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 要:糧食對于國計民生來說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事關國計民生。因此,應以檢測為龍頭,做好糧食檢驗與收儲工作,打牢糧食工作的基礎,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應有作用。本文對此進行探討,希望與同行給予批評指正,共同促進糧食行業(yè)發(fā)展進步。中
關鍵詞:糧食;檢驗;儲糧
糧食事關國計民生,是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其質量問題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與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密切相關,成為直接影響到人們生命健康的關鍵,對于促進生產,調節(jié)消費起到雙重拉動作用。
糧食檢驗與收儲工作是糧食收儲工作的龍頭,其政策性強,技術性強是主要特點。為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糧油檢驗及收儲工作。為了適應當前新形勢下糧食市場的需要,對糧食檢驗與收儲問題提出一些初淺意見。
1 健全糧食檢驗監(jiān)測機制,加強檢驗工作的領導
當前糧食市場是開放性市場,糧食收購單位點多面廣。因此糧油檢驗監(jiān)測部門管理業(yè)務的工作強度和范圍不斷加大,成為面臨的新形勢。
1.1要迅速建立健全機構。要及時根據工作實際需要,要選拔一些責任心強、政策水平高、精通檢驗業(yè)務的人員,充實檢驗隊伍。對各收儲單位進行檢查指導,以促進各項業(yè)務更好地開展。
1.2要加強專業(yè)化隊伍建設。針對收儲條件具備,取認證的單位,要強化專業(yè)化隊伍,以兼職或專職為形式,設立檢驗人員。為提升其專業(yè)化水平,要積極做好多種方式的培訓工作。實現統(tǒng)一標準,做到貫徹政策不走樣。這方面,要重點防止收購糧食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如嚴管收糧時的故意壓等壓價和銷售糧食時的擅自提等提價等。其核心一是,要維護好生產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
1.3加強針對性宣傳教育管理。對那些糧食加工企業(yè)單位,要重點宣傳安全質量政策,絕對不允許亂加添加劑,以切實保證其成品糧油的安全。對違規(guī)違紀者,要嚴肅處理,做到四不放過,做到既問事,又問人。保證糧食、食品、油的安全和人們的身心健康。
2 檢驗糧食必須堅持三項準則
2.1 要把握檢驗質量關
在糧食入庫時,檢驗人員必須堅持檢驗標準,嚴把收購質量關,以便于安全儲糧,便于輪換為原則。按照入庫流轉程序,首先要由檢驗人員確定接收的糧食是否合乎標準,一般要收購中等糧以上為主,對出糙率、整精米率、雜質、水分、色澤、氣味等都有嚴格要求,對大批量入庫的糧食,必須要經過二次驗質。堅決防止以陳充新,以次充好。對雜質、水分超標的糧食,要經過整理晾曬達到標準再入庫,不符合標準的糧食杜絕入庫。
要明確責任,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糧食入庫直接責任人是檢驗員、保管員,一旦發(fā)現入庫糧食達不到標準,降等降價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由他們負責??傊髫撈湄?,密切配合、相互制約,確保糧食質量安全。
2.2 要嚴格把握糧食儲存保管關
保管人員、檢驗人員要根據糧食入庫時間長短、等級、水分、溫度濕度高低要有完整記錄,做到心中有數。對那些水分大,溫度高的糧食,一定要采取防范措施,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中。并根據儲糧時間長短、自然分解代謝營養(yǎng)物質和能量變化,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保管、檢驗人員必須依照儲糧技術規(guī)范和要求,按照不同糧食品種的質量判定標準,進行全面準確的檢測如:面筋、吸水量、脂肪酸值、油脂氧化值、酸價以及品嘗值等取樣化驗分析,根據化驗結果,確定該品種糧油是否宜存,以此作為取舍輪換的依據。對不宜儲存的糧食要及時寫出建議報告,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方可輪換。
2.3 要嚴把蟲害、霉變關
糧食蟲害霉變的發(fā)生,是受外界的影響和糧食本身呼吸導致的,糧食發(fā)熱霉變、生蟲會迅速使糧食品質指標劣變,這一點必須引起高度注意。在儲糧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地區(qū)儲備條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辦法,對糧情進行檢測。對調如的包裝物、車體是否有蟲卵要仔細觀察,嚴加防范。根治后糧食方可入庫。更要注意糧庫內部糧情隨時變化,按照標準和規(guī)范檢驗糧情,尤其對倉內邊緣、倉底、四周角落,這是蟲害、霉變易發(fā)區(qū),也是我們要檢查的重點部位。要認真貫徹以防為主,預防結合,綜合治理的保糧方針,防患于未然。尤其在季節(jié)變暖期間檢驗、保管人員一定要做到“兩勤一不誤”。即勤進倉、勤檢查、不誤時機。就是為了及時發(fā)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堵塞漏洞,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這樣才能準確掌握糧情變化,掌握儲備糧情況主動權,確保糧食質量絕對安全,儲好糧,保好糧,進而達到保證國計民生的需要。
2.4 轉變觀念,推陳出新,科學管理
國家儲備糧的質量是儲糧的基礎,也是滿足人們生活的保證。過去在糧食產、購、銷、調、運、加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完成收購數量,對于糧食品質問題,重視不夠。主要是過去農業(yè)生產落后,糧食產量低下,滿足不了廣大人民需要。而今農業(yè)發(fā)展了,糧食越來越豐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不僅要求水分和等級符合要求,更要在糧食品質好、營養(yǎng)好、口感好,來適應人民群眾食用需求。一方面首先從糧食種植源頭上著手,要精選良種,繁育新品種;另一方面大力鼓勵農民賣好糧、賣高等級的糧食。徹底改變過去單純追求數量,不重視質量的偏向。要認真執(zhí)行中儲糧管理的標準,必須通過科學分析和嚴格的掌握糧食的品質變化,應用科學的保糧方法,合理指導輪換,延緩糧食陳化,力求長期保持品質優(yōu)化。
為此,我們必須改變老觀念,樹立新思想,跟上時代步伐,要以糧食最佳食用品質和用途,以及確保儲備糧常儲常新為管理目標而不懈努力。
3 創(chuàng)綠色儲糧新方法
綠色儲糧國庫和露天玉米科學儲糧倉目前已經得到較多應用,優(yōu)點是經濟可行,又減少藥物殘留污染,可減少損失,降低費用。同時,我們還應該根據社會進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據人們食用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的實際需要,探索更新、更高、更科學的綠色儲糧方法,繼續(xù)做到與國際糧食貿易接軌。
總之,我們要根據國家對我們糧食系統(tǒng)提出更高、更新、更系統(tǒng)的要求,不斷強化專業(yè)標準,以糧食質量檢測為龍頭,切實做好糧食收儲工作,為實現社會長治久安做出應有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1] 樂也國,谷立秋.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加強糧油檢驗監(jiān)測工作[J].黑龍江糧食,2000年02期.
[2] 李丙軍,王貴生,高玉杰.水分測定儀在糧食檢驗中的使用[J].黑龍江糧油科技,2001年03期.
[3] 張彩喬.糧油檢驗過程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02年0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