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亮
內畫已經畫了30多年,對內畫有深刻的認識。對內畫繪制,構圖,筆墨,層次,色彩,肖像,人物,山水,書法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都有自己的看法。
心不靜者莫畫壺,畫壺壺必燥味足。
錢欲貪者莫畫壺,畫壺壺必俗味濃。
官氣重者莫畫壺,畫壺壺必失雅韻
品不高者莫畫壺,畫壺壺必小人氣
心服氣燥莫畫壺,破馬張飛貽大方。
這里說畫壺,是有一定內畫經驗,對內畫有很透徹的認識,而且畫內畫必須是有十年以上的畫壺經歷才行。沒有這個條件,就沒有資格來談如何畫好內畫。
畫內畫首先是選材,壺坯要選材,圖案也要選材,圖案要根據壺坯的造型而選材。因為壺形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折方形,有的是圓柱形,還有的是三角形。畫面的繪制有的是單面小品,有的是前后連貫的統(tǒng)一立體的畫面。這樣,在一開始畫的時候一定要設計好。
單面小品,只注意構圖的取舍就可以了,構圖不要太滿,有一定的空間感,虛實相間,主次分明。一般和外畫的要求基本一樣,內畫的畫面屬于微型的國畫而已。雖然,畫面小,但是構圖很重要,設計不好,就容易使畫面堵而滿,繁而亂,降低畫面的藝術性。這樣的畫面弊病,一般初學者很容易犯。對于有多年繪畫經驗的內畫藝人,也會不經意間觸犯這樣的毛病。
對于,前后連貫的畫面,就要慎重考慮,嚴謹設計,這樣的畫面一般是大制作,用功時間較長,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因此,畫前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設計,對作品的完成后的效果,總體的虛實關系,心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為這樣的作品,耗時有的一個月,有的三個月。因此要保持畫面的連貫性,又要有耐力把作品一絲不茍的從一開始畫到結尾。
內畫里最難的應該是書法,其實書法和繪畫來比交,難度大。因為現代人基本不寫書法,所以,在外面都寫不好,在里面就更寫不好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寫好書法,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國書畫的靈魂就是書法藝術,中國畫的基礎也是書法,沒有書法就沒有中國畫。但是,畫畫可以忽悠人,寫書法卻不能忽悠,有功力沒功力一看便知。何況在里面寫,更要有耐心,有功力。否則,在里面寫的字就不像字。這一方面,和下苦功沒有關系。如果沒有書法基本功,就是在里面用多大的功夫都不可能把字寫好。
在里面說是寫字,但是由于內畫特殊的制作工藝,好多情形應該是描字。在外面寫字,如果描字,那就不算書法,也是書法的最大弊病。在里面描字,卻是很正常的操作方式。在內畫里,由于受條件的限制,有的地方必須描畫,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內畫最大的特點就是,反畫正看,這樣書畫的方式,也是和外畫完全相反的方式來完成。如果完全按著外畫的方式作畫,有的地方就達不到我們所要求的效果。而且,內畫里面受空間的限制,有的地方容易書寫繪畫,而有的地方很難作畫,幾乎是把壺形倒過來畫。這樣壺形是倒的,作畫又是反著的,書法不描畫是根本不行的。甚至,書法都是反著寫倒著描,這就是內畫工藝的特點。
內畫本和材質沒有關系,由于人為的操作與收藏的推波助瀾,材質內畫成了現在的主流。材質指的是各種高檔材質,就是除了造晶以外的所有材質,有瑪瑙、水晶、琥珀、玉石、觀賞石等等。這些材質里面應該首推水晶。因為水晶材質晶瑩剔透,透明度很好,很適合繪畫。材質又很高檔,適合了某些有錢人的心里喜好。為了迎合這些有錢人的錢包,材質占了主流,內畫成了附加,內畫成了可有可無的了!
材質好,和內畫沒有沖突,高貴的材質更顯內畫的精美。如果內畫只能借助材質才能提高它的價值,這就不正常了。如果按藝術來講,內畫藝術才是內畫鼻煙壺的最高價值所在。如果把內畫貶低到可有可無的附加境地,這就不是內畫藝術,只能是珠寶首飾的工匠藝術而已。
如果只注重材質,忽略了內畫藝術的可貴性,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內畫藝術的漸趨消失。高水平的內畫藝術家的生存實是堪憐。因為好多內畫藝術家不屑于糾結于材質的取舍,只注重內畫本身的藝術的高低。
更好的操作方式是不要迷惑于材質的高低,內畫藝術應該以內畫為主,材質可以自由選擇。好的材質有好的價位,但是不能貶低材質的優(yōu)劣。好的材質可以巧畫,可以借助材質天然的結構,利用材質本身的特點,再加上巧妙的利用,合理的布局,可以畫出錦上添花的內畫作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畫些力所能及的好的內畫作品。不以材質論高低,而以藝術分高下。
內畫鼻煙壺的潔凈與素雅之美
握一只素雅壺坯,
借一絲秋風秋意,
品一口淡淡茶香,
拿一支纖纖彎筆。
閑散于詩情畫意,
游走于方寸之間,
鐘情于水墨丹青,
醉心于梨花雨下。
畫一個屈子行吟,
嘆一個風波奇怨。
潑一池水泊英豪,
寫一卷唐詩宋詞。
人間多少悲歡事
生離死別幾凄許
禪意空靈靜中求
一片冰心在玉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