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表演因其內容形式千變萬化,具有較高感染力與互動性,已成為科技館提升科普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筆者結合我國科學實驗表演現狀及自身的創(chuàng)作實踐,從科學實驗二度創(chuàng)作出發(fā),對如何提升科學實驗表演水平進行闡述,在實驗道具設計、劇本設計與表演設計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科學實驗二度創(chuàng)作趣味藝術互動
一、科學表演的發(fā)展及特點
科學表演是集科學思想、藝術表現和文化內涵于一體的科學傳播活動,是國際上流行的全新而獨特的科學傳播與教育形式,它將科學知識、科學實驗以藝術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讓觀眾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接受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精神。目前,國外的科學表演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科學戲劇表演,在國內稱為科普劇,演員通過藝術手段演繹劇情,提示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傳播科學知識,激發(fā)觀眾對科學的興趣。第二類是科學實驗表演,也稱作科學秀,是把科學實驗的教育元素與互動表演的趣味元素完美結合,突出魔幻、趣味、時尚特征,使觀眾沉浸在科學世界里。
我國對科學表演沒有權威而統(tǒng)一的定義,只是從字面上將它描述成一種融合了科學性、藝術性和互動性的科學傳播活動,我國的科學表演是創(chuàng)新展教工作的革命產物,是我國科普事業(yè)發(fā)展的象征。2000年以來,全國各省市科技館應運而生,快速發(fā)展,科學表演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在許多中小學校也在積極參與科學表演的創(chuàng)作演出。近年來,國內科普大賽如火如荼,對科學表演也進行了新的定義與區(qū)分,科技館界最權威賽事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將科學表演分為科學實驗表演與其他類科學表演,要求實驗類注重日常展教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其他類注重藝術性創(chuàng)新性。若除去參賽公平條件下對形式與輔助手段的要求,就科學表演屬于一種展現科學的舞臺表演而言,科學實驗與其他類的差異并不完全是涇渭分明,尤其在日常展教工作中常見的科學實驗與科普劇始終有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趨勢。
二、科學實驗二度創(chuàng)作
科學實驗表演因其科學原理性互動性強、舞臺條件要求不高等因素,最貼近科技館展教工作,是國內科技館與進校園、進社區(qū)最常用的展教手段,然而在全國科技館中,實驗是采用國內外已發(fā)表的(通過網絡獲取資源),并且每個科學實驗表演都是由多個實驗組成,如何設計好這一套實驗,更好的展現科學原理、放大科學現象并適合在臺上進行表演,增強趣味性與互動性,使其成為一場專業(yè)完整的演出,則需對其進行“包裝”,我稱為科學實驗二度創(chuàng)作。
1、二度創(chuàng)作的定義
二度創(chuàng)作指科技輔導員在科學實驗表演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過程中保持原實驗原理及操作要求,同時對實驗內容形成自己的處理方式和特色,從而準確而生動地揭示實驗原理并塑造鮮明的表演形象。
2、二度創(chuàng)作的意義:
(1)提升科學實驗演出水平與科普效果
通過二度創(chuàng)作可提高實驗項目的觀賞性、趣味性、互動性,極大限度的調動現場氣氛、引發(fā)觀眾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科學實驗演出水平與科普效果。
(2)提高科技輔導員的全面技能與職業(yè)修養(yǎng)
科學實驗二度創(chuàng)作是對科技輔導員全面技能的展示,包括創(chuàng)新能力、表演能力、語言能力與對科普事業(yè)的理念、對豐富表演形式的利用等,這些要求科技輔導員不斷去學習探索更加有趣的實驗表現方法并挖掘自身的表演潛能。
三、如何做好二度創(chuàng)作
1、實驗選材的原則與方法
實驗選材是首要工作,要遵循如下原則:?操作性強?視覺效果好?安全性高。另外要在幾分鐘進行一組實驗并清晰的解釋原理,突出科學完整性,需要實驗原理相同或相似,最基本的是學科相同。
2、實驗道具的創(chuàng)作
道具制作有以下原則:?盡可能放大道具?整體美觀,風格統(tǒng)一?操作便捷。實驗道具設計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為了增強趣味性與表演效果,要盡可能對簡單實驗采用不尋常的表現手法,可以拓展實驗,嘗試利用更多的相同類別的道具展現原理,嘗試定制更大型的道具的進行表演,還可以對實驗道具進行符合劇情與表演風格的包裝。
