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唐懋華 繆其松
茄子新品種寧茄7號的選育
張燕燕 唐懋華 繆其松
(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42)
寧茄7號是以自交系S076-1-4-2為母本、自交系S120-3-4-1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雜種。植株生長勢強,早熟;果實長棒形,平均果長30 cm,橫徑3.4 cm,單果質量125 g,果皮黑紫色、有光澤,商品性佳;每667 m2產量4 000 kg左右,適宜我國南方地區(qū)保護地或露地栽培。
茄子;寧茄7號;一代雜種
茄子是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生態(tài)型豐富,栽培廣、種植面積大(農業(yè)部,2008)。設施栽培是滿足消費需求,提高蔬菜產量、質量的根本途徑。隨著設施及栽培方式不斷細化,培育設施專用品種已成為茄子育種的主要目標之一(李植良 等,2006;連勇 等,2017)。以優(yōu)質、多抗、適應性廣為目標,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育成了適宜南方地區(qū)設施栽培的茄子新品種寧茄7號。
寧茄7號母本是從法國引進的材料HG200103與地方品種97026的自交系雜交后,經6代系統(tǒng)選擇和配合力測定獲得的自交系S076-1-4-2,門茄著生于主莖第9~10節(jié),根系發(fā)達,生長勢較強,果實長棒形,皮色黑亮、有光澤,果長27 cm左右,橫徑4.0 cm左右,品質佳,商品性優(yōu)。父本S120-3-4-1是2002年從山東引進的雜交材料0120經6代自交、單株定向選擇而成的穩(wěn)定自交系,門茄著生于主莖第9節(jié),生長勢強,株型緊湊,果實長棒形,果皮紫黑色,果長32 cm左右,橫徑3.1 cm左右,抗病、抗逆性強。
2010年配制雜交組合,2011~2013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3~2014年進行區(qū)域試驗,2014~2015年進行生產示范。寧茄7號果實品質優(yōu)、商品性佳,抗逆性強。2013年開始在江蘇及安徽、山東等地推廣種植,目前累計推廣面積140 hm2。
2.1 豐產性
2.1.1 品種比較試驗 2011~2013年在南京市蔬菜科技示范園進行品種比較試驗。春早熟栽培,11月22日至12月6日播種,翌年3月13~19日定植于塑料大棚,5月14~20日始收。以蘇崎茄為對照,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0 m2。試驗結果表明(表1),寧茄7號春早熟栽培平均前期產量1 301.6 kg·(667 m2)-1,比對照蘇崎茄增產39.1%;總產量4 097.8 kg·(667 m2)-1,比對照蘇崎茄增產9.7%。
2.1.2 區(qū)域試驗 2013~2014年在南京江寧、溧水進行區(qū)域試驗。春早熟栽培,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4 m2,以蘇崎茄作對照;12月上中旬播種,翌年3月中旬定植,5月中旬始收。結果表明(表2),寧茄7號平均前期產量1 222.4 kg·(667 m2)-1,比對照蘇崎茄增產 27.2%,早熟 3~5 d(天);總產量 4 276.3 kg·(667 m2)-1,比對照增產11.9%。
2.1.3 生產示范 2014~2015年分別在江蘇南京江寧、江蘇張家港、安徽和縣等地進行春早熟栽培生產示范,以蘇崎茄作對照。12月上旬播種,翌年3月上旬定植,5月上中旬始收。寧茄7號平均產量4 262.9 kg·(667 m2)-1,比對照蘇崎茄增產5.9%(表3)。
2.2 抗病性
2013~2014年區(qū)域試驗各試驗點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表明,寧茄7號平均枯萎病病情指數(shù)為3.64,低于對照蘇崎茄(病情指數(shù)23.53)。
2.3 品質
2013年據南京農業(yè)大學品質測定,寧茄7號VC 含 量 61.2 mg·kg-1(FW)、 可 溶 性 糖 3.57%(FW)、粗蛋白11.24%,略高于對照蘇崎茄;寧茄7號纖維素含量12.05%(DW),略低于對照蘇崎茄(表 4)。
表1 寧茄7號品種比較試驗產量結果
表2 寧茄7號區(qū)域試驗產量結果
表3 寧茄7號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表4 寧茄7號品質分析結果
寧茄7號熟性早,生長勢強,株高130 cm左右,開展度95 cm左右。莖及葉脈黑紫色。9~10片真葉時現(xiàn)蕾,坐果性強,果實長棒形,果長30 cm,橫徑3.4 cm,單果質量125 g。果皮黑紫色,有光澤,肉質細嫩,品質佳、商品性好。每667 m2產量4 000 kg左右。適宜我國南方地區(qū)保護地或露地栽培。
南方地區(qū)早春大棚栽培,12月穴盤育苗,苗齡65~80 d(天),翌年3月定植。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前茬非茄科的地塊種植。結合整地,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500~800 kg、三元復合肥(NPK≥30%,下同)60~80 kg。高畦,膜下滴灌。株行距45~50 cm見方。坐果前保持土壤濕潤,果實膨大期增大澆水量;門茄坐果后,結合澆水每667 m2穴施三元復合肥20~30 kg;采收盛期,每667 m2穴施三元復合肥15~20 kg。生長前期重點防治根腐病,中后期以黃萎病、綿疫病防治為主;蟲害以瓢蟲、茶黃螨等防治為主。
李植良,黎振興,黃智文.2006.我國茄子生產和育種現(xiàn)狀及今后育種研究對策.廣東農業(yè)科學,(1):24-26.
連勇,劉富中,田時炳,陳鈺輝,張映.2017.“十二五”我國茄子遺傳育種研究進展.中國蔬菜,(2):14-22.
農業(yè)部.2008.2006年全國各地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中國蔬菜,(1):65-66.
A New Eggplant F1Hybrid —‘Ningqie No.7’
ZHANG Yan-yan,TANG Mao-hua,MIAO Qi-song
(Nanjing Vegetables Scientific Institute,Nanjing 210042,Jiangsu,China)
Abstract:‘Ningqie No.7’ is a new eggplant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 S076-1-4-2’ as female parent and inbred line‘ S120-3-4-1’ as male parent.It has strong growth vigor.It is of early maturity. Its fruit is of long club shape.The average fruit length is 30 cm and its diameter is 3.4 cm.Its peel is shining black purple in color.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125 g.It has good commercial characteristics.It can yield about 60 t·hm-2.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open and protected fields in Southern China.
Key words:Eggplant;‘Ningqie No.7’;F1hybrid
張燕燕,女,推廣研究員,專業(yè)方向:蔬菜育種、蔬菜栽培,電話:025-86165950,E-mail:zyy86165506@yeah.net
2017-04-05;接受日期:2017-08-10
江蘇省農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項目〔CX(1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