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金鱗
奧地利作家托馬斯·貝雷·阿爾德里奇有一句名言:撫平心靈皺紋,等于青春永駐。40歲后,這句話榮登我日記本扉頁,我以最真誠的態(tài)度和最醒目的標(biāo)示,指引自己盡可能撫平心緒的波瀾,壓縮身軀的欲望,自感“受益匪淺”。因之,我時常以“智慧”和“經(jīng)驗”,嘲笑那些付出昂貴代價從美容院買來曲線、仰仗冬蟲夏草或羊胎素養(yǎng)出滿面紅光的“青春崇拜者”,視他們?yōu)椤懊酝镜母嵫颉薄?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10/13/feny201710feny20171001-1-l.jpg" style=""/>
然而,這個夏天,有個莫可名狀的陰影頑強(qiáng)地?fù)u晃在我的眼前、心底。我突然感到有些厭倦,我問自己為什么一定要這樣——讓青春不逝?阿爾德里奇的名言真的就是鮮花和掌聲的祝福?我鎮(zhèn)定的大腦發(fā)出驚慌無措的信號。我知道,我必須重新看待這個問題。問題其實很簡單,卻又因簡單而復(fù)雜。
青春要別,人要老去,是誰也無法抵御的自然之力,是任何哲人也辯駁不了的真理,人類的渺小與無奈被時間一點一點抽絲剝繭,明明白白地橫陳在歷史做作的姿態(tài)里?;瘖y品、染發(fā)劑、假牙、羊胎素的荒誕和可悲一覽無余。不論是追求年輕的外表,抑或追求年輕的心,歸根結(jié)底都一樣,都是在不遺余力地和時間作戰(zhàn),與自然抗拒。然而,這是一場注定要輸?shù)膽?zhàn)爭!更何況,難道青春真的那么無價嗎?年輕真的那么美好嗎?彼之熊掌,此之砒霜。我們的人生在不斷地更易狀態(tài),心靈的皺紋和身體的皺紋一樣,無法撫平,也沒必要去撫平,因為那其實是我們的財富,它在黑暗和誤解中默默地改善著我們生存的選擇和人生的際遇。它也許并不盡善盡美,但它像春華秋實一樣,自然而然。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各自的花香。
是的,20歲有20歲的青春和詩意,40歲有40歲的皺紋和詩意。生命是一道時間算術(shù)題,生老病死是一個公式,我們無須對光陰之足懷有太大的恐懼,并因為恐懼而改變自己的步伐,讓20歲的詩意覆蓋40歲的詩意。
責(zé)編/昱青endprint