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巖+丁影
[摘要] 目的 觀察腎康注射液與前列地爾注射液合用治療糖尿病性腎病IV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該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住院的糖尿病性腎病IV期患者75例隨機分為2組,A組為前列地爾注射液常規(guī)治療組,共38例;B組為腎康注射液及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組,共37例。通過治療前后觀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3項指標。 結果 兩組治療均可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癥狀及各項指標,且B組與A組對比發(fā)現(xiàn)臨床各項指標改善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治療糖尿病性腎病IV期患者聯(lián)合使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及腎康注射液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前列地爾注射液;腎康注射液;糖尿病性腎病IV期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188-02
糖尿病性腎病是當前糖尿病最主要、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是目前轉變成慢性腎衰竭最終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首要原因[1]。2014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提出糖尿病性腎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病,主要包括腎小球濾過率低于60 mL/(min·1.73 m)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于30 mg/g持續(xù)超過3個月[2],其中糖尿病腎病IV期指常規(guī)尿蛋白化驗呈陽性,24 h尿蛋白排泄率>0.5 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超過微量白蛋白尿上限,同時GFR開始下降,腎功能減退,血肌酐漸近性升高。隨生活方式改變,糖尿病性腎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長,2009—2012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腎病發(fā)病率在住院患者中高達40%以上,蛋白尿的出現(xiàn)是糖尿病性腎病患者腎小球血管受損的標志,而大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性腎病進行性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3]。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患者如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后進展至慢性腎衰竭的速度大約為其他腎臟疾病的14倍,由此可見早期診斷、預防與延緩糖尿病性腎病的進展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均有重要意義。故降低蛋白尿是防止或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損害的關鍵,選取該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者75例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結合該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住院患者,所有觀察患者均明確診斷糖尿病性腎病IV期,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A組為腎康注射液治療組,共38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60.5±8.7)歲,B組為腎康注射液合并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組,共37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61.3±7.7)歲。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糖尿病飲食,控制血壓、血糖及離子紊亂等基礎治療,使患者空腹血糖波動在7 mmol/L,血壓波動在140/90 mmHg以下。A組給予腎康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普通胰島素4 U,靜脈滴注1次/d,B組給予腎康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普通胰島素4 U,靜脈滴注1次/d,同時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10 ug加入0.9%生理鹽水中10 mL靜脈泵入1次/d。2組均給予14 d。如患者出現(xiàn)皮疹、注射部位紅腫、血管疼痛等均剔除該次實驗。
1.3 觀察指標及實驗方法
觀察兩組治療前及第7天、第14天尿微量白蛋白、24 h總尿蛋白及血肌酐3項指標。并囑患者在留置尿液標本的24 h和留尿過程中禁高蛋白飲食,禁劇烈運動。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結果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兩組不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男女比例為20∶18,B組男女比為20∶17(χ2=0.043,P=0.971)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糖化血紅蛋白在治療前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治療后兩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 h總尿蛋白及血肌酐3項指標均有所改善(P<0.05),且隨時間推移B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A組,見表2、表3、表4。
3 討論
有研究認為,有典型腎小球病變的糖尿病性腎病患者,即使血糖、血壓控制良好,也難以阻止腎功能的惡化[4]。糖尿病性腎病患者早期口服ACEI、ARB可降低蛋白尿,但疾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療效甚微,因腎臟合成前列腺素(PG)降低,可進一步加速腎臟衰竭。前列地爾注射液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內徑,增加腎臟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腎血管阻力,改善腎小球內血液高凝狀態(tài),從而降低尿蛋白含量,改善腎功能[5]。腎康注射液由傳統(tǒng)中藥大黃、黃芪、丹參、紅花組成,具有降膩泄?jié)?、益氣活血、通腑利濕而用于腎功能衰竭患者。據現(xiàn)代藥理研究,大黃可減緩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黃芪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增加腎血流量、調節(jié)機體免疫的功能,紅花、丹參活血通絡、降低血液中自由基對腎小球的損害[6]。因糖尿病性腎病IV期時患者腎功能開始衰退,此時血肌酐逐漸升高,通過該次臨床觀察此時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及腎康注射液合用可顯著減低蛋白尿及血肌酐,為延緩患者發(fā)展至終末期腎病而行血液透析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參考文獻]
[1] Foundation NK.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2006, 47(5 Suppl 3):S11.
[2] Tuttle KR,Bakris GL, Bilous RW,et al.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A Report From an ADA Consensus Conference[J].America Journal of Kidney Disecses the official Am J Kidney Dis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nlney Foundation,2014, 64(4):510-533.
[3] 劉超,王昆.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療進展[J].中華實用內科雜志,2010;30(9):797-798.
[4] Nosadini R,Velussi M,Brocco E,et al.Course of renal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bnormalities of albumin excretion rate[J].Diabetes,2000,49(3):476-484
[5] Wang H,Deng JL,Yue J,et al.Prostaglandin El for preventing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65(5):CD006872
[6] 范軍.腎康注射液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1,24(2):635-636.
(收稿日期: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