3、實驗劇本的創(chuàng)作
(1)以“趣”貫穿是基礎
科學實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教會觀眾深奧的科學理論,而是以精準的科學知識美好的藝術形式促使觀眾產生對科學的興趣,自發(fā)的想要深入學習,達到科學教育的普及。所以無論實驗是哪種風格都要用“趣味性”貫穿整場表演,通常我會采用簡單劇情+實驗的方法,將實驗融入到故事發(fā)展當中,即能達到以“趣”貫穿的目的,還可串連原理并不相同的實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劇情的推動,觀眾會專心致志的融入到實驗中從而受到科學啟迪。
(2)打造“關鍵詞”,替觀眾總結
科學實驗中都包含很多科學理論,但不可能讓觀眾記住大段的原理,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是通過觀看科學實驗留下印象,利用印象自發(fā)尋求答案。要注意減少抽象的“語言教學”,將枯燥難懂的轉化成形象解釋,圍繞核心思想打造“關鍵詞”貫穿表演,如果觀眾記住了“關鍵詞”就可以說這是一場成功的演出。還能利用幾句簡單押韻的話概括實驗的核心原理,本人在創(chuàng)作實驗劇本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如此,如《實驗室里的四季》就通過了兩段順口溜對全部六個實驗進行了總結,這種在謝幕前幫觀眾去做總結的方式,往往會使臺上臺下產生共鳴,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將整場表演推向了高潮。
(3)小橋段的大作用
小橋段會使表演增色,不僅可以吸引觀眾,也有推動實驗的作用,例如在《懸浮大挑戰(zhàn)》中在引出空氣動力學時提到了賽車,另一位老師突然假裝開車嘴中發(fā)出引擎聲,就這樣把觀眾帶到了另一塊實驗場地,這種意想不到的表演實現了“無縫銜接”的“換場”,使演出的節(jié)奏連貫,比邊說詞邊尷尬的走過去好得多。另一個例子來自《實驗室里的四季》,在演出后半部分觀眾已經略顯疲勞,馬上要進行的是一個“變雪”實驗,這個實驗實際上只需一步—將水倒入盆中,而我們則選擇增加橋段表演,從而增強了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也使整場表演更具趣味性。
4、表演的創(chuàng)作
最后我們要進行的是不拘一格地表演藝術再創(chuàng)造,為了更具有觀賞性我會設計簡單的劇情,植入小橋段,還會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為了表現原理形式的多樣化會設計肢體動作或借助一些有趣的道具等等,所有設計都是為了讓科學實驗更加具有趣味性、互動性,使觀眾在觀看表演時自然的吸收的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
(1)人物性格要鮮明
將人物盡可能的夸張是一個非常有益于提升演出效果的方法,例如《魔法秀》中將兩位輔導員設計成驕傲自負的女魔法師與木訥遲鈍的男助手,通過輔導員充分演繹后形成的性格反差與頻頻出現的“失誤”和“小插曲”深深吸引了觀眾注意力,使觀眾在笑聲中接受了實驗的知識點。
(2)肢體語言及道具的使用
對于比較抽象的原理可以通過夸張的肢體表演或道具配合進行形象的解釋。如在《魔法秀》中利用“變球”魔術解釋了電子的轉換,使觀眾真正看懂原理,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不斷提升表現力
科學表演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是一場體現科學的舞臺表演,要提高表演水平更多的需要輔導員的舞臺表現力,想要時刻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就要注重表演細節(jié),包括眼神交流都顯得格外重要,對于一些沖擊力與互動性不強的實驗,尤其是純語言敘述部分更要不斷提升表現力來彌補短板。
綜上所述,科學實驗的二度創(chuàng)作是一項涉及多方面的創(chuàng)作工作,當然二度創(chuàng)作還體現在其他方面,如音樂的使用會對表演起到極大幫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觀眾的觀賞水平與需求不斷攀升,逐漸凸顯了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對科學實驗表演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張崢,1987年出生,女,漢族,籍貫天津,就職于天津科學技術館策劃部,文博初級職稱,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科普活動策劃與科學表演項目創(chuàng)作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