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華
[摘 要] 總結信息技術與??朴嬎銠C課堂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及實踐原則,希望能夠為相關理論探討和實踐研究做出參考依據(jù)。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疲挥嬎銠C;教學整合;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4-0163-01
專科計算機專業(yè)教學,需要用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zhì)量,其專業(yè)所學課程大體分為三大類:一是計算機基礎理論類;二是編程類;三是實踐應用類,在選擇教學模式的時候,要充分結合每一類課程的基本特征。
一、信息技術與??朴嬎銠C課堂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
(一)基礎理論類課程適用的教學模式
和計算機專業(yè)的其他課程相比,基礎理論課不夠生動有趣,枯燥乏味,缺乏想象興趣,在多數(shù)學生的眼里,基礎理論課作用不大,那么,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呢?首先,可以列舉學生感興趣的例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時,需要多用幽默的語言,多列舉一些貼近日常生活的有趣案例,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讓理論知識變得不再死板,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效率。第二,教學方法要及時更新改革,讓教學行為立體化,計算機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很抽象,很難懂;立體化的教學方法,從理論知識學習、檢驗、應用三方面著手,理論知識學習,顧名思義,就是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習;理論知識的驗證,針對的是課后作業(yè)或者課下閱讀;理論知識運用,主要是指實驗課或是課下實踐,上述三種理論知識的學習方法,有機結合,構成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拓展學生的視野范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計算機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二)編程類課程適用的教學方法
語言編程類的課程,是計算機專業(yè)的關鍵課程,也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務必熟練掌握的課程,它的專業(yè)性很強,一般來講,語言編程的語法很復雜,以往的教學方法,太重視語法的學習,忽視了編程能力的學習和提升,所以,我們不能繼續(xù)使用以前的教學方式,要尋找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把原本枯燥、復雜、深奧、難懂的編程理論形象化、簡單化。例如,C語言中的指針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然而,多數(shù)學生很難理解指針的含義和作用,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動畫的展示形式,讓深奧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學生也可以借動畫,加深對指針的認知和理解。第二,可以把滲透算法應用到編程語言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以免學生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理論知識,然后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案例教學,能夠把原本枯燥無味的語法生動化。
(三)應用型課程的教學方法
所謂的應用型課程,指的是學習計算機理論時以提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課程,例如,動漫設計、平面設計之類的課程,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習目的,不僅僅是熟練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把掌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理論的操作性,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要漸漸滲入,增設教學情景,實現(xiàn)教學任務,也可以把學習任務具體“分配”給學生,激勵他們自主學習。例如,學習Flash時,用形象的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習和娛樂有機融合,例如,用打字競賽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字符錄入速度;用某些高質(zhì)量的游戲軟件,拓寬學生的圖像設計思路。
二、信息技術和??朴嬎銠C教學的整合原則
(一)明確教學任務,在教學實踐中,用具體的任務作為學習的驅動力
在教學實踐中,假如只講解某一個知識點,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給學生安排具體的任務,激勵他們主動學習。任務驅動的過程,就是設計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務必要以教師的指引為重點。學習的過程,就是使用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解決問題的過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關鍵是科學設計學習任務,在設計時要把課程的重點體現(xiàn)出來,另外,還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性,不同的課程,所設計的學習任務也有一定的區(qū)別。
(二)以學生為中心
在計算機教學實踐過程中,要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重點的基本原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勵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熟知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實踐常用的,也是效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分組學習,每個小組都有具體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指引者,必要的時候給學生提供幫助。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模式調(diào)整都要根據(jù)教學實踐的具體情況進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教師不要立即給他們答案,而是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前文所述,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教學的整合,是把該技術融入計算機專業(yè)的不同課程中,使用全新的教學模式,營造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用任務驅動法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過程是有趣的,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生動,更逼真的學習情景,學生之間積極交流,相互合作,健全科學的教學質(zhì)量評價系統(tǒng),最大限度地提升計算機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邵應花.信息技術與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整合案例評價與研究[J].中小學電教(下),2013(12).
[2]張芳,張昊.新型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