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
摘要:眾所周知,歷史作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包涵著豐富的人文、地理知識,知識面廣闊,文化背景豐富,應該是當今初中生比較接受的學科。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或是在學習歷史學科的過程中方法不正確,導致學習成績無法提高,進而對歷史學科的學習失去信心,歷史學習成績無法提高。本文將從初中生學習歷史的現(xiàn)狀出發(fā),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針對初中歷史如何提高成績的對策,希望能與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同探討,共同進步。
關鍵詞:擺正心態(tài);注重課堂學習;學習總結(jié)和歸納;關注時事
一、現(xiàn)今初中生學習歷史的現(xiàn)狀
1、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
我們都知道,在現(xiàn)今中國的應試教育模式下,語文、數(shù)學與英語是重頭戲,而歷史、地理等學科的比重就比較小。對于學生來說,從小就養(yǎng)成了為了取得好成績的思維定式,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就很容易把學習重心放在語文、數(shù)學與英語上,而對于其他學科就難以引起重視。這不僅僅是由于學生自身的原因,很多的老師與家長,在孩子的初中階段,往往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科上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總分成績,通常都會選擇讓學生去補習這些學科,學生也會因此養(yǎng)成將這三科學好就足夠的心理,這就說明了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偏科現(xiàn)象嚴重的問題。
2、對于課堂的不重視
在初中教育階段,作為分數(shù)比重較小的歷史學科,本來學校在開展課堂的過程中就不會分配太多的課時安排,學生本身的歷史課堂時間就很少。然而很多學生由于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因而在上課的過程中三心二意,不跟隨老師的講解思路,甚至于在歷史課堂中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yè),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中一無所獲。而在課后,學生往往不能夠?qū)⒏嗟臅r間安排在歷史的學習上,課上課后都無法投入歷史學科的學習中,導致學生的歷史成績一落千丈。
3、錯誤的學習方法
在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心中,歷史作為一門完完全全的文科學科,只需要認真背誦就能夠獲得高分。然而,歷史作為一門知識點瑣碎的學科,若是一味的去記憶、背誦,不但不能夠記住,并且還不能夠去深入、理解,那就僅僅只能記住歷史故事而無法融入歷史的真正學習當中。
4、脫離實際生活
作為現(xiàn)代初中生的學習弊病,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一味學習紙面上的知識,而不能夠?qū)⑺鶎W知識運用于生活當中。就如趙括紙上談兵一樣,學生只能夠說出歷史事件,而對其影響、作用不能進行自主的學習與思考,這就嚴重違背的素質(zhì)教育的初衷,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都是高分低能者。
二、針對初中生學習歷史的對策
針對以上初中生學習歷史的現(xiàn)狀,本人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與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切實可行的辦法。
1、擺正心態(tài)學習
在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當中,教學工作者在課堂上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將歷史學科注重起來,擺正心態(tài),因為歷史學科以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學生個人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十分重要。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歷史情境劇、歷史人物辯論等方式,在讓學生更為深入理解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樂于去學習歷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習歷史學科的心態(tài)擺正。
2、注重課堂聽講
學生在學習歷史學科的過程中,要注重課堂上的認真聽講。作為初中生來說,知識領域狹隘,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僅僅靠教科書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歷史教師就擁有著豐富的歷史學知識,在課堂中,對于拓展學生的課外歷史學知識、開闊文化視野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作為學生,要注重在課堂上的聽講,養(yǎng)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有疑惑之處在課堂上要及時提出,只有這樣,學生在歷史學習課堂中效率才能提高。
3、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于學習任何知識,尋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學生在學習歷史學科的過程中,要注重總結(jié)與歸納,例如對于同時期或相似的歷史事件要注重比較,歸納異同點。在平常測試過后,需要及時的將錯題進行分析、概括,找出自己的薄弱部分,進而進行加強。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只有這樣,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課內(nèi)課外的努力,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才會事半功倍。
4、關注時事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加以運用,以此來鞏固復習。在絕大多數(shù)的初中生當中,都是停留在書面與課堂上學習,往往忽略了課外的知識培養(yǎng),而這就導致了學生的歷史學習停留在單一的教科書上。在課外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影視、書籍等來學習課外歷史知識,比如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百家講壇等節(jié)目來加強歷史學科的學習,同時從中培養(yǎng)對歷史知識的分析能力與判斷能力。并且,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學生應該多多關注新聞時事,將歷史文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培養(yǎng)自己的辨析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如此,學生在提高歷史學習成績上就不會太過困難。
總而言之,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需要持有積極的心態(tài)去學習,找對學習方法,堅持不懈,才能把歷史學好、學懂。同時,歷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現(xiàn)狀進行分析,對癥下藥,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楊關志.中學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3,17(5):37-38.
[2]展會.中學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思考[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67-69.
[3]馮海濤.淺析中學歷史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J].教育,2017(3):00222-00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