜和滿足。我還出一些較淺顯易解的題目,讓學生上黑板去做,有時甚至是教他們做以后才讓他們上黑板做,并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表揚和鼓勵,使這些平時爭強好勝,愛出風頭而又因成績差而感到自卑的學生感到自己潛在的能力,覺得自己原來并不笨,從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賞識教育,促進學生參與知識構建過程
學習化學,很多知識需要記憶,但學習一門學科,靠的不是死記硬背。因此,在教學上,我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認知的過程。在教學“運動時的能量供應”時,我先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知道的運動項目,然后逐一說出各運動項目所需要的時間,再進行歸納:哪些項目只需要10秒,哪些項目需要2~3分鐘,哪些項目需要3分鐘以上的時間。作為運動員的學生,經過討論、爭辯,上述問題迎刃而解,進而學生很快就理解掌握了體內有哪些供能系統(tǒng)、各系統(tǒng)的供能時間和適應的運動項目,很好地完成了“運動時的能量供應”這一課題的教學任務。學生在交流時踴躍發(fā)言,有獨特見解的,我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和諧愉悅的探究氛圍中學習,既鍛煉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又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三)以實驗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學生最感興趣的是那些似乎很熟悉,有所了解卻又無法確定,無法表達,能引起求知欲望的東西。在教學中,我努力尋找任何一個能激起學生學習欲望的切入點。在開學之初復習初三知識時,我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題目:“如何用實驗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雞蛋殼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但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卻是學生從來沒有考慮過的。拿著再熟悉不過的雞蛋殼,對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基礎較差的學生卻很茫然。我引導學生從碳酸鹽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產生的氣體與澄清的石灰水能否發(fā)生作用去考慮。學生根據已學知識,能很快從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一信息去思考:如果用稀鹽酸與雞蛋殼反應,能產生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就能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學生體驗到獲得知識的樂趣,反復多次的樂趣體驗,學生對學習化學有了興趣,學好化學的愿望也日漸強烈。
(四)總結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體育中專的化學,大部分內容是有機物知識。初學有機化學,學生覺得很吃力,明明課堂上聽得明白,但做練習和作業(yè)時卻難以下筆,總是理不出頭緒。概念、結構式、命名、化學方程式等內容,學生有散、亂、多的感覺。如果不能把有機化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形成規(guī)律,那么,從烷烴到烯烴再到炔烴、醇、酸,知識越學越多,學生難以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1.充分利用教具
在教學時,我經常使用球棍模型,讓學生觀察球棍模型甚至是讓學生親自動手組裝乙烷、乙烯、乙炔等物質的球棍模型,感受單鍵、雙鍵、叁鍵,使學生深刻記憶烷烴、烯烴、炔烴等物質的結構特點。
2.辨析中發(fā)展思維
學習烷烴的命名時,在了解命名的步驟后,學生通過烷烴正確與錯誤名稱對比的練習,能較順利地給簡單的烷烴命名。為加深對系統(tǒng)命名法各步驟的理解,我還寫出一些在形式上雖然不同,但都表示同一種物質的結構式,讓學生命名。如
這三種結構式,從形狀上看不一樣,但名稱卻是一樣的。引導全體學生給這三種結構式命名,在不斷糾錯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深刻理解了找對主鏈是正確命名的關鍵,更進一步理解系統(tǒng)命名法的步驟。學生從辨別、分析中掌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在比較、分析中得到發(fā)展。
3.構建知識網絡
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在學習上往往顯示不出他們在體育賽場上的雄風,他們的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比較差。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把零碎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有規(guī)律的圖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構建知識網絡,形成不同主題的知識網絡圖,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如烷烴、烯烴和炔烴的比較:
美國發(fā)明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敝袑kA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活躍時期,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克服心理障礙,體驗進步和成功的喜悅,產生直面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這不僅能使學生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更能為學生邁上社會打下健康的心理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委群體司.體育運動學校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47-53.
[2]體育運動學校《化學》教材編寫組.體育運動學校教材·化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1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