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摘要】我國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質量令人堪憂,其主要問題在于配套的支持保障體系沒有跟上。在管理學視角下,合理有效的運用人力、財物、時空、信息和技術,讓隨班就讀兒童在普校能夠接受“合腳”的教育,使之成為學校合法“公民”,有其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管理學;特殊兒童;隨班就讀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24-02
隨班就讀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融合教育模式,是將特殊兒童安置在普通學校、與普通兒童一起接受學習的形式。據(jù)調查,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隨班就讀和特教班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送教上門為補充”的特殊教育新格局,隨班就讀和特教班的人數(shù)超過了65%。“量”達到了,“質”又如何呢?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隨班就讀的“質”令人堪憂,甚至出現(xiàn)了隨班就讀兒童回流現(xiàn)象,其主要問題在于配套的支持保障體系沒有跟上,導致出現(xiàn)“隨班跟讀”、“隨班混讀”的現(xiàn)象。鑒于我國實際及目前現(xiàn)狀,如何改進隨班就讀的現(xiàn)狀,筆者試圖從管理學的視角分析改善困境的方法。
管理學是系統(tǒng)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其目的主要是研究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在管理學的視角下,如何合理的運用人、財、物、時、空、信息、技術,使之更好的支持并服務于“隨班就讀”,有其現(xiàn)實意義。
一、人力方面
人既是推動事物發(fā)展的客體,更是參與事物發(fā)展的主體,是前提,是基礎,沒有人,無其他。在隨班就讀一系列問題的背后,最缺的就是人的問題,尤其是師資問題。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直接關乎著隨班就讀兒童的“質量”問題。因此,解決隨班就讀師資問題是做好隨班就讀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國一些師范院校已面向師范生尤其是學前教育師范生開設了特殊教育課程,但短期內無法滿足需要,因此還應對目前從事隨班就讀的普校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各地區(qū)應出臺相關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普校隨班就讀教師學習特殊教育專業(yè)知識,可由本地區(qū)的資源中心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指導工作。
二、財物方面
保障了人員后,就要考慮到財?shù)膯栴}?!坝绣X好辦事”,資源教室和資源中心的建立、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服務人員的待遇等這些問題都是和財有關,如果不能保障財,再好的計劃和設想都是一紙空談,落不到實處。目前造成我國隨班就讀困境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資金不到位的問題。很多隨班就讀的學校都沒有資源教室,甚至在一個地區(qū)都沒有資源中心,這樣的隨班就讀又何來的質量呢?某種程度上說是為難了普通學校和普通學校的教師。筆者認為在沒有資源教室的地區(qū),應該設法將本地區(qū)發(fā)展完善的特殊教育學校作為該地區(qū)的資源中心,可臨時解決燃眉之急,但后續(xù)的保障支持仍需跟上。
三、時空方面
特殊兒童在普校隨班就讀,是否考慮要對其在時間上有所調整安排呢?包括課時的安排,課程的設計、長度等,以及在普通班級的學習時間及在資源教室接受輔導的時間都要做一詳細的規(guī)劃和安排,以期符合每個隨班就讀學生的實際,盡可能的滿足他們的需要。除了在時間上要做考慮、調整和安排外,還應在空間上做考慮,比如教室的布置、校園電梯的安裝、特殊衛(wèi)生間的設置等,是否能夠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這些空間的因素都要考慮進去,才能使得隨班就讀的兒童自如自在的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更快的融入。
四、信息方面
21世紀是信息爆炸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四通八達。誰優(yōu)先獲得信息可能就優(yōu)先發(fā)展。教學也不應該囿于小小的學校內,要及時了解各類政策法規(guī),更新教學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位教師未來必備的素質。對于隨班就讀的教師來說,盡管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特殊教育訓練,但通過網絡化信息平臺就能學到很多特教專業(yè)知識,學習國內先進的經驗,學習國外先進的理念,甚至隨時隨地的向特教學校的老師請教,都不是距離問題,重點在有沒有意識去學。這個同樣適用于隨班就讀兒童家長及社區(qū)人士,不能再以“不知道”三個字來搪塞,真正肩負起教育的神圣使命。
五、技術方面
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遍布教育的各個領域,如何使之更好的為隨班就讀的兒童服務,又是隨班就讀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在平時的教學中、課堂上要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更好的幫助特殊兒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課下還要通過云平臺等技術更好的學習交流,總結經驗,改進不足。同時。新技術為隨班就讀兒童提供的一些教育康復設施設備作為隨班就讀教師也必須要熟練掌握,靈活運用。
依據(jù)全納教育理念,特殊兒童在普通學校學習,應體現(xiàn)其主體地位,滿足其所有需要。在管理學的視角下,合理有效的解決人力、財物、時空、信息和技術等問題,使隨班就讀兒童在普校能夠接受“合腳”的教育,使之成為學校合法“公民”,讓隨班就讀真正惠及特殊兒童。
參考文獻
[1]雷江華.融合教育導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傅王倩,肖非.隨班就讀兒童回流現(xiàn)象的質性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6(3):3-9.
[3]鄧猛.推進中國全納教育發(fā)展健全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J].中國特殊教育,2014(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